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州埇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聚焦群众需求,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服务形式,精心打造开展惠民服务的“新平台”,弘扬时代新风的“新窗口”,让文明之花在基层灿烂绽放。
打造“硬设施”,让阵地“活”起来。全区共设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6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七有”标准打造。强化理论宣讲、文化活动、市民教育、科普宣传和健身活动5大功能室建设,配齐功能室相应设施并正常开放,就近就便服务群众。2025年,北关街道北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获市级重点扶持。深入打造银河一路东延高架桥下宿州市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建设面向群众开展理论宣讲、主题教育、文化传承的有形新阵地。
优化“软服务”,让项目“实”起来。埇桥区建立“爱心来敲门”和“大桥故事汇”品牌项目。2025年以来,组织各志愿服务队伍主动敲开群众家门、学校大门、医院大门、敬老院大门、企业大门等,开展“爱心来敲门”志愿服务14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9800余人,服务群众1.7万余人。在银河一路东延高架桥实践驿站,为附近居民开展移风易俗文艺展演、“党的声音进万家”主题宣讲、晒晒我家幸福照等“大桥故事汇”活动30余场,参与志愿者150余人,服务群众1500余人。依托“文明宿州”平台,每月初常态化发布“一剪美”“四点半课堂”等9个品牌项目的活动指南,方便群众按需参与。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风采展示活动,选树16个优秀文明实践典型。其中,“大桥故事汇”项目荣获市级重点扶持。
创新“多形式”,让活动“热”起来。统筹谋划年度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因地制宜,精心指导全区各实践所、站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暑期文明实践活动、移风易俗展演等文明实践活动61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2.3万余人,受众31.3万余人。
践行“新风尚”,让风气“新”起来。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调研,推送符离镇灵寺村和顺河镇马场村移风易俗典型案例。着力打造“新风艺扬”移风易俗宣传小分队,自编自演《移风易俗宿州好》《移风易俗振乡村》等节目,深入村(居)开展“埇讲万家”移风易俗文艺宣讲、“移风易俗”主题文艺巡演等文明实践活动20余场,服务群众1200余人。
融合“双渠道”,让氛围“浓”起来。对全区300余名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业务骨干开展培训,帮助其增强政治素质,提升业务能力。在埇桥新闻网、看埇桥APP文明实践专栏,及时发布文明实践活动动态、服务项目、文明实践资讯等内容450余条,全面展示工作成效,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沈星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