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哈尔滨市双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文员招录工作引发新闻媒体和公众质疑。11月4日晚,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发布情况通报称,共招录10人,33人参加了笔试和面试,因只有6人笔试成绩合格,未达到招录人数目标,支队分岗位从笔试不合格人员中,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另选4人入围。
这起事件中两个问题引发争议:一是,4名笔试成绩不及格考生入围体检名单。这既让人担心招录公平性,又让人忧虑招录“质量”;二是,公示中考生18位完整身份证号未做任何脱敏处理,容易造成考生身份信息泄露。对这两个问题,上述通报不仅坦承责任缺失、把关不严,还表达歉意,承诺深刻反思、纠正错误。
此次发布通报,对相关考生和关注此事的公众是一种交代。明确对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用,也符合期待。这种知错就改的态度值得肯定。但这一事件暴露的深层次问题,还需深刻反思。
比如,招录工作过于随意,缺乏诚信意识。诚信是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任何单位都应该具备诚信意识。上述单位招录公告显示,满分为100分,笔试成绩低于60分的为“不合格”,不予招录。然而,却让笔试低于60分的考生入围体检名单,可见“诺而不践”,这不免影响市民对该单位的印象,有可能波及其公信力。
再如,招录工作“重数量轻质量”。笔试既是对考生知识理论水平的测试,也是对文字表达能力的检测。尤其是消防文员岗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字能力,否则无法胜任工作。然而,此次招录为了“凑人数”,竟然让笔试不及格考生(其中一个笔试成绩仅38.4分)进入入围名单。这么做虽然凑够了招录人数,但质量存忧。
虽说消防文员不会像消防员冲在一线“赴汤蹈火”,其工作内容一般没有危险性,也不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但每一个岗位都有其独特价值,如果招录的消防文员的理论水平、文字水平不够理想,恐怕难以为一线的消防工作提供合格的“后勤保障”。所以,用人单位无论招录什么岗位工作人员,都应该将招录质量置顶。
以上述单位为例,既然只有6人笔试成绩合格,应该先录用这6人,至于所需的另外4个名额,则有多种补充方式,比如再组织一次招录考试,在更大范围发布招录广告,以吸引更多人才报名;还可以在单位内部、系统内部选拨、调剂适合消防文员岗位的人员。另外,可以探索“AI文员”,让其在工作中发挥辅助作用。
此外,相关单位亟待补上“多能”。上述单位作为消防部门,其专长无疑是消防救援。但其他方面的能力似乎不足,比如在此次招录事件中,既对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不熟悉,才出现招录把关不严等问题,也对相关法律事务不熟悉,导致考生身份证信息被公示。任何单位重视主业没有问题,但也要“一专多能”,避免犯错。
例如,消防救援大队作为事业单位,在开展招录工作之前,应该先了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严格依法依规操作。该《规定》明确,公开招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但让笔试不及格考生入围,明显违背择优等原则。所以,该单位需从此次事件汲取的教训有很多。
当然,其他用人单位招聘招录工作也要从上述事件吸收“营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