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纽约时报最近抛出一篇重磅分析,直接点出特朗普总统可能在琢磨一种全球新格局,让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各自管好自己的那块地盘,各玩各的。
这篇文章是2025年5月26日发的,作者叫爱德华·王,他是个华裔记者,在华盛顿出生,早年在中国大陆待过,还做过驻京记者。说白了,这报道不是空穴来风,它基于特朗普最近的一堆动作和讲话,推测他想回归那种19世纪帝国式的势力划分。
你想想,1884到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欧洲列强就把非洲瓜分了,现在特朗普的思路听着有点像那时候的大国交易。
![]()
纽约时报直言,特朗普的种种迹象显示,他希望美国主导西半球,从北极圈到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地区都归美国说了算。中国呢,就在亚洲那边称霸,俄罗斯管好东欧和中亚的部分。
文章开头就引用特朗普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的话,他把美国比作一家超级大商场,大家都想进来买东西,现在正是和中国、俄罗斯谈生意的黄金期。
这话听着挺商业化的,但背后透着地缘政治的味道。报道还提到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罗斯的让步,比如他公开表示愿意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控制,还接受乌克兰东部某些区域的现状,以此换取和平。
这在2025年2月到5月间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和普京打了两次长电话,讨论结束冲突的方案,美国这边甚至减少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规模。
再看特朗普对北极和西半球的野心。他从2025年1月上台后,就反复提要从丹麦手里拿下格陵兰岛,说是为了加强美国在北极的军事存在。他的副手万斯在3月亲自去岛上的美军皮图费克太空基地转了一圈,那地方是监控北极活动的要塞。
特朗普还抛出过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第51个州的念头,条件是提供导弹防御系统的保护,虽然加拿大政府没正面回应,但这消息在4月传得满天飞。另外,他推动重新掌控巴拿马运河,视作巩固拉美影响的关键步骤。
这些举动被纽约时报解读为特朗普想在自家后院建势力范围的最明显信号。
转向亚洲,特朗普对台湾的态度让很多人捏把汗。他从2024年竞选时就批评台湾,说美国没必要为它搭那么多军援。
2025年2月,美国官员和台湾沟通时暗示武器供应可能缩水,这直接引发台湾内部的焦虑。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在3月的国会听证会上放话,台湾对美国不是生死攸关的利益,这话被媒体反复引用。
特朗普同时对中国示好,5月他表示除了关税,还想谈更大协议,包括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布局。北京那边回应挺积极,一位外交人士说,中国乐意和美国在势力范围上做笔大交易,台湾是头等大事。纽约时报分析,这可能意味着特朗普在亚洲让步,换取中国在其他地方的配合。
![]()
特朗普上台后就批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国防预算,重点砸钱到太空反导系统上,确保美国军事科技领先一代。
2025年1月到4月,美国平均关税从2.5%飙到27%,这是百年最高,虽然后来通过谈判降到17.9%,但关税收入每月超300亿美元,这些钱不少流进了军费。他还逼盟国出保护费,2月公开怼欧洲国家,说美国不能白白当冤大头。5月和俄罗斯谈乌克兰后,他表示欧洲安全自己管,这听着就是想把东欧让给俄罗斯。
当然,这报道不是一味夸特朗普的远见,它也点出阻力一大堆。国务卿鲁比奥在2025年2月和萨尔瓦多总统聊移民时,明确说美国不谈势力范围,还强调和日本、韩国、菲律宾的联盟不会变。科尔比在听证会上也重申,美国要防中国在亚洲称霸。
这些内部声音显示特朗普团队不是铁板一块。外部呢,欧洲学者莫妮卡·达菲·托夫特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写文,说特朗普、中国、俄罗斯领导人都想重拾昔日荣耀,但这会倒退到帝国时代。
![]()
总的看,这三分天下的构想听着新鲜,但推进难。乌克兰到10月还没接受领土让步,欧洲加强协调,中国台海军力让美国投鼠忌器。
特朗普的政策虽改了国际动态,但全球化下,领土划分不流行,经济主导更现实。他后续可能转向交易主导,而非硬分地盘。说到底,大国博弈靠实力说话,美国想独大,其他国家也不会闲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