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生时期有不同的经历,但万万没想到,儿时看了《西游记》,中年看了《红楼梦》,而如今知天命之际,看了《三国演义》又读《三国志》!
落凤坡的箭
麦城的雪
夷陵的火
白帝城的夜
街亭的泪
上方谷的雨
五丈原的风
终懂得——
人生谁没有遗憾!
众所周知,玄德三句不离大汉,丞相三句不离先帝,伯约三句不离丞相,有人说,这是属于蜀汉的浪漫。
所以三国归晋终让人意难平,论三国最悲剧性的人物,我觉得要属诸葛亮,如果他当初一如既往地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那么他应该是活的最通透的那一个,也不至于在后世成为了一个有争议性的人物。
自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想当初他们兄弟仨一无所有,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竭尽全力给刘备打下了一片江山——蜀汉。
当然,刘备以仁德治天下本身是没错,但错就错在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死于东吴吕蒙手下之后,刘备不听劝阻,和张飞执意要为关羽报仇。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他们偏偏一个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张飞更是下令手下三日办完全军的白衣白甲征讨东吴,办不到也得办,如此逼迫以致遭手下反杀,并带头颅降了东吴。
失去两名虎将,又是结拜兄弟,刘备誓死要讨伐东吴给他的两兄弟报仇雪恨。而诸葛亮此时只能留在益州照顾刘禅,以至于刘备后面有了火烧连营的悲剧。折兵损将,刘备兵败如山倒,身心疲惫,又受到惊吓,从此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就是这么一场白帝城托孤的君臣之遇之恩,让诸葛亮有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结局。
如果刘备当初有听诸葛亮的劝说,格局打开,眼光放远,先行国之大事,再报兄弟之仇,那么他也不至于那么早就玩完。然后也不至于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以及白帝城的托孤重任,心心念念着匡复汉室,还于旧都,以报先帝之灵而南征北伐,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一个传奇的人生,鞠躬尽瘁,奋斗不止,却以一个悲壮而遗憾的结尾画上句号,不仅如此,诸葛亮还是一门三代忠烈,而那个乐不思蜀的阿斗,完全辜负了诸葛亮为国捐躯的壮举!
看了《三国演义》,恰逢泉州南站高铁开通直达成都的列车,于是远方除了三山五岳,又多了三国遗址,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成行唉?!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