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好奇过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火场中
消防员是如何迅速找到被困者?
在遮天蔽日的浓烟中
他们又是如何精准定位火源?

答案揭晓!这一切
都离不开消防员的“第二双眼睛”:
消防用红外热像仪
![]()
它能捕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热信号
“看透”烟雾,定位生命
但你知道吗?
这双“透视眼”用起来可不简单
火场里处处是干扰和陷阱
为了让它真正成为“火场生存指南”
一场专精培训,势在必行!

消防用红外热像仪小科普:
在深入培训现场前,让我们先快速了解下这位无声的“战友”:
它的救援应用:
内部侦察:快速定位火源,避免盲目深入。
人员搜救:在浓烟中识别被困人员,抓住生机。
监控火势:预判建筑结构风险,防止轰燃、坍塌。
它的实战四大难点:
(也是我们培训要攻克的重点)
01
图像易误判
高温物体及人体识别难度大。热像仪识别物体时易受玻璃、不锈钢等反光表面干扰,且衣服等遮蔽易导致人员热信号微弱。
![]()
(反射现象)
![]()
(屏蔽现象)
对策:灵活切换模式。面对反光可挥手或水枪短点射直击火点来判断;养成仪器与肉眼确认交替进行的习惯。

实战现场利用热水瓶等安全发热体充当热源,在热源或假人/真人周围混合放置玻璃、金属板、木板、棉被等多种材料,增加搜索与辨识难度,教员在一旁紧盯,不断抛出难题。
02
环境会“致盲”
极端高温易导致画面过曝,浓密黑烟中穿透力骤减,水汽完全遮蔽热源。
对策:改变视角,避开正对高温热源的角度;转变搜救思维,在相对温度模式下重点识别代表低温人体的黑色轮廓。
![]()
训练时,教员利用纸箱遮挡队员视线,用最简易的方式模拟黑暗环境,达到训练目的。
03
视野有局限
消防用热成像仪的视野只有人眼视野的1/4,极易使人对视野中与物体的距离及物体体积产生误判。

04
操作考验大
移动中图像模糊,专注屏幕易忽视现实危险,危急时刻判读压力巨大。
![]()
(热残留现象测试)
核心要领:
总而言之,红外热像仪是辅助工具,而非“万能眼”。使用时必须将仪器信息与现场环境、触觉、听觉及团队沟通相结合,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火场情况瞬息万变
再先进的设备也需要人去驾驭
通过这样的科普与训练
让每一位消防指战员都成为
“懂科技、善运用”的火场智者
让“透视眼”真正看得准、看得懂
为每一次逆行救援
多增添一份必胜的把握

来源 :金华消防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