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的一个上午,昆明黑龙潭公园的宁静被一阵争吵打破。
一名中年男子握着根能伸缩的长竿,竿头的小兜还挂着几颗黄褐色果实,正对着上前劝阻的安保人员高声辩解。
谁能想到,为了这几颗果子,他不仅被罚款,还得公开道歉。
![]()
男子等待三年只为摘古树果实
那天,公园的安保人员在进行日常的巡逻,这个公园树木种类有很多,并且被挂牌保护的古树就有十几棵。
在这里有一整片的古树群,素来是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当天安保人员远远的就看见有一名男子在一棵古树旁鬼鬼祟祟的。
手里还挥舞着一根长长的杆子,像在给这棵树“按摩”。
![]()
仔细一看这杆子可不一般,一拉伸竟有十多米长,安保人员立即反应过来,这名男子正在偷摘这棵古树的果子。
于是安保人员赶紧上前制止,可那名男子连头都不抬,继续摆弄着十几米长的杆子。
嘴上还嚷嚷着:我就是本地人,我发现这棵树的时候公园还没有建成,三年前都想摘了,这好不容易成熟了,必须要摘到。
![]()
男子这话说的理直气壮,仿佛他不是在偷摘,而是在完成多年的愿望。
他也不听劝反而怼起安保人员说:“这棵树又不是你家种的,摘几颗果子有什么问题。”
安保人员对于男子说的话难以置信,但还是继续劝这名男子赶紧停手,谁知道说着说着两人就争吵了起来。
![]()
吵架是吵不出来解决办法的,最后公园的相关人员只能报警来解决这件麻烦事。
本来男子还一脸牛气,看到警察还真来了才安静下来,觉得事情可能闹大了。
他便对着警察解释,自己就是比较喜欢这棵树,摘几个果子玩玩,还说自己只捡了几颗。
![]()
这“捡” 的动静也太了点吧,又是十几米长的伸缩杆,又是用小兜装的,这架势任谁看了都会觉得,对于采摘做了充足的准备。
办案警察可不听你狡辩,立马秉公执法,把这名男子的作案工具没收了。
最后这名男子被带走进行教育,还交了罚款,并且还要公开道歉。
![]()
这波操作,完美诠释了“丢了面子还赔了钱”,可这棵树到底是啥来头,居然让人惦记了三年?
在公园中珍贵的古树
这棵让男子“苦等3年”的树,学名叫川滇无患子,老昆明人都叫它“皮哨子”树。
![]()
别小看这名字接地气,它可是货真价实的“树中老者”——树龄足足有几百年,早就被纳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这类古树的生长速度本就缓慢,到了百年树龄后,就像人进入老年,生命力看似旺盛实则脆弱,哪怕是摘果时拉扯枝条,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
川滇无患子是西南地区特有的树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四川、贵州及湖北西部,垂直分布海拔 1200-2600 米。
常见于山地森林、沟谷、溪边或路旁,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地方,在日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最佳,同时也能忍耐一定程度的阴蔽环境。
对土壤要求不高,在酸性、中性及钙质土中均可生长。
![]()
在昆明能存活数百年,本身就十分罕见。
它的叶子尖尖的,边缘摸起来很光滑,叶面是亮亮的深绿色,但是叶背面则是淡淡的绿色。
每年秋天,树叶都会变成黄色,那风景别提多美了,风一吹,满树的黄叶子飘飘洒洒的,就像蝴蝶在跳舞一样。
![]()
它还会在春天开花,花朵小小的,呈白色或者淡黄色的五片花瓣。
并且开出的花,是一簇簇的,还带着淡淡的清香,能吸引好多蜜蜂和蝴蝶来到这里,热闹的很。
![]()
它的果实呈近球形,外壳坚硬,里面藏着黑色的种子,果皮更是天然的“清洁剂”。
把“皮哨子”的果皮捣烂泡在水里,会产生丰富的泡沫,去污能力特别强,过去农村里常用来洗衣服、洗头,既环保又好用。
而且它的种子富含油脂,能用来做肥皂、润滑油,木质种仁还能加工成小工艺品,确实有不少实用价值。
![]()
但实用价值再高,也不能成为偷摘古树果实的理由。
我国今年3月15日正式施行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里写得明明白白,树龄100年以上、不是人工培育的林木,都属于受保护的古树。
其中300到500年的是二级保护,500年以上的是一级保护,哪怕是采花、摘果这种看似轻微的行为,都是明确禁止的。
![]()
这些古树的价值,远不止“结果子”这么简单。从生态的角度说,一棵百年古树的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能力,相当于几十棵成年树木。
从文化角度讲,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变迁,是老昆明人的集体记忆,更是研究当地气候、植被演变的“活化石”。
就像黑龙潭公园的这些古树,每年都吸引着不少植物学家前来调研,也成为游客了解昆明生态文化的重要途径。
![]()
公园的游客往往都有“无心之失”,掰树枝、随意摘花、摘果的情况有很多。
尤其是一些看似“有价值”的果实、叶片,更容易成为偷摘目标。
![]()
黑龙潭公园的“皮哨子”树依旧在风里里矗立着,保护古树从不是林业部门的“独角戏”,而是每个普通人的“必修课”。
不管是在路边还是在公园,不随意攀枝,不随意摘果,在看到有他人做这些破坏行为时,能够鼓起勇气,主动制止。
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保护意识,守护它们的生长环境,让这些“绿色”能继续活蹦乱跳。
![]()
结语
保护古树不仅仅是保护一棵树,而是保护我们的文化记忆和生态未来。
我们要学会用敬畏之心对待生活中的一花一树,用保护替代索取。
古树依然苍劲挺拔,我们留给后世的,便不只是一片风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明遗产。
对此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偷采百年古树果实?男子被行政处罚!》2025-03-12光明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