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拍卖平台,xx小区3单元202室,市价七折的竞拍标的物,曾是我的家。五年前我们一家人欢天喜地搬进去,如今却在孩子生日当天被迫离开……”
浪冲多了,经常能在网上看到很多这种充满无奈的法拍房故事。
但当你点进主页想了解更多的时候,上一秒刚冒出来的同理心感慨,下一秒就翻了个白眼,简直浪费感情。
那居然是中介为了卖房编的套路!这年头,卖个房也是不容易,没点“写手或编剧能力”都不好混房地产了。
然而让中介万万没想到的是,现在卖房最大的敌人,不是平台限流,而是银行直供房的截流。
当银行开始亲自下场卖房——在产权清晰+价格透明+信息透明+没有中介费的优势碾压下,中介绞尽脑汁写的悲情故事可能瞬间成了蹩脚小品。
银行直供房冲击下,中介饭碗,危?
![]()
银行直供房
广州有“漏”捡吗?
我们先来了解下银行直供房,它跟平常我们熟悉的法拍房有什么区别。
法拍房:指跟法院进行拍卖交易的房产,贷款方是银行,如果法拍房存在占用情况,法院会负责清场,但不排除有老赖。
另外,法拍房还有“买卖不破租赁”的律条,若屋主不配合,房子可能会存在20年租期,换言之,如果不小心拍到这种老赖房,简直就是身心折磨。
反观银行直供房,跳过了法拍相对冗长的环节,对房产拥有完整干净的产权,银行直接以房东身份出售或出租。
简单点,可以理解银行=房东,有的房源价格还低于市价25%。
![]()
至于银行直供房的选择渠道,目前京东和阿里拍卖平台都有,入口便捷。
![]()
从目前的房源看,银行直供房有两个比较的特征:
一是以二三四线城市房源为主,且有很明显的“银行直供”标注,与之关联的也多是地方银行。
二是写字楼、商铺、公寓等商办类资产较多,如广州屈指可数的几个房源,都是商铺出售、写字楼出租。
![]()
![]()
不过价格上,银行直供房也并非全都低于市场价。
像番禺广场附近的中银大厦88平办公室,银行直供的租金7300元/月,折合每平米约82元,贝壳上地段相近的98平,可挑到月租金78元/平的。
相对来说,银行直供房减少了第三方中介费支出,相当于你去租房,直接找的一手房东看房、签约,能避免掉进二手房东的坑+省中介费。
听起来是不是还挺好的?信息公开透明、省钱省事,以后买房租房都能告别中介了,捡漏又多了一个渠道。
中介可能也没想到,自己最大的抢客对手竟是银行。
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
银行变房东
中介饭碗不保?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中介饭碗没那么容易丢,这个“漏”也没那么好捡。
其一,银行直供房提供的房源,不是我们平常交易的商品房,而是不良贷款处置的抵押房产,如司法程序流拍后的“以物抵债”房源。
再一个就是银行通过司法程序获取,如开发商欠款,法院裁定将其住宅作为抵债务判给银行,银行完成执行并过户后对外出售。
除非能遇上第二种房源,不然银行直供房大多都是法拍房流拍后进入“银行仓库”的,简言之,基本是没什么人要的房,价格低也正常。
若是法拍房源素质足够好,完全能在法拍时就掀起风浪,像广州知识城的东荟城,一套123平房源起拍价1.3万/平,最终50次延时拍到1.7万/平。
![]()
至于一二手商品房,尤其是红盘二手房“笋货”,中介往往是首批信息源,沟通、看房、议价等环节,仍需第三方帮忙斡旋。
所以,银行直供房填补了不良资产处置的空白,利于市场资金回笼,中介则持续服务于主流商品房交易。
总的来说,银行直供房撕开了传统房产交易的信息茧房。当银行这个最大的债主亲自下场当房东,一些依赖信息不对称的中间商正迎来考验。
对购房者而言,无论是银行直供的资产,还是中介推荐的房源,核心考量始终是产权、性价比、适配度等。
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
最后,也可以听听雁姐的看法:
如果大家想第一时间收到广州楼市的最新讯息,想了解更多楼市动向,不妨添加我们客服,备注【买房】入群!
免责声明:
本文对项目或产品的介绍,对项目周围环境、交通、教育资源、商业配套及其它公共设施的介绍,均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作为任何购买要约,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承诺。本文涉及面积均为建筑面积。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等协议为准。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