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姚慧
新泰金融监管支局严格对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工作部署,立足县域金融监管职责,直面基层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的挑战,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风险排查、宣教普及、反诈防非等工作落地见效,用扎实举措织密金融安全防护网,切实维护辖区群众金融权益。
高位统筹破难题,精准排查堵风险
针对“职业背债”黑灰产业链可能引发的金融秩序混乱,新泰金融监管支局率先扛起监管责任,制定《新泰金融监管支局辖区“职业背债”黑灰产业链乱象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成立由支局领导牵头的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任务细化到岗、责任压实到人。“我们知道基层银行机构排查压力大,但‘职业背债’关乎金融安全根基,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该支局负责排查工作的同志在部署会上坦言。
在新泰金融监管支局指导下,辖区银行机构开启“全方位扫描”模式:不仅对个人贷款领域(含房贷、经营贷、信用卡分期、车贷、装修贷等)实现全覆盖核查,累计排查业务101984笔、金额178.48亿元,还重点聚焦贷款发放后1年内逾期的高风险业务;同时对照“职业背债人”共性特征,对重点环节、人群深入核查,还结合信访投诉数据梳理逾期借款人恶意举报线索,从源头挖潜风险。此外,通过自查、互查、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排查银行员工涉黑灰产业链违法违规行为,同步审查业务流程,最终修订、更新、新增个贷管理制度21个,成功堵塞内控漏洞。“现在每笔贷款的审核流程都更严了,既是保护银行,更是保护老百姓不被‘背债’陷阱套牢。”某银行个贷部门负责人说。
创新机制强宣教,“五进入”打通服务末梢
“基层群众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很迫切,但怎么把知识送到他们身边,是我们一开始最头疼的问题。”新泰金融监管支局局长时光说。为此,该支局创新建立“金融网格员”机制,指导金融机构主动对接地方党政部门、社区、村委,推动金融网格化宣教模式落地,联合辖区55家银行保险机构、196个基层网点,将金融知识送进农村、社区、校园、企业、商圈。
在楼德镇东寨村、西村等,泰安银行新泰楼德支行与驻地行政村建立“一对一”结对关系,每周安排1名金融“村官”驻村宣传——清晨用村广播讲解“存款保险”保障范围、“涉农诈骗”常见套路,午后在助农服务点开设“金融知识展示角”,手把手教村民识别假币。“以前有人说存的钱取不出来,我总担心,现在听金融‘村官’讲了存款保险,心里踏实多了!”楼德镇村民张女士拿着宣传折页说。
走进新泰市某中学,中国人寿新泰支公司的工作人员正用案例讲解“校园贷”的危害:“有些同学借1000元,最后要还上万元,这就是‘套路贷’的陷阱!”现场还教学生如何拒绝不合理借贷、遇到催收如何维权,帮助青少年树立理性消费观。在泰安利丰源机械有限公司,建设银行新汶支行工作人员不仅通过“政策宣讲会+一对一辅导”解读普惠金融专属贷款、手续费减免等政策,还针对企业员工开展培训,重点普及防范“内部集资”、虚拟货币诈骗的知识。“之前有员工差点参与虚拟货币投资,多亏这次培训及时提醒!”企业负责人说。
新甫银座商圈里,中国银行新泰支行的宣传展位前格外热闹:工作人员一边为消费者解答个人信息保护、支付安全问题,一边给商户普及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安全合规收单的要点,仅半天就解答疑问50余个。“之前有顾客说收到‘退款’短信,我想起银行讲的诈骗手法,赶紧提醒他别点链接,帮他保住了3000多块钱!”商圈服装店老板刘先生笑着说。截至目前,系列宣教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6万余份,真正实现“金融知识送到家门口”。
协同联动筑防线,反诈防非护民生
“基层反诈防非,光靠监管部门或银行单打独斗不行,必须拧成一股绳。”时光表示。今年以来,新泰金融监管支局围绕“守好群众钱袋子”的要求,从责任、培训、宣传、机制四方面发力,推动反电信网络诈骗与防范非法集资工作走深走实。
在责任落实上,该支局要求各银行机构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融入日常,把反诈业务技能细化到业务操作规章,明确一线柜员“关口管控”责任,确保每笔业务都能及时识别风险。培训环节,联合新泰市公安局新型犯罪研究中心开展反诈培训,辖内银行分管负责人及一线柜员188人现场参训,新泰农商银行还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让所属分支机构86名负责人、柜员同步学习,公安部门专业人员结合案例讲解诈骗特征、识别方法、劝阻技巧。“以前遇到客户要转账,我不确定是不是诈骗,现在学了识别方法,心里更有底了!”新泰农商银行柜员张倩说。
宣传方面,指导银行利用营业场所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常态化普及反诈知识;结合金融教育宣传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针对老年人、个体户等重点群体制作宣传资料,用方言短视频、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教,提升公众识别能力。机制建设上,牵头与市公安局建立银行业反诈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反诈新动向,搭建工作微信群、反诈预警提示及报备群,形成“公安指导+银行联动+经验共享”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辖区银行共上报可疑交易线索30余起,成功阻截诈骗资金28笔,共计167.03万元。
防范非法集资工作同样不松懈。新泰金融监管支局组织55家银行保险机构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防非“扫楼扫街”专项行动,面对商业楼宇、临街店铺排查范围广、排查难度大的问题,工作人员采取“分片包干、逐户走访”的方式,通过查看营业执照、询问经营内容、核查资金流向等,细致甄别非法金融活动线索。“我们每天要跑十几个商铺,有时候遇到不配合的商户,得反复解释排查目的,虽然累,但想到能帮群众避开陷阱,就觉得值!”参与排查的银行工作人员说。行动中还坚持“边排查、边宣传”,发放宣传资料6200余份,教育群众7300余人次,实现“排查一户、教育一片”。
通过排查,新泰金融监管支局精准掌握辖区风险态势:当前非法金融活动呈现“隐蔽化、网络化、普惠人群靶向化”特点,部分违规活动打着“金融创新”“普惠养老”幌子,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跨界引流,老年人、个体经营者成为主要目标。针对这些问题,该支局正计划推动三方面工作:加强与市直部门信息互通,打破数据孤岛;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风控能力,实现“科技排雷”;推动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重点保护困难群体,全面提升社会金融免疫力。
下一步,新泰金融监管支局将继续立足基层实际,对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消保工作要求,以更细致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深化风险防控、优化宣教服务、强化协同联动,切实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为县域金融生态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