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9年,当《科幻世界》在成都创刊时,很少有人能预料到,这颗创意的种子会在四十多年后长成参天大树。
2024年,成都数字文创产业规模突破3800亿元,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从《科幻世界》的萌芽,到《王者荣耀》《哪吒》等现象级IP的诞生,这座被誉为“Z世代最心动城市”的地方,已然成为数字文创领域的一颗耀眼明星。
成都做对了什么?
![]()
![]()
2025年秋冬之交的成都,成了全球数字文创的“朝圣之地”。
短短两个月内,英雄联盟S15全球总决赛、BLAST DOTA2大满贯赛、英特尔极限大师赛等五大世界级赛事在这里轮番上演,创造了电竞史上的“成都密度”。
![]()
英雄联盟S15全球总决赛现场
这些赛事盛宴的背后,其实正是成都对Z世代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握。
其中,据腾讯游戏提供的数据显示:
联盟嘉年华期间,相关话题累计曝光达18.95亿,全网斩获热搜热榜54个。线下活动同样火爆,成都嘉年华吸引数十万人参与,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东安湖体育公园体育馆更是座无虚席、一票难求,超一万名观众到场见证赛事盛况。全球范围内,本次总决赛的关注度持续走高,累计吸引上亿观众收看。据海外第三方机构数据,海外同步观看人数峰值接近700万,国内各直播平台外显数据也逼近历史最高水平。
"这已经不只是一场赛事,而是一个以青春为名的城市节日。”一位来此采访的记者感慨道。
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举行的英雄联盟S15全球总决赛现场,热烈的氛围不仅体现在赛场内,更蔓延至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
赛事引流的巅峰出现在9月28日晚。
当双子塔的光影秀点亮蓉城夜空,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正式拉开帷幕。
![]()
这场以“数字星耀蓉城”为主题的盛会,集结了《王者荣耀》《哪吒》《遮天》《镇魂街》等28个本土热门数字文创IP,在交子大道打造出一条长达一公里的"未来街区"。
在这个充满未来感的街区里,创意大道、未来科技·潮玩试验场、IP嘉年华等多元场景依次排开。
而此前的国庆黄金周期间,这里就吸引超50万人次打卡,热闹非凡。
不断飙升的数字背后,正是Z世代用脚步投出的"信任票"。
![]()
然而,成都的智慧不止于引流,更在于"留量"。
随着五条创新推出的“跟着王者游成都”主题漫游线路,春熙路的英雄角色互动装置、宽窄巷子的非遗电竞文创联名产品、太古里的热门IP快闪店等节点被串联在了一起,游客也在探访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从“观众”到“参与者”的身份转变。
这种"赛事+IP+文旅"的创新模式,不仅重塑了城市与年轻人的对话方式,也让成都以Z世代熟悉的语言和方式,讲述着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成都故事。
![]()
![]()
对于成都来说,顶流赛事与超级IP的持续涌现,绝非偶然。
背后,是这座天府之国历时多年,精心培育的产业生态在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起一个让创意能够自由生长、让创新能够持续发生的产业环境。
其中,政策引领是这一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
2022年,成都率先在全国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中发布数字文创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打造“中国最适宜数字文创发展城市”作为目标。三年后,“1+4”系列政策的出台,更是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体系。
“成都的政策支持既具有前瞻性,又极具操作性。”一位来自北京的创业者在考察成都后如此评价。
针对初创企业,成都不仅推出了“开办即享”创业扶持和“拎包入住”的创业空间;对于行业顶尖人才,则提供最高500万元的安家补贴等精准支持。
这种分层分类的政策供给,让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既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也能得到最悉心的专业培养。
![]()
资本动向,一直是产业活力的风向标。
2025年成都国际数字文创生态伙伴大会上,随着释放近300亿元投资机遇的《百亿合作机会清单》发布,资本浪潮随之涌动。
其中,数字怪兽西南总部、熊猫星球西南文创中心等29个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总金额98.7亿元,充分印证了市场对成都数字文创产业的高度认可与坚定信心。
另一方面,产业载体建设为企业集聚筑牢了物理根基,更催生出协同创新的强大动能。
成都高新区的天府软件园作为国内数字文创产业密度领先的集群,已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完整生态圈。
而在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可可豆动画、墨境天合等60余家企业形成的“步行可达”的协作网络,正在产生强大的集群效应。
![]()
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
“在成都,创意可以快速找到实现路径,产品可以迅速对接市场资源。”园区内一家动漫企业负责人表示。
而人才作为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才是成都持续发力的关键。
通过搭建“引才+育才+留才”的全链条体系,来自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四川传媒学院等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每年培养超数千名专业人才;四川大学筹建了成都电子竞技研究院,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融合,为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与此同时,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创新应用大赛、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等赛事常态化开展,也为青年创作者搭建起圆梦舞台。
正是这些举措,才共同让成都构筑起了一个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的良性生态。
![]()
![]()
如果说赛事引流为成都带来了人气,生态支撑夯实了产业基础,那么真正让这座城市数字文创具有持久魅力的,是其与城市烟火气的完美融合。
在这里,数字文创不是高高在上的产业概念,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生活体验。
2025年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期间,这种融合得到了极致展现。
![]()
而在交子大道上,《哪吒2》原型人物装置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热点,而蜀锦非遗也借助数字建模焕发新生,让古老技艺以潮流形式重归大众视野。
还有堪称这一融合的典范之作的成都博物馆“古蜀文明数字沉浸展”,观众通过VR技术,不仅可以“穿越”回三千年前的古蜀王国,感受三星堆祭祀场景的神秘与壮观,也与古老的中华文明有了真切的互动体验,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而成都“东郊记忆”的跨界演出,则展现了数字文创的另一种可能性。
![]()
在这里,工业遗产与现代数字技术相遇,赛事直播与乐队表演同步进行,单场活动就能吸引超3000名年轻人参与。
这种创新不仅让老旧厂房“旧貌换新颜”,更创造了数字文创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的新范式。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融合,也恰恰体现了成都特有的城市气质——创新而不失温情,时尚而不忘本源,让市井烟火与潮流文化和谐共生。
消费场景的创新,是成都数字文创融入日常生活的又一体现。
![]()
比如在2025年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期间推出的电子消费福袋,已覆盖全市450家餐饮、13家景区博物馆和60家酒店,通过游客通过手机打卡即可领取优惠券形式,轻松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全流程。
还有“Citywalk可爱成都幸运线”则通过游戏化设计,将城市漫游变成一场探索冒险。
以赛事聚集流量,以生态培育根基,以烟火气升华价值。
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不仅提升了旅游体验的趣味性,更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城市的肌理,感受成都独有的生活美学。
![]()
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达2876亿元,连续六年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称号,近三年累计吸引超156万青年人才;而截至2025年上半年,成都数字文创核心产业营收达2121亿元,同比增长7.3%,且规上企业数量已近900家,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这一数据背后,既是成都数字文创与城市生活深度融合的成功实践,也充分说明真正的产业高地,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集合,而是能够让创意与生活相融、让传统与未来对话的有机生态系统。
从《科幻世界》的启蒙,到千亿级产业的崛起,成都用四十余年的探索证明:数字文创的繁荣,从来不是规划出来的“盆景”,而是生长出来的“雨林”。
![]()
这座城市以赛事为引,叩开Z世代的心门;以生态为土,滋养创意的种子;更以人间烟火为底色,让数字文明在街头巷尾生根发芽。
在这里,产业与生活不再割裂,传统与未来彼此成全。
当一座城市能让灵感在茶馆里萌生、让创意在火锅边沸腾,它的崛起,便不再是传奇,而是水到渠成的必然。
![]()
官方活动相关图片来源:运动成都、成都发布、四川观察
英雄联盟相关图片来源:拳头游戏、人民电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