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以下简称“2025东京车展”)开幕。然而,本届车展的焦点并非硬核技术或全新产品,而是自主品牌的大量缺席引人瞩目。过去两年,自主品牌频繁亮相各大国际车展,展现了中国汽车的强大实力。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堪称国际车展“常客”的自主品牌,除比亚迪外,都缺席了2025东京车展。这不禁让人疑问:难道国际车展的魅力正在减退?
自主品牌参展热情减退
作为五大国际车展之一,东京车展鲜见自主品牌,显得略为冷清。几乎同一时间,位于日本中部的名古屋迎来了2025名古屋国际汽车技术展。在这一汽车工业技术展上,中国科技企业光庭信息带来了首创的AI智能化开发平台SDW最新版本,以及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跨域融合等智能汽车软件综合解决方案。“现场零星分布着一些中国企业,但与慕尼黑车展相比,差距明显。”刚从名古屋车展归来的光庭信息首席市场与生态官吕楠告诉记者,由于展会本身偏重科技性质,相对垂直,参会的中国企业并不多。
今年1月举行的北美国际汽车展览会(底特律车展)不仅没有企业召开记者会,更无新车发布会,显得格外冷清。而日内瓦国际车展在走过119年历程后,于去年宣布永久停办。在2024年举办的日内瓦车展上,仅有20家车企参展,其中自主品牌仅比亚迪、MG、智己汽车3家。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高级别国际车展少了自主品牌的身影,但不少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车展越来越受到中国车企的青睐。今年3月举行的第46届曼谷国际车展上,26家大型参展商中,自主品牌占据10席,展台面积更是占据整个场馆的“半壁江山”。7月开幕的2025印度尼西亚国际车展现场,小鹏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等10余个自主品牌亮相,参展的中国车企数量超过日本。
从“广撒网”到“精耕作”
![]()
同样是国际车展,为何自主品牌对于这些车展的态度各不相同?对此,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认为,自主品牌对于国际车展的态度从蜂拥而上到有所取舍,实则体现了自主品牌“出海”战略的转变,正在从“广撒网”式的全面铺开,转向更加聚焦的“精耕细作”。“这说明自主品牌开始有选择性的、战略性的进行全球化布局。”他说。
以东京车展为例,薛旭告诉记者,受限于日本人口数量及日本本土车企的发展,日本汽车市场呈现规模较小、发展较成熟的特点。受当地地理环境、道路设计等因素影响,当前中国市场的多数现有车型并不适合日本消费者。“若专为日本市场开发一款全新车型,成本又比较高,市场销量又相对受限。”薛旭表示,由于没有合适车型,开发成本又较高,很多自主品牌并未出席东京车展。
自主品牌频频参加曼谷车展、印尼车展等区域性车展同样出于战略考量。近年来,东盟等新兴市场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不少自主品牌持续加大这些海外市场的布局力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今年1~9月,中国汽车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均位列其中。菲律宾更是以15.34万辆的累计出口量排名第二,并以7.01万辆的同比增量成为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同比增量最高的国家。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有需求、有市场,需要通过参加车展的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线下感受产品,货比三家,吸引更多潜在客户。”薛旭称。同样地,在欧洲市场,小鹏、蔚来、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同样在加快“出海”步伐,大大小小的当地车展便成为它们亮相的最佳舞台。除却规模宏大的巴黎车展和慕尼黑车展,不久前在意大利开幕的2025都灵车展上,依然有多家中国车企携新车型参展。
除却地域上的选择,展会性质也备受自主品牌的关注。尽管北美车展热度平平,但在今年年初举办的2025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吉利、极氪、小鹏、长城等中国车企以及禾赛科技、黑芝麻(参数丨图片)智能等智能汽车供应链企业纷纷亮相,展现其智能座舱、AI、智能驾驶等领域前沿技术。“车展本身是带有表演性质的,是车企向外界展示自己代表性技术和产品的舞台。但现在以AI为代表的新的技术潮流已经涌现,CES作为‘科技春晚’便成为更多消费者了解前瞻科技的重要窗口,因此自主品牌开始另辟蹊径,反而不去参加单纯的车展。”薛旭称。
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
如今,自主品牌“出海”已从单纯的产品出口进化到本地化生产、技术合作、品牌建设的关键阶段,从“走出去”迈向“融进去”。不过,若想真正融入海外市场,光靠工厂“安家落户”还不够,必须要在当地打响品牌招牌,营销自然不能拖后腿。然而,在部分国际性车展声量减弱的当下,自主品牌究竟要如何利用好各种参展机会,确保每次参展都能有效“露脸”呢?
对此,薛旭认为,国际车展参展成本高昂,展位费、搭建费等开支巨大,投入产出比容易失衡。因此,自主品牌无需“摊大饼式”到处参展,反而可以将目光锁定在成本更低廉、传播范围更广的线上营销渠道上。在“互联网+”影响下,全球消费者均可通过网络充分掌握车企具体的产品与技术信息,因此,自主品牌必须利用好互联网这一长效、经常性的渗透机制,坚持线上宣传推广。
“某种意义上讲,实体车展与线下超市一样,影响力正在下滑,但又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薛旭强调,在坚持数字化营销的同时,自主品牌依然要利用好国际车展这一重要渠道。通过做好车展前夕的网上预热,吸引更多消费者来到车展现场,近距离了解并接触产品与技术。“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人均收入相对较低,购车依然属于家庭重大开支之一,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往往购车更加谨慎,线下参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薛旭说。
当然,自主品牌“出海”,不仅要产品、生产融入当地,营销同样要迎合当地消费者喜好。薛旭强调,自主品牌在海外不仅要宣传技术,还要讲好故事,在通过车展展出硬核产品的同时,更要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向当地消费者传播品牌价值与文化,方能走进海外用户的心中。
文:张奕雯 编辑:郭晨 版式:李沛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