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新能源消纳痛点,两部委联合发布重磅新政。
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促进新能源在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实现高质量消纳。
《指导意见》出台的背后,新能源消纳问题日渐突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风电利用率94.2%,光伏发电利用率95.0%。
作为国内率先针对新能源消纳出台的系统性政策,《指导意见》如何破解痛点?
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面临下行压力
《指导意见》提出促进新能源在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实现高质量消纳,并提出2030年、2035年新能源消纳调控工作目标。其中要求到2030年,协同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基本建立,电力市场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机制更加健全,跨省跨区新能源交易更加顺畅,满足全国每年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到2035年,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
《指导意见》出台的背后,新能源消纳问题日渐突出。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规模高速增长、占比快速提升,消纳压力持续增加,如何统筹好新能源发展与消纳已成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大课题。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指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步显现:部分新能源富集地区消纳能力不足,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面临下行压力,2025年以来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已跌破95%。
电力行业规划研究与监测预警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国风电利用率94.2%,光伏发电利用率95.0%。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对比该中心自2021年起公布的历史数据,今年前三季度风电与光伏的利用率已创下新低。
强化机制建设
“新能源消纳的核心是电网运行约束下的电力供需平衡问题,涉及涉及到新能源发电特性、区域产业特点及负荷特性、电网堵塞、市场运行规律及价差约束等多重因素。”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助理兼新能源处处长刘志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当前,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规定,我国已建立覆盖新能源利用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绿电绿证、外送输电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等指标在内的消纳体系,有效推动了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区域差距大、风光差异大、市场反差大等问题。
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分类引导新能源开发与消纳,将新能源开发消纳划分为5类,进一步明确分类施策要求。同时文件完善了新能源消纳管理,在五年电力规划中以分档利用率目标引导各地区协调开展新能源规划布局及配套电网、调节能力建设。
刘志强表示,《指导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消纳评估方法,推动新能源消纳评估逐步由单一新能源利用率指标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转变。在全国层面,要建立起以《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为基础,以实现新一轮NDC(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新能源消纳总体性要求和差异化的地方要求;在地方层面,要在实现总体性要求和最低新能源利用率目标要求下,建立起涵盖自身新能源发展特点、产业用电特性、外送规模、电力市场特点、绿电绿证价值、非电利用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且要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评价指标的变化动态调整新能源开发的政策,实现新能源开发与消纳的有机协同。
激活消纳新模式新业态
“创新”成为《指导意见》的高频词。文件提出,大力推动新能源消纳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强化新能源消纳技术创新支撑。
杨昆指出,新能源消纳的核心瓶颈在于技术突破,《指导意见》紧扣“高效利用、灵活调节、电网适配、智能调控”四大技术方向,部署关键创新任务,为新能源消纳提供硬核支撑。
例如在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方面,《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新能源接入增量配电网等新能源就近消纳新业态健康可持续发展,支持新能源就近接入,提升工业园区、建筑楼宇、外向型企业、高载能企业绿电消费及偏远地区供电保障水平。
刘志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就地消纳是“十五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文件所涉及举措的落地将对新能源的消纳提供有力支撑:一是通过“绿电直连”“零碳园区”等模式,在本地或区域内实现新能源发电与用电的有效匹配和平衡,可提升新能源整体利用效率、降低其对系统的压力;二是通过本地就近消纳,尽量减少新能源外送规模,可降低远距离输电带来的系统安全风险并节约投资成本,抑或亦或在新能源基地可实现更多的新能源资源开发;三是引导新能源产业从规模发展向更高效益、更高质量发展转变。
“当前,绿电直连、零碳园区等模式在国内已呈星星之火态势,随着文件各项举措的落地,必然会激活新能源消纳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基因,推动新能源的高水平消纳。”刘志强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