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去了趟东部新区,本来是去看石桥的,最后看了石狮,还看了飞机,真是收获满满。
这座石桥叫广济桥,位于简阳草池街道绛溪河上,建于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已有361年历史。在网上看到石桥照片时,就一眼心动。
首先是桥墩,上有龙首,虽风化严重,依然古朴有型。其次是桥身,钉了楔钉,术语叫腰铁,用于连接石料。据说腰铁最早出现在隋代的赵州桥。建于北宋的泉州洛阳桥,也有腰铁。而现代建筑几乎看不到这玩意儿。可见,广济桥是真古董,值得奔袭50公里一看。
![]()
·位于绛溪河上的广济桥
![]()
从地铁18号线福田站出来,可乘无人驾驶的猪儿虫公交车到草池镇。想尝试一下高科技,等了许久都不发车,还是直接打车吧。十来分钟车程,就到了镇上。地图显示,广济桥在草池中学旁,但转了一圈没找到入口。
一位老乡说,学校背后有一条小路,绕过去就是广济桥。沿着弯弯绕绕的小路进去,听见书声琅琅,物理老师正在讲“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忽然有点穿越,仿佛回到中学课堂。课堂上,总有一个走神的学生,被窗外游手好闲的人吸引,忍不住想跟窗外的人聊一下未来:读大学、读研究生、上班的意义是什么?是回到这里来寻桥吗?
![]()
·从草池中学背后的小路可以到广济桥
就这样幻想着,广济桥到了。它是一座由18块石板铺成的平板桥,全长30.6米,宽1.9米。每块石板长3米、宽1米。数了一下,有八墩九孔。桥墩上刻有镇水神兽,兽头已经风化,有的被损毁(用三角形石料补上)。
中间桥墩的兽头依然完整,可以辨认出眼、耳、嘴、舌。每墩兽头上凿有方形石孔,疑似为早期安装木制护栏所用,因年代久远,护栏已无踪。
![]()
站在桥上,终于看清楚了腰铁,形似一只优雅的蝴蝶结。桥面、兽头上都有使用,不止起到连接作用,还使两块石头形成榫卯结构;同时在多个维度形成拉力,增加了桥体的稳定性,既可以承受桥面的压力,又可以抵抗洪水的冲袭——“力的三要素”安排得非常完美。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1000多年前就解决了这个力学问题。
![]()
![]()
·兽头及桥面的腰铁
广济桥现在依然在使用,不时有人骑着电瓶车驶过,也有人专门来打卡拍照。桥头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成都市高新区文物保护单位”,立碑时间是2018年。有点恍惚,怎么是高新区?一查资料,原来从2017年4月1日起,成都高新区托管了简阳市的12个乡镇,其规划、建设、管理和社会事务等均由成都高新区负责。
广济桥比想象中的短,毕竟绛溪河也不宽。绛溪河是沱江支流,发源于龙泉山脉,流经三岔、草池等地后,汇入沱江。绛溪,顾名思义就是红色的河。初冬的绛溪河不是很红,倒有点泛黄。
据说在夏天,含有大量泥沙的绛溪河水涌入沱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一边是青绿的沱江,一边是赤红的绛溪,这便是著名的“简州八景”之一“金绛流虹”。看来“鸳鸯锅”奇观不唯重庆独有。
![]()
·远眺广济桥
上游不远处,是另一座建于1969年的石桥——东升大桥,现属于成都市历史建筑。桥上五角星显示出时代的印记。
它的修建与“三线建设”有关,当时简阳落地了四川空分厂、四川空压厂、四川医学科学院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基础设施必须跟上。但也确实很“基础”,建国初期,无钱,无大型机械设备,仅凭人力,就地取材造桥。
![]()
![]()
·东升大桥
好在造桥技术过硬,东升大桥仿赵州桥造形,采用坎肩式双拱桥结构,既节省石料,又减轻自重,还美观实用,像一道长虹卧于绛溪河上。
据说1980年代,首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克芹(1936-1990,著名作家、编剧,四川简阳人)的作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改编的电视剧,曾在此取景拍摄。
如今,两桥同框,是一个充满历史感的画面。无论你站在哪座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都在桥上看你。岁月装饰了你的照片,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草池的古迹不止广济桥。离街道直线距离3公里的地方,有一个三鱼村,村里有两处石刻,汉代的三鱼石刻(三鱼村得名于此)和清代的萌狮石刻。这里紧邻天府机场,现已打造成一个集石刻文化、农耕文化与航空文化于一体的免费公园。公园大门正如三条游弋的鱼。
![]()
·三鱼萌狮文化村景区大门,像三条鱼
进入景区,先过一座百狮桥。桥上每根望柱都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活泼可爱。
![]()
![]()
过桥,左侧崖壁上,即是直径1米的三鱼石刻。传说这是三国后期蜀汉著名道士范寂所留,寓意多子多福。但真实的用义,正如石刻下一句诗所言:“同首三鱼缘何意,此问千年伴长流。”
![]()
![]()
·三鱼石刻,下部的第四条鱼是今人所加
三鱼共首石刻,被认为是早期美术中和谐比例的典范(后来一个知青又在三鱼下加了一条鱼)。鱼形图腾,尤其“阴阳鱼”,在道家文化中,不仅是装饰符号,更是宇宙观、修行理念和生命哲学的象征。
三鱼共首图案最早出现于两汉墓室,虽在主流视野中虽不如“阴阳鱼”常见,却可以理解为更深邃的意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
再往村里走,瑞气升腾,豁然开朗,出现一片郁郁葱葱的小山丘。山下有一排石刻,是道教神仙群(似乎又有佛教神祇)。神仙们都塑了金身,似为后世所加。神像旁是本文“最大”的主角——高6.5米,宽3.37米,长4.7米,近百吨重的石狮。
![]()
![]()
·清代汪家山石刻
石狮由天然巨石雕刻而成。通常,石狮要么威风凛凛,要么庄重肃穆,眼前这尊石狮却体态浑圆,憨态可掬,和天府广场出土的石犀有一拼。仔细看,它的胸前还有一只幼狮。真是世所罕见,惹人喜欢。景区的一句介绍说得好:“灵性原来藏天道,萌狮憨态可治心。”
![]()
·萌狮石刻
专家考证,石狮刻于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说来也神奇,这么大一个神兽,在简阳的地方志上却没有记载。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它。直到2015年,石狮已在山下蹲了近两百年,因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才进入公众的视野。据说,为保护石狮,天府国际机场特将跑道北移了300米。
此时,耳边不停传来“鸟叫声”和“鞭炮声”。循着声音走去,就到了看飞机的观景台。观景台居然还有座位,有买冷饮咖啡的点位。“叫鸟声”越来越大,一个大爷,可能是村里的土著,给大家介绍,“这是驱鸟的声音,电子的,还有一种更骇人,像鬼叫一样。”
![]()
![]()
·远眺天府机场航站楼与跑道
“鸟叫声”和“鞭炮声”不断。天边出现一个亮点,随即传来巨大的轰鸣声,一架飞机穿破云层,降落到跑道上;两分半钟后,另一架飞机调头、滑跑、起飞;又一架飞机在跑道上排好了队……大家齐刷刷举起手机拍飞机。
![]()
![]()
大爷继续科普:“这是西一跑道,全长4000米,那头还有一条跑道。航站楼是个C字型,神鸟展翅,晓得不嘛。还要修二期,可能要开动了。”
![]()
看完飞机,回到草池镇上。这时才发现,草池镇和其他小镇有点不一样,它繁华、规范、干净,有一种热潮涌动的感觉。街上的标语写道:“天府空港新门户,城乡融合新家园”。
![]()
街上有很多酒店,门口停满了免费接送客人的商务车;还有各种特色餐饮、奶茶、烧烤、SPA、川渝特产、瑞幸咖啡、罗森便利店。
我对此表示好奇,便利店的小姐姐笑道,她也觉得很神奇。作为本地人,她去年才毕业回到镇上,发现小镇变得有点不认识了。
![]()
![]()
·草池镇街景
草池镇,这个是丘陵地区的农业镇,原来以草莓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现在,网上居然有了在草池镇“淘金”的帖子,帖子写道:“这里既承接了成都外溢的消费需求,又避开了主城区高昂的运营成本……据统计,草池镇节假日单日人流量可达5万人次,相当于中型商业综合体的客流水平。”
果然是“飞机一响,黄金万两”。
小红书上,经常有人问:飞天府机场,停留5小时,来得及去市区吃顿火锅吗啊?
何必去市区,草池镇就是市区。
编辑丨Rain
图源丨黄油DT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红书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