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里的“蒹葭”,指的就是芦苇。如今,在七星区朝阳乡山镜·路亚小院内,再现了古老诗经中的浪漫景象。数十亩芦苇,在微风的吹拂下层层叠叠,此起彼伏,就像白色的海浪。每当夕阳西下,这里总会吸引许多人前来,在芦苇荡中定格浪漫的光影瞬间。
![]()
七星区朝阳乡山镜·路亚小院内,数十亩芦苇再现了古老诗经中的浪漫景象。 王亚东 摄
去年,山镜·路亚小院的主理人马骏和刘文侠尝试做了一片芦苇景观。蓬松高耸的芦苇花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银白光泽,芦苇与树相映,宛如电影里的场景。高过人身的芦苇秆随风轻摇,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如此治愈系的景象,被前来打卡的市民放在社交媒体上后,立马“火”了起来。
“这是我第二年来这里拍芦苇花海了。傍晚的时候,这一大片芦苇太治愈了。去年我在这里拍了很多落日晚霞的花海照片,可美了。”市民赵小姐拿着相机开心地说。
“今年我们延长了芦苇栈道,栈道一直延伸到花海中央,大家在里面拍照更美了。我们还做了楼梯,让游客可以走到芦苇里,近距离感受风吹芦苇的快乐。”马骏告诉记者,10月国庆假期以来,小院已累计接待游客10000余人次,周末单日访客量可达300人次,成为七星区乡村休闲游的“明星景点”。除了芦苇花海,屋顶休闲区的咖啡香、镜面湖泊的倒影、围炉煮茶的惬意,让游客在赏景之余,更能感受乡村慢生活的魅力。
一村一品,移步换景。如今,七星区朝阳乡涌现出了许多类似于山镜·路亚小院这样的庭院,如桃花源农庄、方格子小院、鼎一艺术创作基地、汀泉村咖、冷家村文化艺术基地等。这些集观光、体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乡村网红点”不仅成了朋友圈里的“宠儿”,也不断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消费。
“我们通过农文旅融合改造,结合自身资源,巧妙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做好了农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辖区的乡村变美了,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庭院经济’也成了七星区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动注脚。”朝阳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桂林日报(记者韦沙妮娜 通讯员王亚东)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