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需求爆炸式增长、先进制程产能紧张,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正迈向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投资扩张。根据最新行业报导,台积电预计明年将在台湾本岛新增约12座 晶圆厂(包括先进制程晶圆厂与先进封装厂),配合资本支出拉高至新高。
台积电位于新竹、南科等地的七座厂房已难以承接客户对3纳米/2纳米的强烈需求。 以3nm 为例,在 AI 加速器、数据中心、智能手机中需求快速拉升;而 2 nm 制程更被业内视为下一代「压顶线」——但目前供给明显吃紧。
台积电将今年资本支出(CapEx)指引由 US$38–42 billion 上修至 US$40–42 billion。 在台湾本岛,仅厂房新增就可能耗资新台币 450–500 亿元(约 US$14–16 billion)水平。 面对如此激增的支出,自然需要「厂房数量」同步大幅提升。
这次新增的约 12 座厂房,不仅限于晶圆制造,还包括先进封装厂。报导指出:其中台湾将涵盖先进制程晶圆厂与先进封装厂。 可以看出,台积电正在将「晶圆制造 + 封装测试」视为一体化扩产策略。
新增厂房将在新竹、南科(高雄/台南)区域布局。 例如 2 nm 制程将在新竹、南科地区的基地展开,且已有动工迹象。
虽然「12 座厂」主要指台湾,但台积电的全球布局亦在加速。其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规模拟增至 US$165 billion ,涵盖三座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厂与研发中心。日本熊本、德国柏林等地亦在其版图中。
虽然全球布局扩大,但台积电强调台湾仍为技术源头和主力基地。报道认为,台湾的基础设施、人才链条、供应链生态仍具优势,因此新增厂房在岛内意义重大。
预计台湾本岛 2026 年(或明年)厂房投资规模约为 新台币 450–500 亿元(约 US$14–16 billion)。全球资本支出指引为 US$40–42 billion 。资金分配结构:约 70% 用于先进制程(2 nm、3 nm 等),10-20% 用于特殊制程,10-20% 用于先进封装/测试。厂房数量:2025 年预计新增 9 座(8 晶圆厂 + 1 封装厂)为其历史纪录。明年「12 座」则更为激进。制程节点动作:2 nm 将于预计量产;1.4 nm 项目也已启动基础工程,投资规模达新台币 1.5 兆。
台积电即将于台湾本岛推动新增约 12 座厂房的行动,不仅仅是产能扩张那么简单。这是一场关于技术领先、制程抢位、全球布局、供应链重构的多维大战。对台湾来说,是产业升级、经济拉动的重要机遇;对全球芯片生态来说,是台积电继续稳坐晶圆代工龙头宝座的关键一招;对竞争对手(如 三星电子、英特尔)而言,更是一道不可回避的警钟。
从 3 nm 、2 nm 一直瞄准 1.4 nm 甚至更先进节点,台积电的扩产节奏表明:AI 潮流并非昙花一现,而是正在转化为大规模工业化的现实。悠哉地说,比拼的不仅是制程,更是“谁能最快、最多、最可靠”供给全球AI芯片需求。
中国芯,我的心,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呗!
![]()
关注我获得
声明:本文素材引自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资料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请审慎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