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商报消息光伏行业“小作文”风波迅速平息。
11月13日,A股市场上,光伏板块士气回升,大部分个股股价回升。截至收盘,光伏概念股上涨1.40%,光伏设备板块上涨2.01%,A股光伏设备板块总市值约1.87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增加386亿元。
11月12日,市场突然流传,硅料和组件联盟公司被监管驳回,更有消息称晶澳科技高管在券商交流中表示“收储平台黄了”。这一传闻带崩了光伏板块,包括隆基绿能等多家公司股价大幅下跌。
当日下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紧急辟谣称,网络流传的小道消息均为不实信息。当日晚,晶澳科技(002459.SZ)发布澄清公告,公司董秘未在任何内部或外部会议上发表过网传言论。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反内卷”持续推进,光伏行业已现企稳迹象。2025年前三季度,A股70家光伏设备公司中已有过半实现盈利,部分多晶硅公司单季已经扭亏为盈,多家公司亏损额大幅减小,其中,通威股份、隆基绿能两大巨头在第三季度合计减亏9.56亿元。
“小作文”突袭扰动市场神经
一篇“小作文”击中了光伏行业敏感神经,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紧急辟谣。
11月12日,A股市场上突然流传一则传闻,晶澳科技高管在一次交流会上直接说收储计划“平台黄了”,“建硅料和组件联盟的那些公司方案”被监管总局否决。
传闻被疯传,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光伏概念股大跌。阿特斯一度跌超17%,通威股份、弘元绿能盘中一度跌停,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大全能源等无一幸免,全线下跌。至12日下午收盘,A股光伏板块跌幅超3.5%。其中,阿特斯跌超14%,隆基绿能等多只个股收盘跌幅超7%。
硅料“收储”事件,始于2025年10月28日,在央视财经频道播放的《经济半小时》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他和TCL中环董事长李东生、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都沟通过,十余家硅料头部企业签字,搭建联合体,整合硅料产能。此举,试图通过搭建硅料平台公司来统一管理和控制硅料整体产能,稳定市场。
“小作文”扰动了资本市场的神经,引发高度关注。
11月12日下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紧急声明称,网络流传的小道消息均为不实信息。协会在相关部委坚强指导下,努力推进行业自律和“反内卷”工作,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市场化、法治化地推动相关工作。协会坚定维护国家利益,行业利益,妄图通过造谣抹黑、恶意做空光伏行业牟取利益的恶劣行为,协会将与之斗争到底。
当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刘译阳在朋友圈发文称,请大家不要信谣传谣。他同时表示,正告造谣者,不要低估政策决心。行业自律,“反内卷”,核心目的就是要让市场恢复到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来,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重诺守信的企业发展得更好。那些不自律的企业,如果还妄图利用无底线的不公平竞争获利那就是打错了算盘。
11月12日晚,“小作文”风波中的晶澳科技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董秘未在任何内部或外部会议上发表过网传言论。相关内容系网络谣传,严重误导公众认知,损害公司及行业声誉。
长江商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11月12日,A股70家光伏公司市值合计蒸发892亿元。
11月13日,A股市场上,光伏板块集体回升,光伏设备板块整体上涨2.01%。个股方面,隆基绿能上涨2.45%,通威股份上涨逾2%,东方日升上涨3.10%。
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11月13日,A股70家光伏公司市值合计增加386亿元。
多晶硅公司业绩现拐点
光伏行业存在的供需失衡、“内卷式”竞争等问题,延宕了一年多,已有缓解迹象。
自2022年底以来,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从最高30万元/吨一度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3.8万元/吨。
供需失衡、产能过剩是导致行业寒冬的“元凶”。2024年以来,从政策到行业、企业层面不断求变,希望通过协同、共识来对抗“价格战”。
2025年7月、8月,光伏行业掀起反内卷浪潮,工信部召集14家光伏行业企业举行座谈会,落实相关要求,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中国光伏行业自律取得积极成效。
光伏产品价格逐渐趋于稳定。2025年8月以来,多晶硅价格明显反弹。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8月初,n型复投料价格为4.04万元/吨,11月初涨至5.32万元/吨。
公开信息显示,招投标价格方面,2024年11月至2025年10月,共跟踪招标项目144个,中标的组件均价整体稳中略有提升。从现货价格看,2024年11月到2025年10月期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品均价略有上涨。
财务报表已经有所体现。
Wind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A股70家光伏设备公司中,37家公司实现了盈利。
从单个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通威股份亏损3.1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5.29亿元,减亏幅度达62.69%,环比减亏86.68%;隆基绿能亏损8.34亿元,同比减亏4.27亿元,减亏幅度为33.53%。两大巨头在第三季度合计减亏9.56亿元。
同样在2025年第三季度,大全能源归母净利润为0.73亿元,双良节能盈利0.53亿元,二者同比环比均实现了扭亏为盈。大全能源和双良节能均以多晶硅为主。
当然,光伏产业链中游的电池、组件企业的经营业绩压力依然较大,光伏行业业绩分化明显,但多晶硅公司的业绩拐点已现。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行业企业正在追逐技术创新,试图借助技术降本。
最新消息是,2025年11月10日、13日,隆基绿能联合多所高校连续在《Nature》发表两项突破性成果。其一为超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小面积效率认证达33.4%,商业尺寸柔性叠层电池效率达29.8%,为全球首个获认证的柔性叠层电池世界纪录。其二为HIBC电池,转换效率达27.81%,填充因子87.55%,均创世界纪录。
●长江商报记者沈右荣
视觉中国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