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树遮挡采光、高架噪声扰民、网线移位困难……这些“三跨”难题曾是基层治理的“硬骨头”。如今,在共和新路街道善学综合网格,这些“烦心事”正通过“全域统筹、多方协同、闭环高效”治理机制逐一化解。网格聚焦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以系统思维、对症施策、联合治理为抓手,从“各自为战”变为“全域共治”,实现从问题发现到解决的全链条管理,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大树“理发”
剪除居民“头顶”烦恼
“这树长得太茂盛了,家里大半个月没见过太阳,衣服晒不干不说,屋里还潮得很!”“店铺门口的树枝都快碰到招牌了,不仅挡光影响生意,刮风下雨的时候还担心树枝掉下来砸到人。”
近日,善学综合网格在组织“15+X”善治力量联合走访过程中,柳营路上部分沿街商户和低楼层居民纷纷讲述遇到的烦心事,原来,沿街绿化带中有一排大树生长得过于旺盛,浓密的枝叶不仅遮挡了居民和店铺的采光,一些低垂的枝条还存在安全隐患。
![]()
善学综合网格迅速响应,启动多部门联勤联动机制,联动街道管理办、城运中心、街区党支部协同处置。考虑到大树在沿街绿化带中,网格立即约请区绿化市容局,详细说明树木生长情况、遮光范围以及居民的实际需求,由网格牵头多部门到现场查看并和居民、商户确定修剪范围。
![]()
协商确定细节后,区绿化市容局协调区绿化管理中心,通过高空作业顺利完成联排大树修剪。随着一根根影响采光的枝条被精准剪除,原本被遮挡的阳光重新洒满了居民的窗台和商铺的门口。
消除噪声
多方联动还“静”于民
“最近一直听到类似警报器的噪声,24小时不间断在响,就是找不到声音来源,严重影响休息,很多住户反映已经多日睡不好觉了,不知该找谁帮忙。”日前,中山北路上某公寓物业方急切地向网格反映这桩困扰多日的难题。
接到求助后,网格工作站立即牵头“15员”工作力量到现场实地排查噪声来源。该公寓属于沿街建筑,毗邻内环高架,网格工作人员用排除法,对公寓周边沿街商铺、居民小区和地下空间逐一走访查看,都没有发现噪声来源,当工作人员走到内环高架下方时,发现声音越来越响,抬头一看,正是高架上方悬挂的一个警报器。
![]()
经反复确认,判定确为该警报器发出的高频声。网格立即联系街道管理办、城运中心、派出所和交警,确定责任主体,约请市级相关部门协同处置。在市交警总队和市路管中心的协助下,第一时间对警报器进行维修,解决了困扰多日的噪声扰民问题。
网线移位
破墙联动护航民生“微更新”
日前,新理想小区在垃圾箱房微更新过程中碰到了棘手难题。在做施工前准备时,排查发现垃圾箱房屋顶有几根横跨空中的网线,由于箱房需整体拆除重建,施工过程中必然会触碰并损坏这些网线,而该网线通向一墙之隔的学校,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还可能延误小区微更新改造进度。
得知此情况后,善学综合网格主动跨前一步,联动善学街区党支部和城运中心,搭建起新理想居民区与校方之间的高效沟通桥梁,共同到施工现场开展实地勘查,围绕网线移位的路线规划、施工时间、技术标准等细节进行协调。在多方努力下,学校网线顺利移位,小区垃圾箱房也顺利完成微更新改造。
![]()
![]()
从枝叶剪修到噪声消弭,从网线移位到街面焕新,善学综合网格用网格的精细耕耘,破解“三跨”治理困局。“全域统筹”打破了部门壁垒,让分散资源高效聚合;“多方协同”凝聚了共治合力,让治理力量精准联动;“闭环高效”打通了服务堵点,让民生诉求快速落地。
这套治理机制不仅回应了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更让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服务”。每一次问题化解都凝聚着共治合力,每一处环境改善都承载着民生温度,实现服务精准触达、难题就地化解,让社区居民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记者:罗欣悦
编辑:陈攻
信息来源:共和新路街道采编基地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