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晨六点,生物钟准时把我叫醒。
八年了,还是改不掉在部队早起习惯。
推开窗,小县城还在薄雾里沉睡。
我换上运动服,沿着江边慢跑五公里。
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仿佛又回到拉萨河边带队出操的日子。
![]()
2
菜市场七点半最热闹。
卖菜阿婆老远就招呼:“苏同志,今早的莴笋嫩得很!”
我蹲下来仔细挑了两根。
“三块五一斤,零头抹掉嘛。”我学着本地口音讲价。
阿婆笑着摆手:“你们当兵的人也这么会算账哦。”
其实退役金每月准时到账两万三,买菜根本不用计较这几毛钱。
但这种烟火气的拉扯,比在办公室批文件有意思多了。
3
路过新开的军民融合超市。
门口挂着“退役军人购物九五折”的牌子。
我站在货架前看副食标价。
西藏带回来的习惯,总爱先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营业员好奇地问:“叔,您是不是在部队管过后勤?”
我笑笑没说话。
想起当教导员时,带着战士在海拔4500米的菜棚种出第一批西红柿。
那时觉得能天天吃上新鲜蔬菜,就是天大的幸福。
4
茶馆是退休老人们的据点。
我泡了杯花茶,听他们讨论医保改革。
老张突然问我:“苏副主任,你当年在西藏带兵,最苦是啥样?”
我望着茶杯里舒展的茉莉花。
想起某年大雪封山,带着宣传科干事用铁锹凿开演出队的路。
零下二十度,话筒冻得唱不出声,我们就给战士表演无声小品。
“其实苦过才知道,现在喝茶都是甜的。”我轻轻转着茶杯。
5
下午去退役军人服务站交材料。
工作人员看到我的档案立正敬礼:“首长好!”
我连忙回礼:“叫老苏就行。”
墙上贴着“最美退役军人”评选通知。
小姑娘热情推荐:“您参与过边防建设,符合条件呢。”
我摆摆手退出办公室。
真正的躺平,是学会把勋章收进抽屉里。
6
回家时看见邻居小孩摔倒。
下意识用当年训练伤处理手法检查膝盖。
孩子奶奶连声道谢,硬塞给我一筐土鸡蛋。
晚上煮面时加了荷包蛋,蛋黄澄亮得像高原的夕阳。
突然想起明天是自主择业整八年。
微信响了一声,老战友发来雪山照片:“怀念不?”
我回了个咧嘴笑的表情。
窗外广场舞音乐欢快,锅里的面条正咕嘟冒泡。
今日开支:买菜18块,茶馆消费12块。
(本文作者曾在西藏部队服役,2017年,副团职务选择自主择业方式退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