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苏里州有个叫里维尤的小镇,就2500来个居民,最近被39岁市长迈克・康奈尔搅得没安生日子过。
这人2023年上任后,天天穿防弹背心、带枪,开着警车在镇上转,居民见了都发怵。
一个市长搞这套,真不是为了保安全,更像拿权力撑场面。
![]()
前里维尤警察局长埃迪・西蒙斯最有体会,他去年上任才一个月就辞职了。
西蒙斯说康奈尔那打扮,不认识的人准以为是警官,“开着警车,戴徽章,全身武装,哪像个管行政的市长?”
不光警察头头受不了,居民更怕。
镇上有个叫拉卡市场的便利店,老板法迪・纳塞尔记得特清楚,今年三月一个暴风雨夜,康奈尔就穿着防弹背心、别着枪走进来。
![]()
店里员工当时都慌了,纳塞尔说大家心里都在想“这家伙是要抓我们吗?到底要干啥?”结果康奈尔直接让他们关店,还威胁要吊销酒类经营许可证。
本来想觉得他可能只是临时起意管点事,但后来发现他连基本规则都不放在眼里,一个市长哪来的权力随便让店铺关门?
更离谱的是,康奈尔这“警察瘾”早有来头。
他以前想当警察,2007年进了圣路易斯警察学院,结果因为“行为损害见习警员训练职责”被开除了。
![]()
后来总算在警局文职部门找了份文书工作,没干多久又因为冒充警官被停职。
还有人说他曾诱导性侵14岁男孩,虽说这指控后来撤了,但他确实认过冒充公职人员的罪,只不过这记录不知道咋回事被消除了。
搞不清当地公职人员审查流程是怎么回事,这种有前科的人居然能当上市长,难怪后来会出这么多事。
康奈尔上任后,没想着怎么服务居民,先把权力往自己身上揽。
![]()
他召集董事会开秘密会议,会上直接投票给自己加薪,还把一辆退役警用SUV划到自己名下,甚至把小镇从“村庄”改成“四级城市”,就为了让自己有个“正式市长”的头衔。
按美国密苏里州《地方政府法》,小镇升级得公开听证、问居民意见,哪能关起门来自己定?康奈尔这么干,说白了就是把小镇权力当成自己的私产。
更让人无语的是,他这操作还真成了,“四级城市”头衔一到手,人事、预算的权力都大了,往后越发放肆。
镇上的市政员工可遭了罪,看不过去他这作风,至少30人递交了辞呈。
一个小镇的市政团队撑死也就几十人,一下走了这么多,日常办事都得卡壳,比如居民想办个证、申请个服务,都找不着人对接。
![]()
不光员工走,还有6起诉讼告他行为不当,连他亲爹老迈克尔・康奈尔都看不下去,说儿子“太固执,根本没法沟通,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还补充说康奈尔“一直有态度问题”。
亲爹都这么评价,可见他平时有多难相处。
今年五月,康奈尔更过分了,他办了个“成就聚会”,说是庆祝自己任期成果,还有小镇升级成城市的事。
但这聚会只邀请特定的人,更离谱的是,邀请函上让大家把捐款,不管是支票、现金还是礼品卡,直接交给康奈尔本人。
![]()
按理说,要是政治募款,得依法申报捐款来源,可康奈尔没提这茬;要是私人聚会,又不该跟公职挂钩。
结果他倒好,命令所有里维尤镇的警员必须参加,有个主管还专门给警员发短信,说“根据市长要求,本次活动为强制参与”。
美国《联邦选举法》明明白白规定,政治募款得记清楚捐款人信息、金额,还得定期给监管机构报;而且公职人员也不能强制下属参加私人活动。
康奈尔倒好,两条规矩全破了。
这哪是庆祝聚会,更像借着职务之便捞钱,还逼着下属来撑场面,一点没把法律放在眼里。
![]()
之前俄亥俄州有个小镇市长,就因为强制员工给私人项目捐款被弹劾了,康奈尔这事跟那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国基层小镇本来权力结构就简单,监督机制也弱,遇上康奈尔这种想把权力攥在手里的人,很容易就失控。
里维尤镇连个公开监督市政会议的机制都没有,他才能一次次开秘密会议,把权力玩得团团转。
如此看来,康奈尔这事不只是个人作风问题,更暴露了美国基层治理的漏洞。
要是早把官员背景审查抓严点,要是市政会议都公开、能让居民监督,要是有明确的机制管着市长的权力,也不至于闹到30人辞职、6起诉讼的地步。
![]()
说到底,市长是给居民办事的,不是拿着权力耍威风的。
康奈尔现在把里维尤镇搅得一团乱,就算暂时没被弹劾,居民对他的信任也没了。
希望这事能让美国地方政府醒醒,基层权力再小也得有监督,不然迟早还会出第二个“穿防弹背心的市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