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刚出来的“2025中国大学排名”把财经类院校单独分了榜,我看了这个“2025年我国财经类大学20强”,把重点信息挑出来给大家看清楚现在的情况和变化。
![]()
榜单头部是上海财经大学,位于财经类第一,全国总榜第52名。紧随其后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列第二,全国总榜第53名。该学校的上榜被单独提及,排位与上财非常接近。第三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国总榜60名。第四第五分别为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全国总榜72名和93名。前五里有个特点:都是211工程高校,除了外经贸以外其他几个都曾入选过“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名单。
前十看全一点,第六是东北财经大学(全国96名,第七江西财经大学(全国99名,第八浙江工商大学(全国115名,第九山东财经大学(全国120名,第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全国126名。第十一到十六名依次为北京工商大学(151名、天津财经大学(153名、南京财经大学(187名、浙江财经大学(191名、湖北经济学院(194名)以及重庆工商大学(198名。这前16所院校在全国总榜都排进前200位,可见在财贸类高校当中有较多实力的集中现象。第十七至二十名分别为河北经贸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与哈尔滨商业大学,但其未列明在全国总榜中的具体排行情况。
![]()
地理位置被证实重要。北上广深,长三角这些地方的财经大学,在学生们眼里吸引力大很多,高质量实习机会,更多企业合作还有更多就业岗位都是理由。这个榜单显示不是只有名牌工程出生的学校才在上游位置,不少非211也不双一流却用自己擅长的地方进入全国前排,有些还比传统名校在全国大学总体排名里靠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种情形可拿来当作例子,它地处湖北武汉,是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的高校,往前追溯它的历史源头,在1948年中原大学出现的时候就可以找到,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也就是在1953年时已经形成了两个独立单位即中南财经学院跟中南政法学院,到1958年几所学校合并之后才变成湖北大学,发展过程当中有过几次变动的情况:先是在1971年被改成了湖北财经专科学校,并且还在1978年升格为湖北财经学院并且在1985年定名为中南财经大学。 新世纪开始的2000年,它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成现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被纳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又入选了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项目。把这些时间放在一起看,就可以看出这所学校的成长过程,从一个地方院校变成国家重点支持的财经政法类学校。
![]()
中央财经大学也是值得一看的学校,位于北京,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前身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干部教育委员会创办的财政学院,1996年更名为现校名。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建设高校行列。东北财经大学的来历也可以看出地域因素的影响,它在1952年建校,曾经经历过机构合并与迁移,在1958年曾并入辽宁大学,1959年主体迁至大连,并且成立了辽宁财经学院,1985年改名为东北财经大学,1986年获得博士点资格,被列为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再来看一下江西财大和浙江工商大学的历史,江西财经最早可以追溯到1923年江西省立商业学校,于1958年正式成为江西财经学院,在1996年改名为江西财经大学。它现在的学科发展是以经管类为主,其他学科为辅,属于江西省一流学科的建设高校之一。浙江工商大学前身可以上溯到1911年创办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后来在1980年成立了杭州商学院,并且于1999年完成了并校整合工作,在2004年改为现在名称—浙江工商大学。它的历史沿革上来说,在当地商科教育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其在全国财经类榜单前列的基础。
![]()
排行榜当中既有长久以来受到国家工程支持的老牌学校,又冒出不少依靠专业特点、地域条件和办学成果爬上来的例子,那些双非高校之类的地方院校,在区域服务上头,对接行业方面,培育应用型人才这块有自己的长处,其毕业生在地方市场更受欢迎,这种影响力就反映到全国排名中来。
看这份榜单,对学生选校有用处。职业倾向明显的专业、离行业聚集地近不近、学校跟企业联系紧密还是松散些、有没有实践教学资源等,都和地理位置及学校定位密切相关,学校的过去与国家扶持项目可以体现学科建设和资源倾斜情况,但不能作为唯一评判依据,就业机会、实习岗位、导师人脉以及校友关系也都很关键。
![]()
几个可以直接看懂的点: 上海财经稳坐第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紧随其后实力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排第三。前五大多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学校;前16都在全国排名前200之内;地理和学科是学生选择的关键因素;榜单上显示的一个趋势就是: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既有传统的名校坚持自己的道路也有地方院校正在上升!
你怎么看待这份校友会的“2025中国财经类大学20强”名单,欢迎在评论里谈谈你的看法,你是更看重学校的过往历史还是位置以及实习就业的机会?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