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家,是承载岁月温情的港湾,也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核心所在。然而随着年岁增长,那些原本熟悉的角落,也可能悄然成为生活的障碍:一道不起眼的门槛、湿滑的浴室地面、一次次费力的起身……这些看似微小的不便,正一点点侵蚀着长辈生活的从容。
为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捷性与舒适度,增强他们的幸福感与安全感,静安区民政局持续推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480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指标的60%。
为强化服务监管,保障改造实效,静安区民政局近日组织开展入户走访。走访过程中,许多老人主动分享改造后的生活变化,言语中洋溢着满足与安心。
厨房篇
告别“弯腰屈膝”,做饭重拾轻松滋味
![]()
以前洗菜哪敢多站?腰弯几分钟就疼得直不起来,连做一日三餐都成了“心病”。
家住宝山路街道的陈爷爷说着,便和工作人员笑着比划起往日弯腰洗菜的费劲模样。如今看着眼前的水槽和灶台,他满是欣慰:“现在高度正合适,我和老伴再也不用弯腰了!”就是这贴合需求的高度,大大缓解了老两口腰疼、颈椎疼的困扰。
![]()
改造后
改造前
![]()
卫浴篇
从“高危区”到“安心角”
![]()
以前那浴缸,得扶着墙、憋着力气才能迈进去,就像过一道坎。现在改成了平地面的淋浴,抬脚就能进,旁边墙上安了扶手,还配了淋浴椅,洗累了坐下歇会儿,再也不用像走钢丝似的提心吊胆了。
家住曹家渡街道的裘奶奶一边说,一边拉过浴帘,演示着坐在淋浴凳上的安稳姿态。
从“跨坎”似的艰难,到“抬脚即入”的轻松,这样的适老化改造,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更让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多了份体面与安心。
![]()
![]()
来自江宁路街道的励奶奶也迫不及待地分享属于她自己的适老化改造新体验:“你们快来看,这扶手太好用了!”说着,励奶奶慢慢坐到马桶上,双手自然搭在白色的扶手上,稍一用力,身体就稳稳地站了起来,动作流畅又轻松。“以前起身总怕没力气栽倒,现在有了这扶手,不用再费劲找支撑,一扶就起来,心里踏实多了!”
一根扶手,看似简单,却让老人的日常需求得到精准满足。适老化改造的温暖,就藏在这样的细节里,用贴心设计守护着晚年生活的安全与体面,让每一次起身都充满安心。
智能家居篇
智能守护添暖意,长者生活更舒心
除了看得见的硬件改造,各类智能设备正以贴心功能,成为老人生活里的“得力助手”,从安全守护到品质提升,全方位适配老年需求。
北站街道的戴奶奶,最看重居家安全与健康监测。她在浴室安装了跌倒报警器与紧急呼叫装置,一旦发生意外可及时求助;同时配备的智能血压计、血氧仪,让她在家就能轻松监测身体指标,免去频繁跑医院的麻烦。
![]()
浴室跌倒报警器
彭浦镇的胡奶奶则聚焦全屋安全防护升级。燃气泄漏、烟雾、跌倒报警器在屋内全面布设,织就一张“安全防护网”;卫生间新增的取暖设备与小夜灯,解决了秋冬洗澡怕冷、夜间起夜摸黑的难题;厨房更换的高效排风设备,也让烹饪时的油烟更快消散。
石门二路街道的毕爷爷更追求生活便捷与舒适。他换上的全自动智能马桶,凭借温水冲洗、座圈加热功能,带来更贴心的如厕体验;新装的电动升降晾衣架,只需按动按钮就能完成升降,彻底告别了踮脚晾晒、费力收衣的困扰。
今年4月,上海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优化推进本市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点击查看),静安区民政局同步调整并制定区级实施方案,细化补贴政策。
未来,静安区民政局将进一步精准锚定老年群体核心需求,大力推动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向品质化、人性化深度赋能。通过扎实落地暖心政策、精研优化服务流程、提供定制化贴心服务,为辖区长者构筑起舒适便捷、充满温情的现代宜居空间。
上观号作者:上海民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