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这件事,跟过去相比确实不一样了,从2025年开始,新能源车能享受的购置税优惠直接减了一半,最多只能省一万五千块钱,这金额只有2024年时候的一半,以前买新能源车,购置税是全免的,现在自己得掏一半的钱,这个政策不是随便说的,工信部在2023年就已经发了正式公告,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而且到了2026年之后,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的车如果纯电续航不到一百公里,连剩下这点优惠也没资格享受,估计市面上大概四成的插混车型会受影响,尤其是那些价格在七八万到二十万之间的车,情况会更明显一些。
![]()
车企对这件事的反应各不相同,理想汽车在销售系统里提前设置了锁定政策的功能,10月26日前下单的i8车型,只要能在2024年底前提车,就按照老政策执行,小米的做法更直接,让用户先下单,承诺跨年提车时由他们补差价,等于把风险承担下来,其他大厂也在加快推出新车,努力赶上补贴的时间窗口,消费者这边也被推着尽快做决定,原本还想观望的人,现在也陆续开始排队订车了。
![]()
地方补贴也在减少,江苏去年九月底停止全省置换补贴,报废换新还得限制名额,上海虽然还在发放补贴,但不按顺序来,改用摇号抽签方式,就算抢得快也未必能拿到,专家崔东树指出,地方财政变得紧张,没法像以前那样广泛发钱,今后补贴会更精准,也更难获得,这不是谁想改就能改的事,因为资金有限,只能有选择地分配。
![]()
二手车市场也变得混乱起来,之前有人专门做“零公里车”的生意,他们买来报废车,利用补贴政策的空子换成新车,再当成几乎全新的车卖出去,有的还出口去拿退税,2024年全国卖出的近两千万辆二手车里,这种车就占了十分之一以上,而且新能源车是这里面的主角,不过到了2025年上半年,超过七成的二手车商开始亏损,因为补贴减少了,加上新车打起价格战,这套做法基本行不通了,现在大家都不敢随便碰这种车,担心会亏掉所有本钱。
![]()
面对政策变化,不同品牌反应不一样,理想和蔚来这些中高端品牌销售压力变大,客户一听说能省税就主动上门,催单效果很好,比亚迪这种大众品牌反而不太着急,他们广告上喊补贴快没了,但销售并不靠这个吸引人,还是靠产品本身,很多人买新能源车其实是为了占便宜,特别是那些打算换车的人,如果将来真没补贴了,只靠技术升级,比如固态电池上市,才有可能留住这些人。
![]()
技术门槛提高这个事,表面上是在推动车企更新车型,实际上是想淘汰那些依赖政策过日子的车辆,华源证券分析指出,插电混动车和纯电动车的价格差距会逐渐缩小,但消费者买车时更关心的是续航里程够不够用,能不能满足日常需求,提升续航标准并不代表人们就愿意多花钱,关键还是得实用,车企肯定会在年底前把所有能升级的车型都调整一遍,真正受影响的车型可能没有预想的那么多,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让市场回归真实需求,不再依靠补贴来维持。
我觉得补贴退坡对行业来说是件好事,以前很多车卖得好,不是因为产品本身强,而是因为有补贴撑着,现在政策收紧,该淘汰的自然会被淘汰,活下来的都是靠真本事,消费者也能慢慢适应没有补贴的日子,不再只盯着政策红利,而是看车子到底值不值得买,以后买车要更理性一点,别光听销售怎么忽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