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仅在今日发布,谢绝转载
日本近日公开的“岛屿防卫用新对舰诱导弹”的宣传片又引发了舆论哗然。在该宣传片中,中国海军最新型的054B导弹护卫舰赫然成为被瞄准的“靶船”,可以说,敌对意味非常明确。
![]()
图:宣传片中的靶标就是我军的054B
据悉,日本此次公开的这款新型反舰导弹,名义上虽然是“岛屿防卫”装备,实则是一款暗藏野心的远程打击利器。由川崎重工主导研发的这款武器,从设计之初就带着明确的战略指向,那就是锁定频繁进出第一岛链的中国海军。
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这型由川崎重工研制的导弹的射程潜力非常惊人。依托省油的涡扇发动机,其基础射程可达到超过1000公里,而通过更换前部弹体、增加燃料携带量,其最大射程竟能飙升至2000公里以上。
![]()
图:导弹弹体设计
这意味着,一旦部署在九州及西南诸岛,它的打击范围将全面覆盖东海、黄海,以及台岛周边海域,对我军舰艇的活动构成显著威胁。
制导方面,这款导弹采用了中段惯导加GPS修正,末端主动雷达和红外成像复合制导,打击精度很高,抗干扰能力也较强,其弹头专门设计了一个“下巴”,用于布置红外成像窗口。
从设计上看,日本的这款新反舰弹还是有一些亮点的。比如它采用了模块化架构,开放式系统设计,可灵活更换前部弹体,比如弹头、导引头和发动机等模块,支持反舰、对地攻击、诱饵欺骗及侦察等多任务切换。
![]()
不过这款导弹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它的隐身设计非常不彻底。虽然通过弯曲进气道、无接缝弹身和边缘管理来降低雷达反射(RCS)信号,但其进气口和进气道尺寸太大,因此隐身效果大大弱于美军的LRASM先进隐身反舰导弹,在先进雷达面前很难实现“隐蔽突防”。
而该弹的另一大硬伤,是亚音速飞行的先天劣势。这款导弹的飞行速度仅在0.8马赫左右,不能超音速飞行。在现代海战中,亚音速导弹的突防难度极大。它留给防御方的预警时间长,容易被雷达捕捉、跟踪并拦截。
![]()
图:进气口太大,头部可见红外窗口
此外,这款导弹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尚未形成实战部署能力。从测试到批量生产、部署到位,再到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至少需要数年,甚至10年时间。而在此期间,中国海军的防御体系还将持续升级,这款导弹刚服役可能就面临突防难度更大的尴尬局面。
正是有以上这些缺点和不足,所以这款新导弹对054B护卫舰的威胁其实比较有限。
054B型护卫舰相较于备受赞誉的054A型护卫舰,最核心的进步,莫过于集成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更为强大的区域防空能力。
![]()
图:054B
该型舰艇桅杆顶部的先进双面旋转有源相控阵雷达对海上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非常强,它通过大量独立的发射/接收单元,实现了波束的电子扫描,其具备快速跟踪多个超低空来袭目标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波束汇聚,增强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跟踪距离。
日本的这款新型反舰导弹在隐身处理上,没有做到最优,所以雷达对其预警发现并没有对美军AGM-158C那么难。而其飞行速度没有超过音速,所以一旦被发现,那么054B拦截起来就很容易了。
054B的防空能力非常强大,其32单元垂发已经可以使用最新的红旗16C舰空导弹,其拦截距离进一步扩展到了70公里,制导方式也升级为主动和半主动复合制导。
![]()
图:红旗16C
如果可以得到航母上起飞的空警600的空中雷达情报支持,在协同交战能力的辅助下,054B完全可以在最大射程上就发起对日本这款反舰导弹的拦截作战。
其整个飞行路径,054B可以进行多轮拦截,而即便该弹突破了红旗16C的拦截,还需要继续面临红旗10近程舰空导弹和1130近防炮的双层末端拦截,以及红外干扰和主动电子干扰等软拦截手段,突防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
所以,日本方面虽然可以在宣传片中,对我军054B进行各种打击。但实战中,其想要靠近得到体系和航母编队支持的054B其实非常困难。因此这个宣传片只是个自欺欺人的噱头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