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俄军猛攻,红军城岌岌可危,乌克兰真成了“填不满的钱坑”?
俄乌冲突迎来最致命转折点,17万俄军借浓雾掩护,对乌东战略要地红军城发动总攻,短短几天就拿下城区大部分区域,乌军防线濒临崩溃。
另一边,华盛顿传来晴天霹雳,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宣布“不再给乌克兰白送钱”,所有武器援助都要收费。
当初美国政界质疑乌克兰是“填不满的钱坑”,如今战场与外交双重压力下,这话竟成了残酷现实,这场打了三年多的战争,难道真要迎来终局了?
要说这场战役有多戏剧性,得从11月10号清晨的那场大雾说起。
乌东顿巴斯地区进入11月后,低温多雨导致浓雾频发,能见度经常不足50米,这种天气本不利于大规模作战,可俄军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把大雾变成了“天然隐身衣”。
红军城可不是普通小城,它是顿巴斯地区的交通枢纽,更是乌军东线防御体系的“心脏”。
![]()
这里连接多条主干道,是乌军往前线输送补给的关键节点,一旦被拿下,整个乌东防线就会被撕开一道大口子。
早在9月底,俄军就开始往这个方向大规模调兵,到11月初,兵力已经集结到17万人,可见俄军对这座城志在必得,不拿下不罢休。
11月10号早上,俄军士兵已经快速向红军城南部推进,等乌军反应过来,俄军已经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完成合围,把红军城包成了“铁桶”,只剩下西北方向一条狭窄通道能勉强维持补给。
![]()
可这条通道早就被俄军埋满地雷、架起炮火,还部署了无人机24小时监控,乌军的补给车队根本没法安全通过,城里的守军等于被断了活路,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困境。
围城战一打响,就成了惨烈的消耗战,从11月7号开始,俄军就步步为营蚕食城区,到11 号,俄国防部公开宣布“已夺取256栋建筑”,乌军被硬生生压缩到东部季米特洛夫区域的一小块地方,活动空间越来越小。
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也被逼得公开承认:红军城局势已经极其严峻,俄军正在筹划最后的攻势这也是乌军高层首次公开承认该地区战局失控。
![]()
乌军不是没尝试过反抗,为了打破包围,乌方从北部战线抽调精锐部队发起反攻。
一开始还取得了局部进展,暂时缓解了部分压力,但双方兵力差距实在太大,再加上补给跟不上,反攻很快就被俄军压了回去。
虽然俄军还没正式宣布“完全占领红军城”,乌方也否认“被彻底包围”,但事实上,一些关键节点都已经被俄军控制,乌军的地面补给线彻底中断。
![]()
就算还有少量乌军能通过地下通道进行零星调动,可整个防御体系已经濒临崩溃,抵抗越来越无力,乌军只能被动防御,红军城陷落几乎已成定局。
就在红军城战局岌岌可危的时候,美国那边又给乌克兰补了致命一刀,特朗普直接撕毁了 “无偿援乌”的承诺。
11月11号,特朗普在白宫公开表态:“我们不再向乌克兰无偿输送资金,如今他们需要通过北约向我们支付武器费用。”
![]()
美国现在自身财政压力山大,政府停摆已经不是新鲜事,再加上美国政界对援乌的质疑声越来越大,不少政客认为,乌克兰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持续援助只会让美国陷入“无底洞”。
不仅如此,美国政界对援乌性价比的争议是真实存在的,乌克兰的财政状况更是雪上加霜,财政部长早就公开承认,国家运转高度依赖外部援助,根本无力偿还债务,要是没有西方输血,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来,更别说花钱买武器了。
特朗普的政策转向,对乌克兰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乌军打仗一直高度依赖美制武器,尤其是海马斯火箭炮和精确制导导弹,在之前的防御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现在美国要收费援乌,乌克兰根本拿不出钱,武器供应必然会断崖式下滑。
虽然欧盟还在表态 “会继续支持乌克兰”,但欧洲的军工产能根本跟不上高强度战争的消耗,短期内根本没法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缺。
这下好了,前线濒临失守,后方援助又被断了“财路”,乌克兰彻底陷入了内外交困的绝境。
如今这场战争打了三年多,俄乌双方都已经精疲力尽,现在17万俄军趁雾猛攻,红军城岌岌可危,特朗普又断了乌克兰的“无偿援助”,战场天平已经明显向俄罗斯倾斜。
![]()
虽然接下来战线可能还会有拉锯,不会马上分出胜负,但和平的曙光,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遥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