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听了万物生长FM最新一期播客《从现象级畅销书〈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聊聊睡眠的真相》,主播结合书籍观点对睡眠的解读,让许多人跳出了“睡够时长就是睡好”的固有认知。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纠结“睡得够不够”,却很少思考“睡得好不好”。那么,到底怎样才算真正睡好?自己的睡眠质量是高是低,该用什么标准判断?如果遭遇失眠,又该如何科学应对?
今天就结合播客精华,为大家解开这些关于睡眠的疑惑。
![]()
到底怎样才算“睡好”?如何自我判断?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中提到,“高质量睡眠是身体与大脑的双重修复”,而非单纯的“时间堆砌”。想要判断自己的睡眠好不好,不用依赖复杂的睡眠监测设备,对照以下5个维度就能快速自测:
1,入睡的顺利程度。真正的好睡眠,入睡过程应该是“自然过渡”的——躺下后大脑逐渐放松,没有翻来覆去、思绪纷飞的焦虑,通常30分钟内就能进入睡眠状态。如果每次都要“熬到眼皮打架”才能睡着,或躺下后1小时仍清醒,说明入睡环节已出现问题,长期如此易发展为慢性失眠。
2,睡眠的深度与连续性。好睡眠一般夜间不会频繁醒来(偶尔因起夜醒来1次属正常),即便醒来也能在5分钟内快速复睡;同时深度睡眠占比充足(成年人需占夜间总睡眠的15%-25%),这是身体修复细胞、增强免疫力的关键时段。如果经常在夜间惊醒,或醒来后感觉“没睡沉”,大概率是睡眠深度不足,属于“无效睡眠”。
3,晨起后的感受。睡好的直接信号是“醒来清爽”,没有头晕、脑袋发沉、四肢无力的感觉,起身洗漱后能快速进入清醒状态。如果晨起后常需要“缓半小时”才能清醒,这其实是睡眠质量差的典型表现。
4,白天的精神状态。白天精力足、情绪稳,是判断睡眠质量的“金标准”。如果白天总觉得没力气,忍不住打哈欠,甚至因小事崩溃,很可能是前一晚睡眠质量不达标,大脑与身体没得到充分修复。
5,睡眠时长与效率。睡眠效率=实际睡眠时间/卧床时间×100%,健康人群的睡眠效率应≥85%。比如卧床8小时,实际睡着7小时以上,效率就达标;若卧床10小时,却只睡着6小时,效率仅60%,即便“躺够时长”,也属于睡眠质量差。
![]()
应对失眠,需要科学方案
很多人失眠后,会陷入“强迫自己睡”“白天补觉”“喝酒助眠”等误区,让情况越来越糟糕。播客中强调,应对失眠可以从很多方面开始入手,比如建立规律作息、营造适宜入睡的环境、做好放松的仪式,建立正确的认知等等。
此外,科学用药也很重要。特别是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如今最新的助眠药物不仅能帮助患者顺利入眠,还不会对日间功能产生影响,更不会产生成瘾性,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就拿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达利雷生来说,它不像传统助眠药那样“强制抑制中枢神经”,而是通过精准阻断大脑中负责维持清醒的食欲素受体,从源头上关闭过度觉醒的信号,让睡眠自然发生。这样的作用方式更接近生理睡眠,不会导致次日嗜睡、头晕等“宿醉效应”,白天能保持清晰思维。
而且研究还证实,长期使用达利雷生无明显耐受性与戒断反应,不会产生“越吃越不管用”或“停药后失眠加重”的问题,安全性更高。对于需要兼顾睡好与日间高效的人群来说,达利雷生既能解决失眠困扰,又不影响正常生活,是十分适配的选择。
![]()
“睡好”不是“睡够时长”那么简单,而是入睡快、睡眠连续、日间饱满的综合状态。判断睡眠质量不用纠结数字,对照核心标准就能自测;应对失眠也不用盲目硬扛,从调整生活方式到科学借助达利雷生,每一步都有章可循。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读懂睡眠的真相,摆脱失眠困扰,拥有每一个踏实好眠的夜晚,让清醒时的自己始终活力满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