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深度长文:我们到底来自哪里?地球上第一个人到底是谁?

0
分享至

当我们追溯 “人类的祖先是谁”,最终会触及一个更根本的问题:物质如何成就生命,生命又如何演化出人类?这趟跨越数十亿年的溯源之旅,本质是 “物质 — 生命物质 — 人类” 的转化历程 —— 从简单的化学元素,到能自我复制的有机分子,再到具备高等智慧的人类,每一步都藏着宇宙与地球的精妙设计。



生命的故事,始于宇宙中最常见的几种元素:氧、碳、氢。这三种元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化学反应,编织出生命的 “初始密码”。

水分子:生命的 “溶剂” 与 “载体”

氧与氢的结合(2H₂ + O₂ 点燃生成 2H₂O),诞生了生命之源 —— 水。水分子具有极性,能溶解多种有机化合物,为化学反应提供 “舞台”;同时,水的比热容大,能稳定环境温度,为生命提供温和的生存条件。正因如此,科学家在宇宙中寻找地外生命时,“是否存在液态水” 始终是核心判断标准。

碳:生命的 “骨架” 元素

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形成 4 个化学键,像 “积木” 一样连接氢、氧、氮等元素,构建出复杂的有机分子(如甲烷、二氧化碳、糖类)。古人烧柴取暖的本质,就是碳与氧发生氧化反应(C + O₂ 点燃生成 CO₂ + 能量),释放出物质储存的化学能 —— 而这种 “能量转化” 的逻辑,后来也成为生命活动的核心机制。

从元素到生命物质:化学反应是关键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命由单一元素构成。以生命的核心物质 “蛋白质” 为例,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而氨基酸的分子结构中,必然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部分还含氮、硫)。这意味着:生命的起源,本质是元素通过化学反应,逐步组装成复杂有机分子的过程—— 没有化学反应,就没有从 “死物质” 到 “活物质” 的跨越。

从有机分子到能自我复制、自我供能的 “生命物质”,是地球历史上最神奇的一跃。这一跃并非偶然,而是 “必然的化学基础” 与 “偶然的环境条件” 共同作用的结果。



1953 年,美国科学家米勒与尤里做了一个划时代的实验:他们模拟 40 亿年前的古地球环境(无氧大气、闪电、高温),将甲烷、氨、氢气与水注入密闭装置。一周后,装置中检测出了氨基酸—— 这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物质的核心 “零件”。

这个实验证明了一个关键结论:在古地球的自然条件下,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可以通过非生物途径自发合成。也就是说,生命的 “原料” 并非来自外太空(虽有陨石携带有机分子的证据,但地球本身具备合成能力),而是地球环境 “自产自销” 的结果。

如果说米勒实验找到了 “原料合成” 的证据,那么海底火山口则揭示了 “生命诞生的场所”。科学家在深海热泉口(水温高达 300℃,压力是大气压的数百倍)发现了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嗜热细菌、管蠕虫等生物,依靠火山口喷出的硫化氢、甲烷等物质获取能量,而非依赖阳光。

这个环境的独特之处在于:

持续供能:火山口不断释放热能与化学物质,为化学反应提供 “动力”;

元素富集:喷出的物质中包含碳、氢、氧、氮、硫等所有生命必需元素;

稳定环境:深海不受地表陨石撞击、气候剧变的影响,为生命雏形提供 “庇护所”。

正是在这样的 “天然实验室” 中,有机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逐渐组装成更复杂的大分子:

氨基酸连接成蛋白质,成为生命活动的 “执行者”(催化反应、构建结构);

核苷酸连接成核酸(RNA 或 DNA),成为生命的 “遗传密码”—— 正是核酸的出现,让 “自我复制” 成为可能,也让生命得以延续。

科学家通过对比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基因序列发现,它们都共享一套基本的遗传密码(如 DNA 的碱基配对规则、蛋白质的氨基酸编码)。这意味着,地球上所有生命可能源自同一个祖先—— 被称为 “最后普遍共同祖先”(LUCA)。



LUCA 并非 “第一个生命”,而是 35 亿年前所有现存生命的共同祖先,它已经具备了:

以 DNA(或 RNA)为遗传物质的复制机制;

利用化学能供能的代谢系统;

由蛋白质构成的基本结构。

从 LUCA 开始,生命物质正式开启了 “自我延续、不断演化” 的旅程。



生命物质诞生后,并非一成不变。35 亿年来,生命通过 “变异” 与 “自然选择”,从单细胞生物演化出复杂的多细胞生物,最终在灵长类中分化出人类。这趟旅程的核心,是 “遗传物质的积累性变异” 与 “环境的筛选”。



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约 21 亿年前):早期生命是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如细菌),后来通过 “内共生”(一种生物进入另一种生物体内,形成共生关系),演化出有细胞核、线粒体(供能器官)的真核生物 —— 这为多细胞生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从海洋到陆地(约 5 亿年前):植物先登陆,形成原始森林;随后动物(如节肢动物、脊椎动物)跟进,演化出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 陆地环境为生命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从 “生存” 到 “智慧” 的萌芽:随着环境复杂化(如天敌增多、食物竞争加剧),动物的大脑逐渐演化:从鱼类的简单脑结构,到哺乳动物的大脑皮层分化,再到灵长类的大脑容量扩大 ——“认知能力” 成为自然选择的重要方向。

人类并非 “凭空出现”,而是灵长类演化的一个分支。要理清 “人从哪里来”,需要明确两个核心概念:我们与猿是 “近亲”,而非 “直系祖先”;人属物种的诞生,是 “脑容量” 与 “直立行走” 共同定义的



约 3000 万年前,灵长类分为两大支:“原猴亚目”(如狐猴)和 “简鼻亚目”;

简鼻亚目中,约 2500 万年前分化出 “猴科” 与 “人科”—— 这意味着,人类与猴的亲缘关系较远,早在 2500 万年前就 “分道扬镳”;

人科中,约 1500 万年前分化出 “长臂猿亚科” 与 “人亚科”;



人亚科中,约 700 万年前分化出 “大猩猩族”“黑猩猩族” 与 “人族”—— 黑猩猩、大猩猩是我们的 “近亲”,但并非祖先,而是 “同宗不同支”(类似狮子与老虎的关系)。

人类学家定义 “人属物种” 的核心标准是:脑容量达到 750ml 以上,且具备直立行走能力。根据这个标准,第一个人属物种是 “能人”,诞生于约 200 万年前的非洲。

而能人并非 “突然出现”,而是从 “过渡物种” 演化而来:

阿尔法南方古猿(约 320 万年前):化石发现于埃塞俄比亚(如 “露西” 化石),具备部分人类特征 —— 直立行走(骨盆结构与人类相似)、脑容量约 450ml(虽未达标,但已比黑猩猩大);

能人(约 200 万 - 175 万年前):脑容量达到 600-750ml,能制造简单石器,正式归入 “人属”—— 这是从 “猿” 到 “人” 的关键一步。



能人之后,人属物种不断演化,出现了匠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分支:



直立人(约 180 万 - 30 万年前):第一个走出非洲的人属物种,足迹遍布欧亚大陆(如中国的周口店北京人、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但最终因环境适应能力不足而灭绝;

智人(约 30 万年前至今):我们的直系祖先,诞生于非洲。



约 7 万年前,智人第二次走出非洲,与欧洲的尼安德特人、亚洲的丹尼索瓦人发生基因融合(现代人体内仍保留 1%-4% 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最终取代了其他所有人属物种,成为地球的 “主宰”。

这些结论并非 “推测”,而是有三大基因证据支撑:



  1. Y 染色体亚当:男性的 Y 染色体只传男不传女,通过追溯 Y 染色体的基因变异,可确定所有男性的共同父系祖先,生活在约 20 万年前的非洲;
  2. 线粒体夏娃:女性的线粒体 DNA 只传女不传男,追溯线粒体 DNA 可确定所有女性的共同母系祖先,生活在约 15 万年前的非洲;
  3. 尼安德特人基因残留:除非洲原住民外,现代欧亚人体内均有 1%-4% 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证明智人走出非洲后与尼安德特人发生过基因交流。



回顾这趟跨越数十亿年的旅程,我们能清晰看到 “物质 — 生命物质 — 人类” 的完整链条:

  1. 物质基础:氧、碳、氢等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水、有机分子等生命 “原料”;
  2. 生命诞生:在米勒实验验证的 “必然” 与海底火山口提供的 “偶然” 下,有机分子组装成能自我复制的生命物质(如 LUCA);
  3. 生命演化:35 亿年来,生命通过变异与自然选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最终演化出灵长类;
  4. 人类诞生:700 万年前,人亚科分化出人族;200 万年前,能人成为第一个人属物种;30 万年前,智人诞生,并在 7 万年前走出非洲,最终演化出现代人类。

更重要的是,这趟旅程并未结束 —— 演化仍在继续。人类的基因仍在发生微小变异,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如气候变暖、科技影响)。未来的人类会走向何方?或许,当我们理解了 “从物质到人类” 的演化逻辑,就能更理性地思考 “人类的未来”—— 毕竟,我们既是宇宙物质的 “产物”,也是生命演化的 “结果”,更是自身命运的 “创造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回村后大姑大姨问我儿子高考成绩,撒谎说299,次日接到电话愣了

回村后大姑大姨问我儿子高考成绩,撒谎说299,次日接到电话愣了

小秋情感说
2025-11-19 13:45:50
什么事是你交了男朋友才知道的?网友:鼻子大的真的大还厉害

什么事是你交了男朋友才知道的?网友:鼻子大的真的大还厉害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2 00:05:08
再见皇马!6500万新大罗离队!传射兼备,天赋高,远赴法甲拿金靴

再见皇马!6500万新大罗离队!传射兼备,天赋高,远赴法甲拿金靴

阿泰希特
2025-11-19 11:38:19
神仙打架!5款豪华旗舰大六座SUV大乱斗:谁才是终极豪华王者?

神仙打架!5款豪华旗舰大六座SUV大乱斗:谁才是终极豪华王者?

艾米手工作品
2025-11-19 00:48:07
我国首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一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我国首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一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boss外传
2025-11-18 12:30:03
中美俄难得意见一致,宁可日本从地球上消失,也坚决不允许它拥核

中美俄难得意见一致,宁可日本从地球上消失,也坚决不允许它拥核

文史旺旺旺
2025-11-19 21:14:04
长城魏建军,又放了一炮!整个行业被炸懵

长城魏建军,又放了一炮!整个行业被炸懵

象视汽车
2025-11-18 07:00:02
苏敏旅游5年后简直不敢认,连面相都变了,网友:这18万花得值!

苏敏旅游5年后简直不敢认,连面相都变了,网友:这18万花得值!

乡野小珥
2025-11-19 10:03:35
不断挑战底线,凉凉不可避免!香港一步步失去了内地游客的市场!

不断挑战底线,凉凉不可避免!香港一步步失去了内地游客的市场!

青眼财经
2025-08-07 23:48:28
已确认。周润发官宣出席MAMA颁奖典礼!

已确认。周润发官宣出席MAMA颁奖典礼!

蕾爸退休日记
2025-11-19 22:49:13
儿子病逝,儿媳带孙子去了北方,15年后孙子突然回来,我泪如雨下

儿子病逝,儿媳带孙子去了北方,15年后孙子突然回来,我泪如雨下

媛来这样
2025-11-19 08:50:14
全新奔驰GLC系列来了,现在BBA新车都好激进!

全新奔驰GLC系列来了,现在BBA新车都好激进!

米粒说车唯一呀
2025-11-19 14:00:54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7 09:18:12
日本网民怒斥高市早苗:赶紧向中国认错道歉

日本网民怒斥高市早苗:赶紧向中国认错道歉

极目新闻
2025-11-19 10:48:43
14天12涨停!603122,明天复牌!

14天12涨停!603122,明天复牌!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9 19:38:48
大姑住院,我去照顾她,出院后回家,表哥拦住我说:你落下东西了

大姑住院,我去照顾她,出院后回家,表哥拦住我说:你落下东西了

媛来这样
2025-11-17 10:11:16
联合国大会上,日本冲击“入常”失败,四常都没想到,中国这么刚

联合国大会上,日本冲击“入常”失败,四常都没想到,中国这么刚

影孖看世界
2025-11-19 18:08:19
外媒:俄罗斯想办世界杯平行赛事,仅限未晋级世界杯球队参赛

外媒:俄罗斯想办世界杯平行赛事,仅限未晋级世界杯球队参赛

懂球帝
2025-11-19 15:46:08
三甲医院深夜通报,涉事医生和科主任停职调查

三甲医院深夜通报,涉事医生和科主任停职调查

梅斯医学
2025-11-19 07:54:27
千亿梦破碎!从62亿营收到日亏百万,为什么降价认怂也救不了西贝

千亿梦破碎!从62亿营收到日亏百万,为什么降价认怂也救不了西贝

鋭娱之乐
2025-10-26 13:35:53
2025-11-19 23:31:00
宇宙时空 incentive-icons
宇宙时空
热衷于宇宙和时空探索
11799文章数 957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媒:中方官员双手插兜 暗示"14亿中国人都很愤怒"

头条要闻

日媒:中方官员双手插兜 暗示"14亿中国人都很愤怒"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旅游
教育
健康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数码要闻

华为擎云将发布鸿蒙电脑企业版及新一代鸿蒙电脑专为企业而生

旅游要闻

上关镇位于洱海的一侧,没什么网红景点,堪称大理最安逸的角落

教育要闻

选对专业与学校,赢在起跑线:中国石油2025年招聘数据解密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