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狐獴(伍子谦)
编辑/ 大蒙子
今年6月,我国民航局关于旅客携带充电宝的新规正式实施。新规明确:旅客登机携带的充电宝必须带有清晰、完整的3C认证标识,且单个充电宝的额定能量不超过160Wh。
这项充电宝新规落地,让不少人开始着手清理家里的废(老)旧充电宝(新规发布前的充电宝机身很多都没有3C认证标识或是早已模糊)。而原本计划在近期出游的大然子也不得不立即行动起来,加入到“淘宝(淘汰用不了的废旧充电宝)”大军的队伍中来。
一个关于废(老)旧充电宝如何“妥善安置”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了:
一向关注环保的大然子因为“从天而降”的新规,第一时间开始整理起自己抽屉里多年来购置的多款品牌型号的充电宝,他的目标很明确——理掉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废(老)旧充电宝。
翻找中,他拿出了三年前买的一款:没有3C认证标志、外壳发黄、电量掉得快,甚至电池还有些鼓包。
“这看着就不安全,必须赶紧找对方法处理掉。” 大然子看着眼前的旧充电宝,心里打定主意。可是要怎么做呢?大然子打开手机一查,立刻被“百家争鸣”的网络建议淹没:
“可以泡在盐水里放电,安全!”
“直接拆掉外壳,把线剪断!”
“扔到电池回收桶就行!”
大然子越看越糊涂。他住的小区垃圾桶上写着“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但,充电宝到底属于哪一种?
![]()
大然子站在小区楼下的分类垃圾桶前犯了难,许久后他犹豫着举着那个鼓鼓的充电宝,一边担心它会“嘭”地炸开,一边又不想因为处理不当而污染环境。最终,他还是默默把这个充电宝放回口袋带回家里,并把它重新塞回抽屉里,这也许是我们中大部分人的做法……
然而随着已购置充电宝使用年限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面临和大然子一样的困惑——废(老)旧充电宝到底该怎么处理才是正确、安全的操作?
![]()
01
![]()
分类标准不统一,不能直接扔
在不同城市、不同平台,废旧充电宝的“身份”并不统一。以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线下分类结果为例:
北京:《北京市可回收物指导目录(2021年版)》将“充电宝、电子玩具等”列为可回收物。
上海: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充电宝被视作可回收物。
广州:《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2023年版)》中,废旧充电宝被列为其他垃圾。
深圳:废旧充电宝应参照“废旧移动电源类产品”进行处理,投入电池类回收箱或有害垃圾分类箱。
不仅是线下,各大线上平台的分类结果也不一致:
支付宝的“垃圾分类指南”小程序显示,充电宝、蓄电池均属于有害垃圾。
微信的“垃圾分类管家”则将充电宝划为可回收物、蓄电池为有害垃圾。
部分平台甚至将充电宝、移动电源统一归入其他垃圾/干垃圾。
更令人尴尬的是,即便选对了正确的投放分类,也不代表这些废旧充电宝就能被科学处理。在部分地区,这些含电池的电子产品最终仍会与普通垃圾一起焚烧或掩埋,带来潜在安全风险。
![]()
02
![]()
网络“偏方”风险高,别轻信
网上流传的“泡水法”“拆解法”看似简单,其实暗藏危险。
充电宝主要采用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其内部的锂电芯具有高能量密度(250-300Wh/kg,具体取决于电芯类型和材料选择),一旦遇水、短路或破损,极易引发起火甚至爆炸。那些看似科学的“盐水浸泡法”,其实可能让问题变得更糟——电池浸泡后容易漏液、腐蚀,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释放出有毒重金属。
不要轻信那些网上流传的“土办法”,不然可能变成会要命的“火办法”!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未来电池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万佳雨指出:
泡过电池的盐水发绿,大概率是因为电池内部的铜导线被氧化成铜离子溶入水中。铜属于重金属,有毒有害,不建议用手直接接触。另外,如果电池本身已破损或存在设计缺陷,锂电芯中的电解液(如六氟磷酸锂)、添加剂(氟代碳酸酯、有机磷阻燃剂)以及重金属(如钴、镍等)都有可能被释放出来,这些物质具有刺激性、致癌性、神经毒性或生殖毒性。
现在我们来一起听听官方的声音
也许你和大然子的困惑会迎刃而解
(自然之友于近期咨询12345平台充电宝回收问题
根据官方回复整理以下信息)
![]()
01
优先选择正规回收渠道
通过购买充电宝的商家或品牌方回收:
若购买渠道(含电商平台)提供回收计划(如X米、X东等),可按其提供的要求、标准进行流程化操作,相对便捷也有一定的安全保障性。
通过专业电子回收平台处理:
如“X转”“X鱼”“X回收”,部分支持邮寄或上门回收,按平台要求和流程操作即可。
注意:部分自助回收机会在内部压缩垃圾,若充电宝未完全放电,极易引起短路或起火。如果在不确定充电宝完全放电的情况下,不建议放入带有内部压缩机的自动回收设备。我们相信,回收机器已经在设计投放时将各种设备情况都考虑在内了,但每个人使用习惯不同,对设备的了解程度不同,设备质量不同,在处理充电电源上还是遵循“小心无大错”的原则吧!
![]()
02
无法回收时的处理方式
以北京市为例,充分放电后的充电宝可投放至灰色“其他垃圾桶”。(其他地区可参照前文举例进行分类投放或拨打当地12345热线咨询)。不建议个人使用“盐水浸泡”法,存在触电及液体泄漏风险。
03
关注社区、商场、环保组织的回收活动
关注生活居所附近是否定期有“旧电池回收日”等活动或电子废物专项回收网点/机器,可一并处理旧电池、充电宝等小型电器。
![]()
请给旧充电宝一个安全的家。
一个个小小的充电宝,
它们看似不起眼,
却含有金属锂、镍、钴等资源,
也潜藏着爆炸和污染的风险。
正确分类投放回收,
不只是环保,更是安全。
别让它继续在抽屉里“养老”,
更别让它在垃圾桶里“爆燃”。
为废旧充电宝找到正规回收的去处,
就是给它们一个真正的家。
参考资料
1、《家有废旧充电宝,如何处置成烦恼》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683930
2、《浸盐水、扔进有害垃圾桶?废旧充电宝究竟应该如何处理》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51852343168134.html
3、《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移动电源消费风险提示的通告》
https://amr.sz.gov.cn/xxgk/qt/ztlm/zlzl/cpzlxffxts/content/post_11566598.html
4、《北京首次印发《北京市可回收物指导目录(2021年版)》
https://www.ndrc.gov.cn/fggz/hjyzy/zyzhlyhxhjj/202103/t20210331_1315394.html
![]()
互动话题
1、你的充电宝是否也“老”了?你是怎么处理它的?
2、你所在的城市,废旧充电宝属于哪种垃圾?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