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近日,山东省科协智库专家决策咨询地方行——高端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家汇报会在德州召开,会上深入剖析了德州市高端装备产业的优势、机遇以及不足和面临挑战,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时光回溯,德州高端装备产业从机械加工的质朴起点出发,开启了长达120余年的奋进征程,如今涵盖7大领域、20个细分行业,已然成为德州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24年,全市高端装备产业规上企业达到665家,实现营收883亿元,均占制造业规上企业数量和营收的1/4,为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多招”齐发促发展
在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的征程中,德州市打出政策赋能、垂直整合与横向协同等“组合拳”,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赋能方面,德州市实施“链长制”,将高端装备产业链列为11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由市级领导亲自担任链长,统筹推进产业招商、融链固链、产学研对接、企业家培训以及金融对接等重点任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与引导,确保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共进、高效发展。
![]()
垂直整合上,德州市培育出新能源装备及应用、节能环保装备等两个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高端体育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两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智能装备、暖通空调、电梯设备等三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以齐河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例,该产业园坐落于齐河经济开发区,以智能制造、智慧建筑、智慧物流及智慧服务为主导产业,园区秉持高效高质、绿色生态、循环低碳理念,全力构建钢铁智能制造生态圈,目前,园区已成功入驻德州柏克乐装配式建筑、瑞士索戴芬智能立体车库、资源综合利用等14个重点项目。
横向协同领域,德州市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搭建产学研合作对接平台,成立了德州市高端装备科教产协同创新共同体。该共同体由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德州学院等7家高校院所和61家高端装备骨干企业共同发起,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搭建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五链融合的合作平台。汇聚了24所高校院所、126个人才团队和50个技术研发平台,为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引擎和平台支撑,推动产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创新变为“必答题”
在德州高端装备产业的版图中,创新已变为“必答题”。
![]()
在德州天衢新区,山推(德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推(德州)”)的智能化工厂内,走进总装车间,一台黄色涂装的L58K遥控装载机正接受最后调试,据悉,该装载机具备在机驾驶、近程操控、远程操作三种灵活模式,面对港口、搅拌站、电厂及紧急救援等多种工况,均能展现出非凡的适应力与应变能力,是极端工况下的“可靠伙伴”。
操作人员现场演示近程操控模式,通过便携式遥控器与车辆建立连结,在200米范围内轻松指挥设备完成堆料、平地等动作。切换至远程操作模式后,操作人员通过远程驾驶座舱实现对车辆的全面接管,步入其驾驶座舱,宛如进入高科技指挥中心,显示屏实时呈现车辆核心参数,360度摄像头与拾音器搭配,让操控者仿若亲临作业现场。“这台远程遥控装载机可实现局域网5公里之内操控,稳定无线网不限距离操控,网络延迟仅在200毫秒以内,适合危险性大、不易人员进入的煤矿、隧道工作或应急救援。”产品经理崔甲勇介绍。
“我们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德州恒力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德州恒力电机”)总经理方正说。
![]()
据悉,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连续三年超5%。在关键技术攻坚上,公司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成功研发船用制动器系统,打破国外垄断局面,强势打开高端海工市场;轴带发电机领域更是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成功研制出3MW级船用三相永磁轴带发电机,获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全国首张型式认可证书。另外,在产品体系方面,公司不断推陈出新,相继开发高速电机、大功率永磁推进电机、深海装备电机以及核辐照电机等新产品并投放市场,其中永磁推进电机已成功配套多型科考船和工程船,市场版图持续拓展。
通裕重工成功交付世界上直径最大的碾环机主辊轴,德石股份定制螺杆钻具创水平井新纪录……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他创新领域亦百花齐放——
德州高端装备产业链累计建成院士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145个,举办4届高端装备产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发布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产品119个;高端化跃升步伐加快,大力推进高端装备产业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近三年累计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5个,通过融合新技术、应用新设备,装备制造更高质;数智化改造步伐加快,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培育了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家、先进级31家,国家级5G工厂1家,省级晨星工厂151家,通过数字赋能,装备制造更高效。
产业掀起“绿色革命”
德州高端装备产业凭借智能化惊艳业界,尽显科技为装备制造赋能的强大潜力。当下,绿色发展成为时代强音,德州高端装备产业并未满足于智能化成果,而是奋勇开拓,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
![]()
山推(德州)研制出来全国首台新能源装载机,订单覆盖河北、江西、河南等省份,这些“绿色巨人”在钢铁厂、砂石料场等场景中大显身手,并且,打造全面高效的绿色制造体系,将绿色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与生产全流程。结构件涂装环节应用水性漆,VOCs排放量相较传统油漆减少70%——90%,每年节省天然气约5000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0余吨。
德州恒力电机在生产环节大力开展技术改造与创新,绿色制造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在绿色生产方面双管齐下,一方面新增68000平方米光伏发电系统,2024年并网后占公司总用电量80%,降低传统能源依赖与碳排放;另一方面彻底治理核心产污环节,改造喷漆线并配套环保设备集中处理系统,实现废气高标准处理与漆渣规范处置。
在德州高端装备产业内,像山推(德州)、恒力电机这样的企业并非个例,整个产业正加快绿色化发展步伐,健全完善国家、省、市三级绿色制造培育体系,目前,已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省级13家,通过节能降耗,装备制造更绿色。
如今,德州高端装备产业已勾勒出新的发展蓝图:持续推动装备企业争创单项冠军、专精特新、技术中心、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等,精准实施企业“实力画像”,引导市场资源向优质企业聚集,力争全年装备领域规上企业突破700家;持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品牌,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特色产业集群。
从政策赋能、协同创新带来的强劲动力,到创新成果如繁花般竞相绽放,再到积极拥抱“绿色革命”实现可持续发展,德州高端装备产业历经百余年沉淀与发展,迈出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成果斐然。如今,德州高端装备产业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征程中不断攀登新高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