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43天,这场创纪录的美国政坛闹剧终于暂告段落。不过与其说是“解决问题”,不如说是“按下暂停键”——毕竟下一个“停摆”倒计时,已经开始了。
“我们损失了1.5万亿美元!”特朗普在签署临时拨款法案时痛心疾首。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替纳税人心疼钱,殊不知这场闹剧的导演,正是华盛顿的政客们自己。
有趣的是,尽管民主、共和两党吵得面红耳赤,最终投票结果却颇有意味:222票支持、209票反对。这微弱的优势,活脱脱就是美国政治极化的写照。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前脚刚感谢完“做了正确事情的”民主党人,后脚就把“导致政府停摆”的锅全甩给对手。这变脸速度,连川剧大师都得叹为观止。
这场美国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到底留下了什么?
先说经济损失。国会预算办公室算得明白:70-150亿美元打水漂,相当于永久损失一艘福特级航母。要知道,这还只是明面上的账。
暗处的损失更触目惊心:华盛顿餐馆营业额腰斩、消费者信心跌至三年冰点、航班延误如家常便饭……有商户苦笑:“这43天像是经历了一场经济衰退。”
更麻烦的是“后遗症”:补发工资、重置班次、追补数据……联邦政府这架生锈的机器要重新运转,没个把星期根本缓不过来。白宫也坦承,10月份的关键经济数据“可能永远缺失了”。
不过最魔幻的还要数这个临时法案的名字——“临时”拨款法案。能想到用“临时”方案解决“长期”问题,美国政客的想象力确实不凡。
那么问题来了:两党到底在争什么?
表面看是《平价医疗法案》的补贴问题,实则是明年大选的前哨战。
民主党咬定“医保关系民生”,共和党坚称“不能乱花纳税人钱”。双方说得冠冕堂皇,可仔细一品:民主党怕失去进步派选票,共和党担忧茶党反弹——合着最后还是选票最重要。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少数“倒戈”支持法案的民主党议员,转眼就被同党骂作“叛徒”。参议院领袖舒默更是里外不是人。看来在美国政坛,“妥协”二字都快成贬义词了。
但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场闹剧的“续集”已经定档:
临时法案只能撑到2026年1月30日。满打满算,不到三个月后,同样的戏码可能再度上演。
这就好比病人刚出急诊室,医生就叮嘱:“您这病三个月后还得复发。”而病人居然也认了——美式民主的这套玩法,着实让人开眼。
难怪有评论一针见血:美国政治已经陷入“停摆-临时解决-再停摆”的死循环。在两党看来,政府运转不如党派利益,民生福祉不如政治作秀。
不过特朗普倒是信心满满。签字仪式上,他再次推销起“大而美”法案,承诺要搞“史上最大规模减税”。
只是不知道,经历过这次停摆的民众还买不买账。毕竟,当基本政府服务都成奢望时,画再大的饼也难解近渴。
有分析指出,这次停摆可能成为美国政治的转折点。当政治极化发展到连政府正常运转都要讨价还价时,美式民主的成色,确实该重新掂量了。
最后说句实在话:
美国政府这场“续费”成功,充其量只是给垂危的病人打了针肾上腺素。病根不除,危机必会重现。
要知道,真正的治国之道,不在于临时抱佛脚,而在于长治久安。在这方面,某些成天指手画脚的国家,真该先照照镜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