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偶像。偶像作为成长中的“精神伴侣”,某些时候鼓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儿时,是一个偶像辈出的激情岁月。舍己救人、献身国家、乐于助人……他们的这些特质曾经或还在影响着无数人。电影、戏曲中的英雄人物,成为我儿时的偶像和模仿的对象。雷锋、王杰、江姐、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还有《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铁道游击队》中的刘洪、《英雄儿女》中的王成、《鸡毛信》中的海娃、《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玉荣和龙梅……
雷锋是我们那个年代当仁不让的“头号偶像”。“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段名言,占满了无数人的课本、作业本和心得体会。放学后,我与几个同学在马路上四处张望,盯着过马路的老爷爷老奶奶,小心翼翼地搀扶他们过马路。我们还去三官堂桥,帮拉菜的农民推车上桥,去长宁支路菜场盆菜摊帮营业员剥毛豆、拣鸡毛菜。发烧了还参加班级大扫除,因为雷锋叔叔生病了还去工地帮人家推砖车呢!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那时的孩子都会唱这首歌。我为了也能得到警察叔叔的表扬,经常低着头在马路上希望也能捡到一分钱,可连续数日都没如愿,最后忍痛从储蓄罐里倒出一分钱,直奔江苏路愚园路口的警察岗亭。走在路上,握紧的掌心松开了,隐隐有些不舍,却仍把焐得发热的一个硬币怯生生地交给了警察叔叔。穿着白色制服的警察叔叔摸着我的头“乖孩子,好样的”,我听了像吃了蜜一样甜。
“什么的干活!”“八路军李向阳的干活。”听到这个回答,鬼子不是吓得半死,就是马上被“啪啪”两枪击毙,就连凶残无比的松井小队长,最后,在李向阳的面前也只能剖腹自尽。在崇尚英雄的年代里,这是最让我激动的一幕,为此《平原游击队》我看了不止十余遍。儿时,看到的电影和连环画,几乎都是反映革命战争故事的,看多了,对经典台词都能过目不忘。《南征北战》里的“不,军座,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渡江侦察记》里的“长江,长江,我是黄河,听到请回答!”《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地道战》里“汤司令,高,高,实在是高!”《闪闪的红星》“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列宁在1918》瓦西里说“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这些电影台词,想必那个年代长大的人都会记得吧。
原标题:《晨读 | 陈建兴:儿时偶像》
栏目编辑:郭影
文字编辑:史佳林
本文作者:陈建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