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四大盆地从北往南的排序中,柴达木盆地稳居第三。它不像四川盆地那样沃野千里,却凭着2600米以上的海拔独占“最高盆地”头衔。
这里既有能让科学家着迷的类火星地貌,又藏着足以撑起工业半壁江山的矿产资源。今天就带大家走进这片青海西北部的神奇土地,解锁它的多重身份。
一、被三山环抱的“高原盆地”,尺寸堪比一个省
![]()
柴达木盆地的位置很有讲究,坐落在青海西北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被三座大山牢牢环抱。
按顺时针方向说,北部是阿尔金山脉,东北部靠着祁连山的支脉党河南山等,南部则是昆仑山脉的鄂拉山、布尔汗布达山等山脉,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封闭盆地。
它的“体型”也相当可观,东西长800多千米,南北宽300多千米,总面积约26.5万平方千米,差不多相当于两个福建省的大小。
整个盆地的海拔在2600米到3100米之间,这个高度比许多平原地区的山脉还要高,也让它成为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一个。
这片盆地所属的海西州更是辽阔,面积达30.09万平方千米,不仅是青海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在全国也能排到第四位。
海西州的人口不算多,2024年常住人口47.3万,基本保持稳定。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城市是德令哈和格尔木,撑起了盆地的人文烟火。
首府德令哈市在盆地东北边缘,巴音河穿城而过流向盆地深处,城区海拔近3000米,2023年常住人口8.8万。
而格尔木市则在盆地中南边缘,面积达11.9万平方千米,2023年常住人口约30万,是海西州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盆地里的核心重镇。
二、实至名归的“聚宝盆”,8种资源全国第一
柴达木盆地最广为人知的标签,就是“聚宝盆”。这个称号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靠实打实的矿产资源堆出来的。
![]()
先说说最显眼的盐湖资源,盆地里的湖泊大多是盐湖,盛产各类盐品,其中察尔汗盐湖更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盐湖,总面积达5856平方千米。
除了盐,这里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到惊人,石油、煤、有色金属样样不缺。更厉害的是储量,光是居全国首位的资源就有8种。
钾盐、镁盐、锂矿、锶矿、石棉等都是这里的“王牌”,像锂矿更是新能源产业的关键原料,战略价值极高。
还有盐矿、溴矿、芒硝等6种资源排全国第二,镍矿、硼矿等5种排全国第三,把“聚宝盆”的名头坐得稳稳的。
不过这些宝藏的生存环境可不友好,盆地里的河流大多是间歇性的,只有东部能看到零星水流,西部水网稀疏得几乎没有,地表一片荒芜。
但也正是这种干旱封闭的环境,让矿物质得以在湖中不断沉淀积累,最终形成了这些宝贵的矿产资源,算是大自然的一种“补偿”。
三、温差60℃的极端气候,3000万年前竟是阔叶林
![]()
柴达木盆地的气候,用“极端”两个字形容再合适不过。这里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常年干旱少雨,降水量从东南到西北递减得厉害。
东南部年降水量还有200毫米左右,到了西北部就只剩15毫米,几乎和沙漠没什么区别。年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水分根本留不住。
温度更是让人捉摸不透,年均温都在5℃以下,绝对年温差能超过60℃,一天之内的温差也常达30℃左右。
夏天白天可能还挺暖和,到了夜间就可能降到0℃以下,真正应了“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
风力也是这里的“主角”,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能达到25到75天,西部甚至能出现40米/秒的强风,这种风力足以掀起沙尘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极强。
但你可能想不到,3000万年前的柴达木盆地,竟是另一番景象。当时它的海拔和现在差不多,气候却凉爽宜人。
根据研究,当时的年均气温有11.6℃,温度差比现在小得多,年降水量甚至可能超过1000毫米,地面上覆盖着以杨树类和豆科植物为主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从湿润的森林到干旱的荒漠,这种巨大的转变,源于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阻挡了水汽进入,再加上长期的气候演变,最终造就了如今的极端环境。
四、地球的“火星实验室”,藏着翡翠湖与“大地之眼”
![]()
如果说柴达木盆地的矿产是地下宝藏,那它的地貌就是地上奇观。这里集合了盐湖、戈壁、草原、雅丹等多种地貌,视觉冲击力极强。
更神奇的是,部分区域的地貌和火星高度相似,干盐滩、雅丹、沙丘、冲沟这些火星上的典型地貌,在这里都能找到一模一样的版本。
也正因为如此,柴达木盆地成为了全球二十多个火星研究点之一,也是科学界公认的最像火星的地方。
火星30亿年前还是大河纵横的湿润星球,柴达木盆地3亿年前也有着相似的水环境,如今两者都留下了干涸的盐类沉积,演化轨迹高度契合。
中国地质大学的肖龙教授团队,从2014年开始就在这里进行火星类比研究,8年累计行程4万公里,还发现了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细菌和真菌,为火星生命探测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这些奇观中,茫崖翡翠湖、艾肯泉和大柴旦翡翠湖最具代表性。茫崖翡翠湖在盆地西北部,面积约26平方公里,深绿色的湖水像镶嵌在戈壁上的翠玉,被称为“天空之镜”。
艾肯泉则在尕斯库勒湖西边的山麓上,直径10多米的泉眼像沸腾的开水不断翻涌。高含硫量让泉眼周围形成铁锈色外圈,从高空看就像一只“大地之眼”。
大柴旦翡翠湖则是“大地调色盘”,1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淡青、翠绿、深蓝的湖水交替辉映,晶莹剔透。
2019年,我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冷湖火星营地在这里建成,全封闭式的太空舱设计,能让人体验到逼真的“火星登陆”感觉。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不少探险者的目的地,虽然路途遥远,部分路段需要四驱越野车才能通行,但独特的景观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觉得不虚此行。
从“聚宝盆”到“火星缩影”,柴达木盆地用极端的环境和丰富的宝藏,书写着地球的传奇。这片土地的故事,还在等待更多人去发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