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曾经书声琅琅 如今带货声声
清晨的阳光刚刚洒下,天津市蓟州区上仓镇电商产业园的直播间里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此起彼伏的讲解声、键盘敲击声与胶带打包的“刺啦”声,交织成一曲忙碌的晨曲。
“您看这玉兰菜,就是咱上仓镇的特色农产品,它不仅口感清脆,还富含维生素,清炒、凉拌都好吃……”新晋主播于冠蕊正对着镜头讲述着,其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得在线观众纷纷点赞下单。就在几个月前,于冠蕊还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宝妈”,如今已成长为日销数百单的“带货能手”。
这座由闲置乡村小学改造而成的电商产业园,自11月初正式运营以来,正悄然改变着上仓镇的乡村经济生态。闲置校园变成了“带货仓”,普通农民变身网络主播,本地特产通过互联网“飞”出田间地头——这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正是上仓镇盘活闲置资产、拥抱数字经济、培养新型农民、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盘活存量:“沉睡资产”变身“数字引擎”
“我们从去年11月开始筹备,经过一年时间,目前电商产业园已经建成投用,并吸引了6家企业入驻。”上仓镇镇长尹兆钊介绍,园区通过盘活闲置小学资源,吸引北京企业投资2000余万元,占地15亩,打造集电商直播、人才培训、产品展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走进产业园,昔日的教室变成了专业直播间,宽阔的操场化身物流分拣区。目前,园区已精准布局化妆品、宠物用品、食品三大核心板块,9个专业化直播间同步入驻抖音、快手、淘宝、天猫等主流平台。每场直播成交订单量达300至500单,热门时段部分直播间单场订单量突破600单。
“我们旨在构建一个集供应链整合、企业孵化、直播运营、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园区日处理包裹能力可达5万个,将成为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园区运营方负责人、翰衡(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加镶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已与20多个品牌建立长期合作,直接带动上仓镇及周边200余户农户增收。
人才先行:“新农人”点亮“新业态”
电商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了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不久前,天津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农村中心)联合上仓镇政府、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共同为镇域内的“新农人”和经济薄弱村的“带头人”量身打造了乡村技能专题培训班。
“我们着力培育既懂农业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市农村中心农民就业促进部部长孙树莉介绍,培训班采取“理论授课+模拟演练+跟岗实操”的沉浸式教学模式,邀请市级专家和学院教授,围绕短视频剪辑制作、电商直播技巧、创业思维拓展等内容进行授课。
“目前,首期80余名学员已经系统掌握了电商入门、农产品上架、短视频制作、直播实操等核心技能,培训效果非常明显,达到了‘培养一人、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尹兆钊说。
未来可期:“数字翅膀”助力乡村振兴新征程
电商产业园的投入运营,为上仓镇的特色产业插上了“数字翅膀”。不仅是玉兰菜,有机菊苣、橡胶轮胎、国货化妆品等来自本土的优质农产品、特色加工品都借此机会,突破了地域限制,直面更广阔的市场需求。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展望未来,尹兆钊充满信心:“我们将持续优化园区服务体系,链接更多资源,助力创业团队从‘掌握技能’走向‘稳定盈利’,真正让电商产业成为富民产业。”
窗外阳光正好,窗内热火朝天。从上仓镇电商产业园发往全国的包裹,正将乡村的活力与希望传向远方,谱写着一曲数字赋能、产业兴旺、人才蔚起的乡村振兴新篇章。(记者 李杨)
(责编:李丹、张静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