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家庭生育、养育与教育负担,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是我国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其中,“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是核心抓手。为解决托育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均”的难题,国家持续出台政策,为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清晰路径。
2021年12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指南(试行)》,鼓励地方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发挥示范引领与带动辐射作用,为区域托育服务机构高质量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样板参考。2025年7月8日,国家卫健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构建“1 + N”的托育服务体系,加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优先实现地市级全覆盖。2025年8月,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表示,发改相关资金将重点支持地级市和人口大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从“鼓励建设”到“体系化推进”,再到“资金重点支持”,国家政策形成完整闭环。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政策落地的关键环节,其定位与建设水平直接影响普惠托育服务能否有效落地、取得实效。下文将深入探讨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建设要点,剖析其如何承接国家政策要求,成为区域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
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核心定位
结合国家政策导向与地方托育需求,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需承担“中枢统筹、示范引领、服务辐射”三大核心角色,成为区域托育体系的核心枢纽。
中枢统筹枢纽
国家政策要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全域托育服务协同发展,市级中心需履行“顶层协调”职能。一方面,对接落实国家和省级托育政策,指导全市托育服务发展规划制定;另一方面,依托智慧管理平台,对全市托育机构进行全流程监管,涵盖机构备案审核、日常运营监测、风险预警(如消防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形成“数据驱动决策”的治理模式。
示范引领标杆
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应率先落实国家托育服务标准,构建可复制的“市级标准”。在照护服务方面,明确不同月龄宝宝的喂养、游戏、睡眠等流程标准,通过开放“示范日”邀请周边机构参观学习,输出标准化内容,推动托育服务规范化发展。在师资培训方面,开发本地化培训课程,涵盖法律法规、安全急救、早期发展支持等核心模块,为全市托育从业人员提供标准化培训,提升区域托育服务质量。
多元服务平台
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要面向家庭提供“一站式服务”。针对0 - 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高质量托育服务;同时开展科学育儿指导,如亲子活动、辅食制作课程,邀请儿科医生、资深托育师现场解答育儿难题,让托育服务真正惠及普通家庭。
建设完善的功能区,夯实服务基础
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以“5000元/㎡”的投入标准,实现“硬件达标、软件提质”,确保建设成果符合政策预期。
![]()
托育机构
为0 - 3岁婴幼儿提供保育照护和保教服务。原则上建设托位150个以内,设置乳儿班(6 - 12个月,10人以下)、托小班(12 - 24个月,15人以下)、托大班(24 - 36个月,20人以下)三种班型。18个月以上婴幼儿可混合编班,每班不超过18人。托育服务用房每托位建筑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托育从业人员实训基地
用于开展托育服务实训项目,承担培训职能,提升区域内托育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培训用房包括实训室、培训室、教师办公室等,还可根据需要设置绘画室、手工室、辅食制作室等。总建筑面积宜为1000平方米 - 2000平方米,可按10平方米/学员(同期学员数量)计算。
托育产品研发中心
承担保育照护、保教体系、一日流程设计、玩教具、游戏活动方案、婴幼儿发育行为评估及托育机构教辅资源等研发工作。研发和标准设计用房可根据业务需要设置研发室、标准设计室等,建筑面积宜为600平方米 - 800平方米。鼓励相邻城市或区域共建共享。
家庭育儿指导中心
为周边区域内家庭提供从孕育、生育到养育、保育的一体化家庭育儿指导服务,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引领家庭科学育儿。婴幼儿早期发展用房包括养育照护指导室、早期发展指导室等,建筑面积宜为1000平方米 - 1200平方米。
![]()
智慧托育综合管控中心
承担当地智慧托育综合管控或智慧托育机构管理云平台支持等职能。监督管理用房可根据业务需要设置监控管理室、信息机房等,建筑面积宜为400平方米 - 600平方米。
运营模式:多元机制激活服务效能
结合政策导向与实践经验,主要采用两类运营模式。
公建公营模式
由政府主导建设与运营,财政兜底保障经费,执行公办收费标准,凸显公益属性。
公建民营模式
政府负责建设与装修,通过招标引入专业机构运营,给予免租金等政策支持,平衡公益与效率。
从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市级中心的“在地实践”,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是破解托育难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抓手。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中枢统筹”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示范引领”提升行业质量,通过“多元服务”贴近家庭需求,既能承接国家“1 + N”托育体系的建设要求,也能切实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
未来,随着地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全面覆盖,以及国家资金、政策的持续支持,托育服务将从“零散供给”迈向“体系化保障”,从“质量不均”走向“标准化发展”,为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注入托育动力。
京学集团旗下的京学爱尔福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国家制定《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指南(试行)》的参考样本,在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与运营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打造出功能全面的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涵盖“托育机构、托育产品研发、托育人才培训、家长服务、智慧托育”等模块,积累了丰富经验与成果。京学集团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解决方案包括区域托育服务指导、托育机构运营管理等六大模块,以区域发展特点和婴幼儿家庭需求为基础,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优化配置资源,致力于协助政府建成示范性、综合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实现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等建设目标,为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