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通川打造食品医药、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先行地,建设达州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2021年10月,市第五次党代会的部署为通川区发展指明方向。五年来,通川区锚定发展定位,以多项举措为抓手,推动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用创新实践扛牢“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的主城担当,在食品、医药、智能制造三大赛道跑出加速度,交出亮眼“十四五”答卷。
食品产业,“通川味道”香飘全国
“达州味道”七星椒不仅是游子乡愁,更是通川食品产业升级的缩影。作为“个转企”成功典范,四川三圣宫食品有限公司“十四五”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产值6300余万元,同比增长3.5%,利税增长13.9%,见证传统美食走向标准化生产全过程。
![]()
通川经开区一角。 (待旭 摄)
在通川,食品产业早已形成集群效应。达州市宏隆肉类制品有限公司深耕灯影牛肉、午餐肉等产品,推出300余款单品,更紧跟消费趋势研发低油低脂新品;“园区产品能办一桌席”的坊间俗语,正是通川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底气十足的生动写照,让“通川味道”香飘全国。
医药健康,集约化生产添动能
走进川东北智慧煎药中心,64台高标准煎药机高速运转,物联网技术实现“接方、审方、煎煮、配送”全流程可控,18秒即可完成单方调剂,满负荷生产时单日可处理600-800张处方,上午接单、下午送药的高效服务,让传统中医药搭上“智能快车”。
同处通川经开区的地奥天府药业则以另一种姿态领跑行业,7条智能化生产线支撑起最高20亿元的年产值,公司正盘活优质品种资源,规划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力争未来五年实现产值与营收新突破。从智能煎药到全链条布局,通川医药健康产业正朝着“智能化、集约化”稳步迈进。
智能制造,新兴赛道抢占先机
“多点突破、集群发展”是通川智能制造产业的鲜明标签,园区企业年均研发投入超千万元,以知识产权筑牢竞争壁垒。作为全市首家氢能链主企业,聚智(达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试生产圆满收官,投产后将实现年产3万辆氢能两轮车、20套动力系统,年产值超5亿元。
“后续将开发氢能无人机、氢能农机等产品,成为小型化氢能混合动力系统开拓者。”公司厂长彭绍锋介绍,企业将引领通川乃至达州传统产业升级,为区域新兴经济增长极注入动力。从智能制造到氢能产业前瞻布局,通川正以技术创新为翼,实现产业“换道超车”。
优化服务,蓄力发展启新篇
从农产品加工的“链条延伸”到医药健康的“科技赋能”,从智能制造的“换道超车”到氢能产业的“前瞻布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通川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
“十四五”期间,通川区率先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创新开展“基金招商”“以商招商”新路径,大力实施产值规模税收“三倍增”计划,园区入驻企业数达370余家,产值年平均增速达9.5%、税收年平均增速达13%。通过系列“保姆式”服务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为“十四五”完美收官凝心聚力,为“十五五”开篇布局蓄势赋能。
“‘十五五’期间,我们将聚焦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紧扣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推动园区营收、工业产值、税收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州通川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肖雄表示,通川将继续扛牢主城担当,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笔,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道路上续写新篇。
来源:达州融媒网
编辑:赵 磊
编审:郑 涛
总编:僧希林
![]()
点个在看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