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克罗夫斯克,现在成了双方都咬得死死的硬骨头。
一边是俄军拼着伤亡往里冲,一边是乌军守着每一条街巷不松手,这场拉锯战的走向,早就超出了单一城市的得失,直接牵动着整个东部战线的神经。
战略枢纽的分量
波克罗夫斯克能让双方拼到这份上,核心就是它的位置太关键了。
它就像顿涅茨克前线的“交通中转站”,一头连着克拉马托尔斯克,一头牵着斯洛夫扬斯克,这两座都是乌克兰东部的工业重镇。
![]()
乌军要是守不住这儿,相当于东部最后一道坚固防线被打破。
驻扎在当地的匿名指挥官说得特别实在,这座城是“战略之门”,俄军一旦拿下,火炮就能打到更西边,乌军东部部队的补给线就会被直接威胁。
更麻烦的是,它和扎波罗热前线还绑在一起。
之前乌军撤出了里夫诺皮利亚,俄军已经逼近扎波罗热东部50多英里。
两边同时施压,乌军的储备根本顾不过来,想快速补上前线缺口都难。
如此看来,波克罗夫斯克的防守,早就不是一座城的事,而是整个东部战线的“安全阀”。
![]()
城市攻防的惨烈
前线的实际战况,那叫一个惨烈。
这位指挥官表示,俄军一波波往城里派部队,大多是没怎么训练的兵员,连协调和掩护都跟不上。
俄军每次攻击都要损失几十甚至上百人,波克罗夫斯克周边都快成了他们的“步兵墓地”。
烧焦的车辆味飘得到处都是,医疗后送车就没停过。
![]()
本来想俄军靠人多总能推进快点,但后来发现,他们往往为了走几百米,整支突击队都没了,第二天还得重新再来。
乌军一开始守得挺有优势,城市里的高层建筑、工业设施还有地下通道,让他们能灵活移动,俄军想进攻特别难。
可俄军越增越多,战局慢慢变了。
现在双方就在高楼和街区里逐米争夺,乌军的行动空间被越压越小。
更要命的是后勤和天气,俄军的无人机和地雷,把乌军的补给线搅得一团糟,增援物资很难送进来。
![]()
城市里的雾大、能见度低,无人机没法侦察,乌军想摸清俄军动向都难。
很显然,这种环境对攻击者更有利,小股俄军随便就能搞个突袭,乌军协调防御都费劲。
战局未来的走向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座城最后会落到谁手里。
其实看看之前的巴赫穆特战役,就能发现不少相似之处。
都是俄军靠兵力优势换空间,乌军依托城市地形顽强抵抗,最后就算俄军拿下,也得付出巨大代价。
![]()
乌军现在的防守策略很明确,就是切断俄军补给,不让他们在高楼里站稳脚跟,不停布设地雷和障碍物,再把预备队快速调到危险区域。
但这难度太大了,城市里的高强度战斗、俄军多方向的包围、弹药和兵力的差距,再加上天气帮忙,乌军想守住真的不容易。
不过就算俄军真突破了防线,也未必能轻松推进。
指挥官说乌军是在逐街逐楼战斗,就算俄军占了土地,也守不住。
后续的抵抗还在等着他们,波克罗夫斯克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巴赫穆特,俄军就算赢了,也是一场“惨胜”,根本得不偿失。
![]()
毫无疑问,波克罗夫斯克的战局会成为俄乌冲突的关键节点。
乌军守住了,就能继续牵制俄军大量兵力;俄军拿下了,虽然能占点战略优势,但后续的抵抗和损耗,怕是他们也扛不住。
这场仗打到现在,双方拼的早就不只是兵力和武器,还有韧性和耐力。
说到底,战争里最惨的还是普通士兵和百姓。
每一条街道的争夺,背后都是无数家庭的破碎。
![]()
希望这场拉锯战能早点结束,毕竟再坚固的战略枢纽,也比不上生命的珍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