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11月13日,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在西岸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当天,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同步开展,与率先开幕的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一起,构筑起闪亮的“上海艺术名片”。交易周特别推出三大艺博会联票,以一纸通票串联顶级艺术盛宴与都市品质生活。在这片繁茂的艺术生态中,青年力量是不可或缺的活水之源。
作为青年艺术展示的关键地,此前,“城市漫游”——2025年(第十一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在海派艺术馆开幕,通过“青艺·视界”与“青艺·起点”两大板块,呈现近200名艺术家的近千件作品,涵盖布面油画、绢本水墨、综合材料装置、数码微喷、丙烯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青年艺术的生命力。
![]()
第十一届青艺博展览现场。阮佳雯 摄
![]()
第十一届青艺博展览现场。阮佳雯 摄
本届ART021 SHANGHAI的舞台上,青年创作同样占据重要一席。毕加索、夏加尔、草间弥生等世界艺术大师的作品熠熠生辉,同时,一大批生机勃发的青年艺术家作品也引人注目。其中,保时捷中国、上海市文社艺术基金会(Cc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成为发掘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新锐的关键平台。项目自2017年启动,已提名70余位青年艺术家,并产生了16位获奖者。2024到2025年度评选中,青年艺术家胡佳艺、黎佳仪、徐戈从13组提名者中脱颖而出,展现新一代创作者独特的视角与潜力。
![]()
徐戈作品在ART021现场。阮佳雯 摄
本年度提名艺术家群展以“Amor Fati(命运之爱)”为主题,于去年11月在第十二届ART021呈现。今年交易周期间,在第十三届ART021上亮相的获奖艺术家群展则提出了一个更具时代感的策展理念——“试炼场Testgelände”。“速度”是青年艺术家共同的命题,通过“加速”与“减速”两条动线,邀请观众亲身体验这个时代的快与慢。
徐戈作品《接口》将社交媒体、AI对话等日常数字工具“去功能化”。艺术家透露,他使用AI生成自己的肖像,并连接大语言模型,使作品能与观众进行实时对话。现场,徐戈向屏幕中的“自己”道出一声“你好”,片刻等待后,虚拟形象颔首回应。
![]()
徐戈作品《永无岛》之一。阮佳雯 摄
![]()
徐戈作品《接口》。主办方供图
胡佳艺分享创作《冰刀》时的心路历程,“我来自新疆,冬天上体育课时,操场被冻住了,我们就会滑冰到操场。”她回忆,“后来到了其他城市,路过建设工地时,看到没有被安装上去的钢化玻璃,反射着天空的灰白色,很像冰面,我就想在上面滑一次。”
![]()
胡佳艺作品。阮佳雯 摄
胡佳艺告诉记者,当时她拍摄了两个角度的视频,最终选择俯视角度、背景干净的这一版。“因为在玻璃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倒影。我发现我不是在和外部环境对抗,而是和我自己。”
对于青年艺术家而言,这样的展示平台意义重大。“有这样的平台,对每个青年艺术家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激励。”胡佳艺表示,“这种非架上的作品本身并不容易被收藏,如果专业藏家、机构想到要收藏非绘画类作品,还是比较难得的。”
为推动青年艺术家作品“向外走”,青艺博推出创新项目“艺术品超市”,充分整合青艺博十一年来积累的2000余位青年艺术家资源与观缘文化海派艺术IP,通过标准化定价、分级策展与顾问服务,不仅让原创作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同时反哺源头,激发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活力。
从青年艺术博览会到ART021的专业平台,从保时捷青年艺术家评选到三大艺博会的联动,上海正为青年艺术家的成长提供肥沃土壤。这些年轻创作者不仅在此获得展示机会,更通过与国际藏家、机构的交流,拓展着自己的艺术道路。
“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评委会成员、策展人、文化学者沈奇岚表示,“当一座城市愿意为年轻人的实验性创作承担风险,它便真正拥有了引领未来的资本。”
原标题:《三大艺博会联票构筑繁茂艺术生态,“上海艺术名片”闪耀青年力量》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阮佳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