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莫斯科,中俄高层密集互动,动作一个接着一个,看得人眼花缭乱。这边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刚在11月初结束访华,带着十几份合作协议回国,没过几天,中方高层又即将启程奔赴莫斯科,参加上合组织总理会议。
![]()
10国代表齐聚,场面不小。外交部发言人也确认了这一安排,称“中方重视此次会议,将深入参与各项议程”。
这一连串的安排,把中俄合作的节奏拉得紧凑,引发外界关注: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风头正劲的背景下,中俄为什么如此“忙”?这波操作背后,到底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米舒斯京访华
11月初,米舒斯京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展开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这趟行程讲的是实打实的合作。从能源到农业,数字经济到文化交流,双方签下的十余项合作协议涵盖面极广,力度不小。
![]()
其中,核电站项目扩展、氢能与碳捕集合作被明确提上日程,显示出双方在绿色转型上的深度对接。田湾、徐大堡核电项目的推进,也标志着中俄技术合作正朝着更高水平迈进。
除了能源领域的“硬合作”,人文领域的“软连接”也在同步进行。比如,中俄文化年活动启动,互免签证政策持续推进,这些都让普通民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不少跨境铁路运输项目也在快速落地,比如满洲里口岸的运力提升计划,已经让中俄之间的物流通道跑得更快、更稳。
![]()
2025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已突破2448亿美元,其中95%以上是使用本币进行结算,这说明双方的金融互信已经走在了前列。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模式,为双方提供了相互支撑的底气。
此次访问折射出中俄之间一种“务实型伙伴关系”的成熟形态。与其把精力浪费在话语对抗上,不如脚踏实地搞建设。中俄的合作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靠一项项落地的项目撑起来的。这样的合作方式,不仅稳定了双边关系,也为地区合作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板。
这场访问的“余热”还没散去,下周的莫斯科会议就紧随其后登场,接力棒已经递出,下一场多边舞台的大戏即将上演。
![]()
10国齐聚,区域合作再升级
11月17日至18日,莫斯科即将迎来一场多边外交盛会——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首脑理事会第24次会议。外交部已经确认,中方高层将赴会,参与10国代表围绕贸易便利化、绿色经济、金融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这一次,白俄罗斯将以正式成员身份首次亮相,扩容后的上合组织看起来更加“人丁兴旺”。
会议议题直指现实问题,尤其是在全球贸易壁垒抬头、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区域内部的协调机制显得格外重要。中方将推动设立绿色项目专项基金,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可能推动签署一项区域贸易便利化的补充协议。这些安排背后,是上合组织试图从一个安全论坛逐步演变为经济合作平台的战略转型。
![]()
上合组织内部的直接投资存量已经超过400亿美元。白俄罗斯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成员间的产业互补性。以中白工业园为例,这种“走出去+引进来”的合作模式,正成为上合组织内国与国之间协同发展的典范。而在绿色能源领域,哈萨克斯坦风电场项目与中俄的技术和资本协同,也正在形成闭环。
中俄之间已经形成了“双边打底”的稳定合作基础,而通过上合组织这个平台,这种合作逻辑开始向更广泛的区域扩展。
上合组织的扩容是为了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在全球经济分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提供一个更为平衡的区域框架。与其等着别人设规则,不如自己搭平台、定游戏。
![]()
当中方代表在莫斯科会议上发言时,背后站着的不仅是中国,也是整个亚洲地区对多边合作的坚定期待。
中俄互动:多边主义再造游戏规则
从米舒斯京访华到莫斯科会议登场,中俄这波高密度互动,已经不只是两国之间的“你来我往”,更像是一场有节奏、有目标的系统工程。它的逻辑清晰:先把双边关系打牢,铺好底,再通过多边平台,把成熟经验扩展出去。这种“由点及面”的合作方式,在当前国际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调查显示,超过72%的上合成员国民众支持本币结算,这种趋势正逐步挑战美元主导的国际交易体系。而中俄在数字转型领域的合作,也正在向多边框架中复制推广。比如,绿电交易机制的探索,不仅限于双边合作,还可能成为整个上合组织内部的标准模式。
![]()
这说明,中俄之间的互动已经形成了一个“正循环”:双边层面先打样,多边平台再复制,最终形成区域合作的“组合拳”,既抗风险,又有韧性。
在国际舆论场上,有声音质疑中俄合作是否意味着“结盟”或“对抗西方”。但从现实层面看,这是一种典型的“彼此成就”。中方提供市场、资本和技术,俄方提供资源和通道,彼此之间互补性强、需求稳定。
这种合作方式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在不依赖传统强权的前提下,也能实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稳定。
![]()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国际秩序更像是一场“独角戏”,那么中俄所推动的这种合作模式,正在让这场“戏”变得更加“群像化”。不是一家独大,而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人都有麦克风。
两场大动作,一场在北京落地,一场即将在莫斯科登场。中俄这波操作,走的是实路、干的是实事。米舒斯京访华带来一揽子合作协议,为双边关系打实基础;莫斯科会议则将这种合作经验向更广区域推广,展现出多边主义的新生命力。
![]()
中俄的互动,是一种“你走你的阳关道,我也走我的康庄路”的新范式。未来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但至少现在,这条路走得通,也走得稳。
信息来源:李强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并对赞比亚进行正式访问——人民网2025年11月14日08:4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