当下,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和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当陈毅刚以油彩为刀笔,在画布上凿刻西部山河的肌理时,黄河的泥沙与贺兰的岩骨便有了精神的重量。他的这批西部油画,从不是对地貌的简单摹写,而是一场关于自然、文化与灵魂的深度对话,在技法的实验、文化的解码与精神的提纯中,构建出独属于西部的油画诗学。
![]()
《黄河滩之一》油画 130cm×120cm 2020年
他对“肌理”的塑造堪称一场视觉革命。油彩在他手中时而如凿子,在画布上刻出黄河滩泥裂的沟壑,那些交错的线条里,藏着流水冲刷的痕迹,也藏着时光沉淀的褶皱;时而如刻刀,在贺兰山的轮廓里凿出岩石的粗粝,每一道笔触的深浅、每一块色彩的厚薄,都在模拟大地的“皮肤质感”。这种对肌理的极致追求,并非炫技,而是对西部山河“历经沧桑却鲜活如初”的生命感的捕捉——黄河滩的泥泞不是荒芜,而是文明的“地层”;贺兰山的岩痕不是冷漠,而是历史的“掌纹”。他以油画的物质性,让观者触摸到山河的体温,感受到自然的呼吸。
![]()
《贺兰山下》油画 131cm×131cm 2024年
在肌理的褶皱里,是他对西部文化基因的解码与重构。黄河与贺兰山,于他而言是文化的“双生符号”:黄河的蜿蜒是农耕文明的血脉,贺兰山的巍峨是游牧文化的图腾。他将黄河泥沙的“沉积感”转化为油彩的堆叠,让颜料在画布上自然晕染、沉淀,恰似文明的千年淤积;又把贺兰山岩画的“符号感”揉进油画的厚重里,让山体的纹理隐约透出图腾般的笔触,仿佛每一道沟壑都是大地的“史前叙事”。当这两种文化符号在画面中碰撞,暖棕与冷灰的色彩对话、粗犷与细腻的笔触交织,便成了西部文化“碰撞又融合”的视觉隐喻。他笔下的西部,不再是地理的疆界,而是文化的“精神原乡”。
![]()
《大河长滩》油画 150cmx150cm 2025年
这份对文化的洞察,又因“写意精神”的注入而升华为东方美学的当代表达。他的“写意”从不是对水墨的简单移植,而是油画材质与中国写意的创造性联姻。他借鉴水墨的“留白”,让画面的空白处成为“气韵流动”的场域;他提炼写意的“笔触韵律”,让油画的笔触如书法的飞白,在厚重中见空灵。于是,他的画面有了水墨的诗意:滩涂的纹理如“长河无尽”的诗行,孤山的块面如“天地孤绝”的禅意,空谷的晕染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留白。这种融合,让油画挣脱了“写实”的桎梏,成为可游、可居、可感的东方山水长卷,在西方的油画语言里,开出了东方写意的花。
![]()
《苍崖》油画 120cm×180cm 2025年
而所有的技法、文化与诗意,最终都凝结为他的精神肖像。他笔下的黄河滩是“坚韧”的化身,贺兰山是“厚重”的隐喻,孤山是空灵,空谷是超脱——这些品质既是西部山河的气质,也是他艺术人格的镜像。他以油彩为媒介,将自己对山河的敬畏、对文化的坚守,都熔铸在每一道笔触的张力里:《苍崖》的陡峭里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勇,《空谷》的虚无中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澄澈。当观者凝视这些作品,看到的不仅是山河的形貌,更是一个艺术家以生命与西部对话的精神姿态,他把自己活成了西部山河的一部分,让作品成为“山河灵魂的显影”。
![]()
《穿越河山》油画 180cm×180cm 2024年
在陈毅刚的西部油画世界里,油彩不再是异乡的语言,而是山河的母语;画布不再是冰冷的载体,而是灵魂的容器。他以技法的实验触摸山河的肌理,以文化的解码唤醒历史的记忆,以写意的诗意提纯精神的内核,最终在黄河与贺兰的交响中,完成了一次对西部山河灵魂的雕刻。那些肌理的褶皱、色彩的对话、精神的回响,共同构成了一曲关于西部的油画史诗,它诉说着:山河的美,从来不止于形貌,更在其灵魂的褶皱里,在文化的血脉中,在一位艺术家以生命与之共鸣的热忱里。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
《黄河滩之二》油画 130cm×120cm 2020年
![]()
《黄河滩之三》油画 131cm×131cm 2024年
![]()
《林壑尤美》油画 180cm×180cm 2024年
![]()
《孤山》油画 120cm×180cm 2025年
![]()
《空谷》油画 120cm×180cm 2025年
画家简介
![]()
陈毅刚,1968年出生于广西,1990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1999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十届油画研修班,2019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写意油画研修班。现任广西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广西文艺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曾参加第八、十、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进京展,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第二、三届中国油画展等全国性展览。曾获得第二届全国水彩展优秀奖(最高奖)、第三届西部大地情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第四届西部大地情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奖项,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山东美术馆、广西美术馆等国内外的机构收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