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拥有了绝对的硬实力,只需平推

0
分享至

两篇历史旧文回顾,核心都是以绝对硬实力平推,不需要搞阴谋诡计、奇技淫巧。

一篇是2022年6月19日 《》,核心观点是:未来10年内,我们很可能在关键的经济和产业领域,实现对全世界或者说整个西方发达国家的平推,这也意味着,我们未来将要承受更加巨大的外部压力。

在这篇文章,小镇还提出“电力人民币”的概念,应该是网络上提出这一概念比较早的。

此外还判断“燃油车正在日薄西山,新能源车的时代将比很多人预想的更快到来”。现在已经成真了,继2024年7月新能源汽车在乘用车中渗透率超过50%,今年新能源汽车在所有汽车中渗透率也超过50%,而2025年10月在乘用车的渗透率更是达到57.2%,这还是在很多车企产能受限、无法及时交付的情况下实现的,等到明年车企解决产能问题,新能源汽车在乘用车的渗透率有望冲刺70%。

然后是2022年7月2日 《》,小镇判断:中美之间的博弈,到2025年会出现质的变化,中国将对美拥有明显优势,关键是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核心产业崛起,中国在全球能源网络的地位将极速提升。

2022年的时候,网上谈到美国,还是很弱气的,尤其当时刚出现2022年二季度的疫情破防,经济表现很差。即使今年4月关税战刚开打的时候,也颇为恐慌,何况3年前,但中国的胜算,早已确定,查看2022年的旧文,小镇更多从各个角度谈中国的光明未来。

三年后的今天,这一期待已经成真了。这篇旧文谈到的能源结构变化对国际局势和力量对比的影响,仍有价值。

再次分享。


在《》这篇的最后,小镇说感谢美国的大礼,再过3年一切就不一样了。

有不少读者朋友很关注,也非常希望了解“3年”背后的核心逻辑,今天简单聊一聊,这背后关键是中国在全球能源网络的地位。

能源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性力量,使用何种能源就有了相应的工业、产业和社会结构,自然也就有了不一样的全球格局,新能源绝不是简单的把汽车从烧油变成用电。事实上,新能源对中国以及全球的影响是空前的,这将是中国的绝对主场。

目前全球正处于从油气时代向可再生能源也就是新能源时代转变的关键期,中国已经占据了领先优势,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中国注定将成为未来全球“能源中枢”,未来对全球能源的影响还要超过曾经的美国。

这背后的关键是不同能源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全球互动关系。

在油气时代,无论煤炭、石油还是天然气,在全世界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比如石油高度集中在中东、俄罗斯和中亚以及美国,这就决定了油气时代的能源具有极强的地缘属性,任何国家想要发展,都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谋求能源供应的稳定。

全球各大国的战略抉择都受到了油气资源分布不均带来的影响。

比如美国,为了确保“石油美元”,在中东扶植以色列,在中东和中亚投入极大,制造地区混乱,这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关键。


又比如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急剧上升,中国“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中国长期依赖海外油气进口,而在国内工业路线选择上,中国也必须尽可能以煤炭为主,典型的比如合成氨,全球主要国家基本是以天然气原料,偏偏中国以煤为原料,搞出了一套煤化工,当然这也使得中国在煤电领域领先全球。


煤化工产业链

但石油和天然气就没办法了,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8年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疫情前的2019年,中国石油海外依存度高达70.8%,天然气达到43.1%。

为了避免被卡脖子,一方面中国必须竭尽全力与能源出口国加强联系,尤其是中东、俄罗斯、中亚以及环里海周边地区;另一方面中国必须捍卫海上生命线,确保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全,同时强化陆上运输线。

至于欧洲,我们最近很熟悉了,俄乌冲突以来,欧洲陷入能源危机,甚至不得不松口重启煤电,决心一定要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确保欧洲能源安全,所以欧洲发展新能源的决心反而更加坚定。

在能源上,中国和欧洲有些同病相怜,自己国土范围内能源生产根本无法满足能源消耗,就必须高度依赖外部能源供给,国家战略决策尤其是国际关系不得不受能源裹挟。正因此,小镇分享《》,说的不仅仅是欧洲,更是中国。

我们看现在的欧洲能源危机,一定不能光看笑话,更要想想我们自己,假如我们的能源进口国以及关键运输要道出现问题,我们怎么办?

中国太庞大了,一旦能源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正因此,中国在2016年毫不犹豫地顶上去,一定要在南海逼退美国,更要在最近几年大力发展海军。

进入可再生能源时代就不一样了,相比油气能源,有三大不同:

第一:全球分布均匀,再也不像油气资源那样形成少数几个中心。

在油气时代,影响全球的能源供给就4个:以海湾为核心的中东地区、以美国为核心的美洲地区、俄罗斯、中亚和里海地区。

可再生能源就不一样了,从全球看,水、风、光、地热,任何一个国家总有一种或者几种。这就从底层改变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第二:能源本身不再是交易对象,光伏组件、风机等等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制造业产品成为被交易的对象,有了这些制造业产品才能利用可再生能源。

第三:能源投资的逻辑发生了根本变化。

基于一二两点,各国能源投资的方式也就截然不同了,原来的油气资源国地位下降,投资可以向更多的国家、地区转移,海外投资就少了很多国家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的考虑,可以更多注重投资的效益。

正是看到这样的未来大势,所以美国才开始减少对于中东等地区的投入,转而强化发展新能源的关键矿产的全球争夺。

总结三大不同,就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谁的国土更大、制造业更强,谁就是未来的能源中枢。

当然,必须要有保卫成果的强大军事力量。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相比旧时代看谁的石油、天然气储量更多,新时代的能源优势,看的是哪个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装机更多、相关产品占据优势,核心是制造业。

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中国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大,中国已经从过去的油气进口大国,变为全球可再生能源产品的出口大国,除非发生毁灭全球的核战争,中国的能源优势已无可阻挡。

简单列举几个数据就足够了:

2021年中国火电装机容量为13亿千瓦,水电4亿千瓦,风电3.3亿千瓦,光伏3亿千瓦,核电0.5亿千瓦,非火电装机容量增长极为迅速,仅光伏今年就预期新增并网1.08亿千瓦。

当然,装机容量不代表实际发电量,毕竟光伏、风电等有效发电时间比较短,但从实际发电量上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也极为迅速。

2021年,中国总发电量是8.38万亿千瓦时,其中煤电是5万亿千瓦时,占比已经降到59.67%,现在网上很多人谈新能源还动不动说煤电发电占比70%,这都是老黄历了,包括天然气、核电等火电占比刚过70%。

而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这种规模的发电足以说明中国已经比较好地解决了光伏、风电发电不稳对电网的波动影响,而新能源的发电成本已经低于火电,上网电价补贴都已经取消了,这真是令人震惊的发展速度。

不要觉得1万亿千瓦时太少,这已经相当于日本总发电量,更是法国总发电量的2倍,这还仅仅是2021年。

支撑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是中国强大的新能源技术和制造业实力。2021年中国多晶硅年产量达到全球的80%,硅片产能达到407.2GW,占全球硅片产值的97.3%,具有绝对主导地位,而电池占比达到83%,光伏组件占比达到76%。更可怕的是,中国光伏产业仍然在高速发展。

风电领域中国已经实现了全国产化,2021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93.6GW,中国占50.9%,第二的美国仅为13.6%,又是一个一国顶全球的领域。就在6月26日,中国首艘2000吨级第四代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正式下水,即将交付投运;同日,国内首艘“运输+起重”一体化深远海海上风电施工船“乌东德”正式交付投运。


“白鹤滩”号:满载排水量3.7万吨,集运输、自升、自航、起重、安装、动力定位等多功能于一体,具备10兆瓦以上海上风电机组安装能力,能够满足深远海一体化海上风电施工作业需求。


“乌东德”号:3万吨级船体,最大起重量达3000吨,一次可携带4套2000吨的风机基础,单船便可完成港口装载、海上运输、起重及打桩等主要作业内容

2018年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十大重点领域,就算美国极力打压又能如何?现在中国已经有了如此大的优势,三年后呢?

在绝对的硬实力面前,什么舆论战、攻心战、阴谋诡计都不过是螳臂当车。

其他文章推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社评:对高市早苗错误言行的关注不应失焦

社评:对高市早苗错误言行的关注不应失焦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4 00:21:19
刚刚!阿里,突发!直线爆拉!

刚刚!阿里,突发!直线爆拉!

中国基金报
2025-11-13 16:04:05
知名女星被曝欠债千万,工作室回应

知名女星被曝欠债千万,工作室回应

封面新闻
2025-11-13 21:57:07
高市早苗首次提出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果然不出中国所料

高市早苗首次提出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果然不出中国所料

普览
2025-11-13 00:31:54
木村拓哉全家福罕见曝光,和工藤静香结婚25年,终于被日本人认可

木村拓哉全家福罕见曝光,和工藤静香结婚25年,终于被日本人认可

译言
2025-11-13 10:55:28
14岁武校生捅刺教练致死二审改判6年 判决书:他没想杀人,犯罪与家庭教育失当有关

14岁武校生捅刺教练致死二审改判6年 判决书:他没想杀人,犯罪与家庭教育失当有关

红星新闻
2025-11-13 18:40:42
开拓者官方:杨瀚森第3次被下放到G联赛,将出战2场G联赛比赛

开拓者官方:杨瀚森第3次被下放到G联赛,将出战2场G联赛比赛

懂球帝
2025-11-14 07:49:07
山东建行“取款报警”事件,央视出手了!

山东建行“取款报警”事件,央视出手了!

鸣金网
2025-11-13 11:24:28
保时捷又现神回复,友商:学不完,根本学不完!

保时捷又现神回复,友商:学不完,根本学不完!

LOGO研究所
2025-11-13 20:36:23
李阳痛批董宇辉英语差!每一句都有语法错误,宇辉道歉并解释原因

李阳痛批董宇辉英语差!每一句都有语法错误,宇辉道歉并解释原因

小海娱计
2025-11-13 20:45:08
苏州快递员被杀冲突原因曝光:女子嫌配送太慢了

苏州快递员被杀冲突原因曝光:女子嫌配送太慢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3 20:25:25
为啥祖副院始终无动于衷?看完这组出差数据就懂了!

为啥祖副院始终无动于衷?看完这组出差数据就懂了!

诗意世界
2025-11-13 17:08:00
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林峰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1岁

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林峰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1岁

澎湃新闻
2025-11-13 14:24:26
就在今天,11月14号凌晨两点前,刚刚发生的最新消息

就在今天,11月14号凌晨两点前,刚刚发生的最新消息

Thurman在昆明
2025-11-14 05:31:29
沈伯洋人在德国,妄称“永不退缩”,却没想到,大陆重拳已经开始

沈伯洋人在德国,妄称“永不退缩”,却没想到,大陆重拳已经开始

策略述
2025-11-13 19:06:03
雷军大变脸,小米车主遭背刺,天塌了

雷军大变脸,小米车主遭背刺,天塌了

新浪财经
2025-11-13 20:48:47
400万亿什么时候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400万亿什么时候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混知房产
2025-11-13 20:41:06
29岁CEO现身相亲角,“坦诚版”简历遭阿姨们嫌弃学历低还离异……其公司年营业额已过亿

29岁CEO现身相亲角,“坦诚版”简历遭阿姨们嫌弃学历低还离异……其公司年营业额已过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3 19:42:07
歌手阿珍在工作过程中,因电动座椅架挤压身亡

歌手阿珍在工作过程中,因电动座椅架挤压身亡

鲁中晨报
2025-11-13 17:19:01
武汉要下雪了?!

武汉要下雪了?!

鲁中晨报
2025-11-14 07:03:04
2025-11-14 09:51:00
大树乡谈 incentive-icons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428文章数 1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10月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头条要闻

日本驻澳大使:日本非常愿意继续与中方对话 以免误解

头条要闻

日本驻澳大使:日本非常愿意继续与中方对话 以免误解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手机
家居
公开课

教育要闻

这道三年级思维训练题难倒了很多孩子,求爸、妈、儿各多少岁

旅游要闻

开屏策划|冬季到云南来看雪:邂逅南国冰雪奇缘!

手机要闻

IDC发印度Q3报告,vivo第一,OPPO第二

家居要闻

莫奈时间 重构先锋概念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