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颖
都道天凉好个秋,又到了浙江人集体出动享受秋天的时节。
最近在社交平台助力下,“捡秋”爆火!这段时间,在杭州植物园南门入口旁的树林里,常常“蹲”满了带娃“大军”,或俯身拾起落叶,或蹲在草丛间捡起一枚果实——用“捡秋”的方式记录秋天。
![]()
植物园的“捡秋”人。记者 陈颖 摄
来植物园“捡秋”有多火?
“杭州植物园早就是社交媒体上的‘捡秋’热门点,我今年秋天已经是第二次来了,准备专门来捡橡子,前几天还娃来捡了一大袋彩色的落叶。”11月13日,市民于女士一进杭州植物园,就熟门熟路地直奔植物园南门左手边的一块草地,这是一块捡秋的“宝地”,已经有七八对母子蹲在地上找果子,“这片能捡到很多栎树的果实,可以用来制作成橡子凉粉。”
![]()
有人在植物园里捡到满满一把秋果。记者 陈颖 摄
“这还是少的时候。”于女士说,上次她来是周末,捡秋的人格外多,“大部分都是带娃来感受秋天的。”
“现在植物园里橡子、榛子、松果、拐枣等都熟了,蹲下来随便捡捡就能捡不少。”杭州人刘女士晒出了满满一袋收获——既有橡子和榛子,也有很多好看的彩色树叶。
![]()
刘女士的“捡秋”成果。记者 陈颖 摄
“都是帮娃捡的作业。”刘女士的女儿刚上幼儿园,自从幼儿园老师布置了“捡秋”的作业,她就迷上了这项活动,女儿也很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惊喜,这些捡来的秋果和树叶还会被母女制作成工艺品,“会用来凑成好看的画,就算迎接秋天了。”
除了不少杭州本地人集体出动,被吸引加入“捡秋”队伍的还有游客们。
“本来是冲着菊花展来的,没想到才刚踏进植物园就被掉落在地上的拐枣吸引住了。”从湖州来的张女士跟朋友专程来看菊花展,结果还没走到展区,已经捡到了一大把拐枣,“不光满满都是童年的回忆,扫一扫树上的二维码,就能查看北枳椇树的具体信息,感觉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
![]()
捡到的拐枣。记者 陈颖 摄
“捡秋”虽好还需注意安全
其实,除了杭州植物园“捡秋”走红网络,杭州长乐林场、半山国家森林公园、萧山所前镇三泉王村等都是杭州人捡秋的宝藏地点,如果在社交媒体上搜索“杭州捡秋”,就能看到不少杭州人的“捡秋”笔记和攻略,足迹遍布富阳、临安等地。
富阳人飞姐告诉记者,她最近就体验了一把“捡秋”的快乐,捡了满满3大罐桂花,洗干净晾干后制作成了糖桂花,在舌尖上体验了一把秋天的风味。
“捡秋”为何这么火?在她看来,主要还是因为“捡秋”能享受秋日的美好,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去感受秋天。
![]()
记者 陈颖 摄
“‘捡秋’是一种秋天的仪式感。”杭州人王女士每周都要到植物园捡秋,她觉得“捡秋”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大自然的亲密邂逅,有一种让人“上头”的快乐。
因为来的次数太多,她还总结出了到杭州植物园捡秋的小攻略,“橡子、榛子之类,主要在植物园南门左边的林子里,拐枣得找一找北枳椇树,南酸枣在南门进来左转的红亭子附近,松果和好看的叶子到处都有,只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
![]()
记者 陈颖 摄
不过,她也呼吁,大家“捡秋”时只捡自然脱落的叶子、果实和花朵,不要攀折树枝或采摘还未成熟的果实;另外适当捡拾,留下部分给园中的小动物采食;此外,“捡秋”的时候还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划伤或跌倒;捡到的果实也不要随意品尝。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