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在一户人家,丈夫把15万现金当垃圾扔了!害得警叔和环卫工们折腾了好半天,才又找了回来!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10月20日下午3点多,泉州市永春县石鼓镇的孙女士接到丈夫电话,让她把家中备好的15万元装修尾款拿到楼下。
因赶着接孩子,孙女士将装钱的袋子交给丈夫时,特意叮嘱了一句:“不要当垃圾扔了。”谁知丈夫听岔了话,误以为是这东西不要了,让他当垃圾扔了,一转手就把钱袋丢进了垃圾桶……
妻子专门叮嘱他不要当垃圾扔了,结果不叮嘱还好,一叮嘱,他竟把15万现金当垃圾扔了。
在这个语言交际的误会中,可能丈夫那段时间因装修事忙得焦头烂额,妻子说话时他心不在焉。
![]()
![]()
![]()
![]()
但在其他的生活场景中,有许许多多的场合,嘴上说的明明是肯定的话,但表达的意思却是否定的;或者明明说的是否定的话,但意思却是肯定的!还有一种情况:两种截然相反的语言形式,但表达的却是同一个意思——
例1:我们老大在福建,日子过得不挺好的!
老大在福建的日子究竟过得怎么样?答案是:挺好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其实是一个反问句,但由于感情强烈,变成了感叹句!
例2:差点儿就迟到了!差点儿没迟到!
例3:他的武功十分了得!他的武功十分了不得!
例4:这个人十分了得!这个人十分了不得!
在例2中,客观事实是没有迟到。但就差一点儿——比如说差两分钟:第一种说法表示庆幸、侥幸、运气好;第二种说法,则相对平静,是陈述“没有迟到”的客观事实。
例3、例4大同小异,区别在于:一个强调的是一个人的武功,一个强调的是一个人的整体实力。
“了得”和“了不得”的基本含义、情感色彩与语气、使用场景是有区别的:
1、基本含义:
前者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具有非凡的能力、技艺或成就,表示对其能力的高度认可。如例3、例4的前半句。
后者可以表示程度极高、超乎寻常,通常带有惊讶、赞叹或夸张的意味,如例3、例4的后半句;也可用于形容情况严重到不容忽视的地步,含有警告或强调的语气,如:这天气热得了不得,得赶紧找个凉快的地方。
2、情感色彩与语气:
前者语气较为平和,更多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或表达对某人、某事物的敬佩之情;侧重于正面评价,较少用于负面情境。
而后者语气更为强烈,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可以是正面赞叹,也可以是负面的担忧或警告。
在表达赞叹时,往往比前者更加夸张;在表达负面意义时,则可能暗示情况的紧迫性或严重性。
3、使用场景:
前者更适用于正式场合或对某人、某事物进行客观评价时,如文学作品中对英雄人物的描写,或专业人士对同行能力的认可。
而后者则适用于日常对话、口语交流等非正式场合,常用于表达个人感受或对他人的即时反应;也常见于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等需要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场景中。
例5: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这还得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真是不得了!
“了得、了不得”与“得了、不得了”,只是一个字的语序不同,但两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却同中有异——
相同的是,用在惊讶、反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末,表示情况严重,没法收拾时,“得了、不得了”有“了得、了不得”之意。
或者说:“得了、了得”都有“能了”之意,而“不得了、了不得”都有“了不了”之意。
不同的是,因为“得”在文言中,有“能够”的意思,“得了”和“不得了”,简单说就是“能了”和“不能了”。所以,“得了”在具体语境中,可以有“得以明白”、“了结”,“犹言算了、行了”,“犹言好了,表示肯定”等义项。
而“不得了”则表示情况很严重或事情很异常,令人感到惊讶和恐慌,有“了不得”的部分意思。
但在本文例2到例5的四组句子本身,截然相反的语言表达形式,表达的却是同一种意思(语气有差异)。这就是汉语作为音形义的结合体,和单纯的表音文字的最本质的区别,当然也是汉语最富魅力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