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青海:中国地理的“超级链接”

0
分享至



青海,是中国地理的“超级链接”。这里山岳为骨、水道为脉,不仅浓缩了中国地貌的极致景观,更链接着千年文明的交往轨迹、多民族的共生智慧与生态未来的绿色实践。从巍峨雪山到广袤盐湖,从古老彩陶到现代光伏,读懂青海,便能读懂地理如何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间,塑造了一个区域的生态、文化与未来。


青海省地势图。来源/青海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地貌的极致反差

地理格局奠定生态基底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却远不止于高寒荒凉。对于大尺度的自然区域而言,中国可以分为西北干旱区半干旱区、东部季风区以及青藏高寒区这三大区域。而青海处在三大自然区的交会位置。

具体来看,被誉为“万山之宗”的青海,有祁连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山脉横亘境内。它们组成青海地形的基本骨架,带来了巨大的海拔落差和复杂气候。青海是农业区和牧区的分水岭,兼具了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的三种地形地貌,汇聚了大陆季风性气候、内陆干旱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的三种气候形态,一省之内,既有高原的博大、大漠的广袤,也有河谷的富庶和水乡的旖旎。


青海不同景观。来源/纪录片《航拍中国》

位于青海东北部的河湟谷地,由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形成。作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带,这里海拔较低、黄土深厚,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所能达到的最远处,故而成为高原上珍贵的适宜农耕之地,集中了青海省过半的人口和耕地,省会西宁也坐落于此。

河谷向西,进入北部山地。祁连山脉巍峨横亘,雪山融水滋养出广袤的草原与湿地。而被群山环抱的青海湖,如镶嵌高处的蓝宝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其东侧的日月山,将气候地势分割开来,民谚“过了日月山,又是一重天”之说,生动道出此山两侧景象的陡然不同。

青海湖拥有 4600 多平方公里的辽阔水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不但调节着环湖周边区域气候,也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生态安全。来源/视觉中国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西羌人“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以日月山为界,东农耕,西游牧——立身山口,东望河湟农田漠漠、阡陌纵横;西眺草原广袤、牛羊成群。过去人们过此山就会有“出塞”的感觉,所以民间也流传着“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的谚语。

从祁连山一路西行进入柴达木盆地,广袤的戈壁沙漠铺展开来。尽管“八百里瀚海无人烟”,但这里却是不可多得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盐湖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大自然也在此展现出不同面貌,既有雅丹地貌群苍劲无垠,亦有盐湖景观碧波凝晶、倒映苍穹。


祁连山。来源/图虫创意。点击查看祁连山不同景色

最后来到占全省面积半数的青南高原,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雪山耸峙、冰川广布。屹立于此的昆仑山横跨新疆、青海两地,是中国许多神话的发生之地。《淮南子·地形训》记载: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从后羿射日到嫦娥奔月,无数传说在此起源,使昆仑成为贯通天地想象的文化图腾。


昆仑山。来源/图虫创意

美丽而神秘的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自由栖息的家园,以原始纯净的生态系统,守护着高原最珍贵的自然遗产。三条江河自青藏高原一路奔流而下,滋养着沿岸的生命,也孕育出灿烂的文明。


在沱沱河与当曲汇合处的囊极巴陇拍摄的辫状河道。来源/刘诗平摄

而同样位于青南的可可西里,虽被称为“生命禁区”,却是高原野生动物自由栖息的天堂,以原始纯净的生态系统,守护着高原最珍贵的自然遗产。


2023年5月28日,在青海可可西里,一群雌性待产藏羚羊通过青藏公路

千年文明的十字路口

地理通道塑造人文交融

基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青海也成为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交汇地带。地处中原、西域、西藏三大文化地理板块之间,三条千年古道在此贯通:羌中道连接河西走廊与西藏,唐蕃古道沟通中原与吐蕃,丝路之路青海道则作为丝路南线的重要支线,共同构成高原上的交通网络。而交错分布的高原、河谷、草原、盆地,则为不同民族提供了相适应的生存空间和文化土壤。这种地理的开放性,促使历史上多种文化在此相遇、叠加与融合。


在唐代,经由青海的还有一条“唐蕃古道”。

早在史前时期,青海就是不同文化交汇的地方。如《北方的河》一书中所言,“在湟水流域,古老的彩陶流成了河。”截至2024年底,青海省共出土2017件带有彩绘或刻画符号的彩陶文物,与黄河流域彩陶文化一脉相承,反映了以农业为基础的马家窑文化在甘青地区的传播途径。而宗日遗址出土的“宗日式陶器”,则以夹砂彩陶的全新风格,展现了以狩猎采集为生的青藏先民对彩陶文化的吸收与转化。



随着文明的延续与发展,青海这片土地上的不同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未止息。《史记·六国年表》载“禹兴于西羌”,反映出青海与中原王朝间早期的文化联系。此后,无论是商王朝频繁征伐的“羌人”,周穆王远巡探访的“西王母瑶池”,皆与青海密切相关。

吐谷浑时期,青海跃升为丝路贸易的枢纽。源自辽东的鲜卑部族,历经迁徙,于公元4世纪建立政权,统治青海三百余年。在史书中,吐谷浑人多在丝绸之路承担中介者的角色。南朝梁就以吐谷浑为中继站,与西域龟兹、波斯、于阗等交好。在《通典·边防九·滑国》被记录为“与旁国通,则使旁国胡为胡书,羊皮为纸……其言语待河南人译然后通”。西宁、乌兰等地出土北朝时期的波斯银币、拜占庭金币及金银器,都兰热水墓群出土的“红地云珠日天锦”等带有异域风格的织物,无不折射出当时商队络绎、宝货往来的繁荣景象。


热水墓群出土的黄地花瓣团窠对狮锦。来源/庄琮葵摄

唐代以后,青海更是成为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带。文成公主经唐蕃古道入藏,不仅带去了佛教文化与生产技术,也深化了各民族间的情感联结。2019年发现的乌兰泉沟一号墓,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吐蕃时期壁画墓。墓中壁画唐风浓郁,又兼具高原特色;出土的鎏金王冠和鋬指金杯融合唐、中亚与吐蕃三种风格,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和文化包容性。可见,这片土地不仅流通货物,更成为精神与艺术交汇的熔炉。

当我们勾勒出丝绸之路在青海的历史线条,可以窥见各民族合力打通地理屏障,共同参与商贸和文化交流的活动。而得益于地理单元的差异性,不同民族又在保留自身独特性的同时,实现了并存共处。

在青海593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几乎占了一半,却并未设立省级民族自治区。究其原因,这些少数民族人口中并无单一主体民族——汉、藏、回、土、撒拉、蒙古六大世居民族在此和谐共处,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格局。例如,在“西海锁钥、海藏咽喉”西宁,就同时坐落着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南关、东关清真大寺、于清末由佛教转为道教场所的北禅寺。

更独特的是,汇聚于此的不同文化,多了兼容的胸怀。热贡唐卡的精湛艺术源于藏传佛教文化与当地自然资源的结合,土族轮子秋的欢腾展现河谷农耕民族的节庆传统,撒拉族口弦的旋律则回荡在黄河谷地之间……这些文化表现形式不仅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更是多民族在共同家园中共生共融、相互守望的生动体现。

生态高地的绿色未来

地理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

如今,这片被群山环抱的高原更以独特的地理资源,成为中国乃至亚洲不可或缺的生态安全屏障。依托高原湿地、广袤草原和丰富的风能太阳能,青海正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的道路。

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承担着“中华水塔”的神圣使命。为了保护高原湛蓝的天空、三大水系纯净的源头,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启动体制试点建设,2021年10月正式建立,实现三江源头整体保护。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地植被覆盖度较试点前增加8.6%,生产季产草量增加13.1%,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增加7.8%,水源涵养服务能力增加21.8%,再现了碧草连天、生灵共生的和谐画卷。


2021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来源/詹茜卉摄

青海更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治理与能源转型深度融合。在海南州塔拉滩这片荒漠化率曾经超过98.5%的土地上,如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之一。蓝色光伏板不仅带来清洁电力,更使园区内风速降低、蒸发减少、植被恢复,高原羊在光伏板下实现吃草自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青海共和县塔拉滩上的“光伏羊”与光伏极。

高原特有资源也在生态产业链中焕发新生。牦牛、青稞、枸杞等特色农畜产品通过生态认证走向全国。更令人称奇的是,青海龙羊峡凭借优质冷水资源,成为全国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基地之一,让高原成为生产优质三文鱼的优选之地。


龙羊峡库区里的冷水鱼养殖网箱。来源/央视新闻

此外,雪豹幼崽“凌小蛰”被救助后的网络走红、海拔最高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环青赛”的举办、茫崖冷湖从石油小镇到天文观测胜地的转型……这些实践都无不印证着青海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创新与活力。



纵观青海的地理图景,从“万山之宗”“中华水塔”,到文明走廊、生态屏障,它以独特的地理格局,奠定了生态保护的基底,见证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实践着绿色发展的方向。从地理出发,重新阅读青海,感受这片雄奇壮丽的高原上,丰富的自然景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地理、生态与文化、社会的互相成就与滋润。

参考文献:

[1]申元村,向理平编著:《青海省自然地理》,海洋出版社,1991年。

[2]张忠孝:《青海地理》(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9年。

[3]张妙弟:《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

[4]刘立云:《从“玉石之路”到“茶马古道”:论丝绸之路青海道的演变及其意义》,载《西藏研究》2018年第1期。

[5]俄智措:《海南州:塔拉滩的绿色蝶变》,载《海南报》2023年4月8日,第A05版。

[6]中国国家地理:《西宁,不是中转站》

[7]中国国家地理:《青海道:柴达木深处的丝路记忆》

[8]地道风物:《青海,半边人间半边仙》

[9]新华社:《瞭望 | 昆仑风物映西海》

[10]三江源国家公园:《这里,很中国、很世界!》

[11]央视财经:《青海,何以“长青”?》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德州一男一女夜晚坠河,男子已被打捞上岸,女子仍在搜救中

德州一男一女夜晚坠河,男子已被打捞上岸,女子仍在搜救中

极目新闻
2025-11-12 17:58:38
张雪峰晒婚戒辟谣出轨后续:看演唱会女子账号被扒,海量美照曝光

张雪峰晒婚戒辟谣出轨后续:看演唱会女子账号被扒,海量美照曝光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11-12 15:39:13
张颂文等人在韶关街头救人续:当地称正开展见义勇为评定调查

张颂文等人在韶关街头救人续:当地称正开展见义勇为评定调查

南方都市报
2025-11-12 15:54:51
全运会“大湾鸡”意外走红,系40名“10后”武校学生扮演,被称为“史上最癫吉祥物”,总指挥:没想到会这么出圈

全运会“大湾鸡”意外走红,系40名“10后”武校学生扮演,被称为“史上最癫吉祥物”,总指挥:没想到会这么出圈

极目新闻
2025-11-12 13:23:24
沉默24小时后,中方宣布援菲,受灾人数超百万,马科斯被要求辞职

沉默24小时后,中方宣布援菲,受灾人数超百万,马科斯被要求辞职

王姐懒人家常菜
2025-11-12 11:48:49
江苏常州警方通报“男子殴打92岁母亲”:刑拘

江苏常州警方通报“男子殴打92岁母亲”:刑拘

界面新闻
2025-11-12 12:13:33
20岁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失联女留学生确认已离世,其父发声:案件正在办理,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20岁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失联女留学生确认已离世,其父发声:案件正在办理,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极目新闻
2025-11-12 13:28:55
9.68万元起的全新卡罗拉锐放,把“放心开”做成了家用新答案

9.68万元起的全新卡罗拉锐放,把“放心开”做成了家用新答案

汽车预言家
2025-11-03 18:03:03
“续面事件”面馆老板被起诉,消费者称法院已立案!要求道歉

“续面事件”面馆老板被起诉,消费者称法院已立案!要求道歉

大风新闻
2025-11-12 16:34:05
发动机热效率都快到50%了?别吹了,我看得头疼。

发动机热效率都快到50%了?别吹了,我看得头疼。

差评XPIN
2025-11-12 00:04:30
全运会乒乓球:首个男单8强席位出炉!樊振东输1局,4:1势如破竹

全运会乒乓球:首个男单8强席位出炉!樊振东输1局,4:1势如破竹

国乒二三事
2025-11-12 13:13:48
9个月没系统训练?陈梦4-0何卓佳晋级八强 后2局连续挽救局点逆转

9个月没系统训练?陈梦4-0何卓佳晋级八强 后2局连续挽救局点逆转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2 13:35:30
孙颖莎胜陈梦,8强对阵确定,陈幸同对决前世一,蒯曼遇挑战

孙颖莎胜陈梦,8强对阵确定,陈幸同对决前世一,蒯曼遇挑战

老淸医学科普
2025-11-12 15:04:59
我们大多数国人为何不擅长演讲?网友分析出根本原因了

我们大多数国人为何不擅长演讲?网友分析出根本原因了

清晖有墨
2025-11-12 14:55:36
广东职工会员可申领千元学历提升补贴 计划补贴2万人

广东职工会员可申领千元学历提升补贴 计划补贴2万人

中工网
2025-11-12 09:00:01
人民币被踢出局!刚刚,英国掀桌子死保美元!

人民币被踢出局!刚刚,英国掀桌子死保美元!

深度报
2025-11-11 21:43:58
江苏苏州发生的这件事,是一种厚颜无耻地诬陷!

江苏苏州发生的这件事,是一种厚颜无耻地诬陷!

胖胖说他不胖
2025-11-12 15:15:08
首次以中央名义开展!中央考核巡查组,进驻地方开展明查暗访等

首次以中央名义开展!中央考核巡查组,进驻地方开展明查暗访等

政知新媒体
2025-11-11 20:40:29
段永平最新深度访谈:“稀里糊涂 6 个月赚了 20 倍”

段永平最新深度访谈:“稀里糊涂 6 个月赚了 20 倍”

互联网早读课
2025-11-12 08:10:28
石家庄万象城一女子坠楼,目击者称心里不是滋味,警方:已出警处理

石家庄万象城一女子坠楼,目击者称心里不是滋味,警方:已出警处理

扬子晚报
2025-11-12 15:26:12
2025-11-12 18:32:49
国家人文历史 incentive-icons
国家人文历史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2386文章数 1904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客户"租两豪车后人间蒸发 车行找到车后一看天塌了

头条要闻

"大客户"租两豪车后人间蒸发 车行找到车后一看天塌了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教育
亲子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教育要闻

教育部重磅部署为教师减负,这次能带来彻底好转吗? “除了畜牧局,都在使唤我们”,教育部重磅部署为教师...

亲子要闻

爸爸说今天让孩子们自制披萨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