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传来喜讯: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再创世界第一。
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全球震惊。不仅是因为中国核能事业再创新的高度,还因为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率先打通了第四代核能技术的任督二脉,引领全球核能发展进入全新阶段,意义非凡。
![]()
(钍基熔盐堆)
难度过大,被以为是空中楼阁
那么,钍基熔盐堆到底有多牛,为什么说它是核能领域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呢?
实际上,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包括钍基熔盐堆在内的熔盐堆核电站并非新鲜事物。
![]()
(熔盐反应堆)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 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建成运行》可知,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冷战时期,美国便已建成一座熔盐试验堆。
可以看出,这种技术对于世界主流核工业强国来说,并不陌生,在原理上没有过多超纲之处。
但原理永远并不等同于实践方面,美国的熔盐试验堆,就由于受限于技术、材料等多方面因素,最终还没有投入实际运用,便无疾而终,且在后续发展中逐渐淡出主流核能技术路线。
这就表明了在简单的原理之外,熔盐试验堆在实际应用上需要克服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
(熔盐反应堆)
就比如说,在熔盐的选择与处理方面,反应堆运行时,需要使用温度高达600至700度的高温熔盐作为反应的燃料载体和冷却剂,
可熔盐在经过了高温处理以后,会对反应堆的容器、管道、泵阀等核心设备造成极强的腐蚀效应,这就意味着为了硬抗熔盐对反应堆容器造成的伤害,反应堆必须采用极为特殊的耐高温、耐腐蚀材料来制造容器及相关设备。
![]()
(熔盐核反应堆)
但如此一来,又引出了新的问题。一是这种材质的生产成本往往较高,财政难以承担。
二是材料往往加工难度较大,美国当初就出现了加工工艺难以量产适配大型反应堆的厚壁合金构件的问题。
三是材料在长期高温高压环境下,性能稳定性难以保证,可能会出现老化、脆化等现象,影响反应堆的安全运行。
四是材料在如此恶劣情况下,可能需要大量更换,可核反应堆的相关维护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
(核反应堆)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材料的问题,熔盐反应堆的燃料往往并不能直接产生裂变反应,必须要先通过中子炮轰,将其转化为能够发生裂变的核燃料,才能进行链式反应。
就比如说,钍基熔盐堆就需要将钍232转化为铀233。
但是,这样做一来成本较高,且转化效率较低,二来,寻找合适且高效的中子源并非易事,中子源的强度、中子能谱分布等参数都会对裂变反应的效率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
(核反应堆)
在这一过程当中,既要维持链式反应,又要保证充足中子用于钍的转化,否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反应,给反应堆的运行带来巨大风险。
同时,转化生成的铀233易混入铀232杂质,铀232 衰变会产生强伽马射线,不仅增加操作人员辐射防护成本,还大幅提升燃料分离提纯难度。
同时,熔盐在反应堆内的流动状态也极为复杂,如何精确控制熔盐的流速、流量以及流动方向,以确保裂变反应能够稳定、持续地进行,也是亟待攻克的技术难题。
![]()
(中国的核反应堆)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熔盐反应堆技术都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以至于当时人们都选择性地相信,这种技术虽然听极为简单,但实际上却如同空中楼阁,难以真正落地实现规模化应用,本质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与憧憬。
![]()
(核反应堆)
中国的技术突破,意义非凡
但中国就是看上了这份愿望和憧憬,据新华社《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 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建成运行》一文指出:
熔盐反应堆具备常压运行、无需水冷、核废料产生少等诸多优势。
一旦完成了相关的技术突破,那就意味着将开启核能利用的全新篇章,给能源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是,在2011年,中科院耗费了整整14年的时间,去将空中楼阁全部化作万丈高楼平地而起。
![]()
(中科院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而这一切,从钍基熔盐堆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一切都是值得的。
它解决了传统核电行业的水资源限制问题,仅需少量水即可运行。要知道,传统核电站可是不折不扣的“喝水大户”,必须建在沿海或大江大河沿岸,才能运行。
而钍基熔盐堆采用无水冷却技术,可建在甘肃武威这样的戈壁干旱地区,可以说,彻底重塑能源布局。
![]()
它还能稳定输出700摄氏度的高温,除了发电,也可用于高温制氢,甚至高温还可用于氢吸收二氧化碳制甲醇等场景,助力低碳化工体系建设。
而在安全方面,它自带“熔断”保护机制,一旦堆内温度超过预定值,冷冻塞会自动熔化,携带核燃料的熔盐将全部流入应急储存罐,核反应即刻终止,从根本上避免了堆芯熔毁的风险,不让福岛核废水的悲剧再度重演。
![]()
(福岛核泄漏)
此外,钍基熔盐堆采用液态熔盐作为冷却剂,在常压环境下就能运行,无需沉重昂贵的压力容器,彻底规避了传统压水堆在高压下可能“高压锅爆炸”的风险。
同时,燃料盐始终在堆容器内循环,堆容器外还有多重防护,给安全层层加码。
甚至,由于它产生的放射性气态产物可随时处理,固态产物溶解在熔盐中,能在不停堆的情况下引出处理,大幅减少核废料堆积带来的长期风险,也降低了核废料处理的难度和成本,更避免了流入民间被恐怖分子制作脏弹的可能性,保证了安全第一。
![]()
这还没完,考虑到传统核电站依赖的铀235在天然铀中仅占0.71%,价格昂贵。
而中国的钍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且大多为稀土开采过程中的伴生副产品。完全就是买一送一,成本白菜价不说,且资源多到仅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的钍资源,就足够满足千年需求,这更是闭着眼睛,就能数钱。
而关于前文提到的能源转换较低的问题,目前以中国的技术已经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中国早已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多年以前,美国因为难度过高而放弃的技术,早已被中国玩出了新的花样。
参考资料:
1、新华社《我国实现钍基熔盐堆研发突破》 2、新华社《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 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建成运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