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仪器厂商一定要有全球视野,全球化是我们未来坚定不移的投入方向。”——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市场总监罗凌捷
在科学仪器行业加速变革的当下,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在小微型光谱仪领域的持续突破,成为国产创新力量的代表。近日,仪器信息网采访了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市场总监罗凌捷先生,围绕技术趋势、市场布局及未来战略展开深度对话。
![]()
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市场总监 罗凌捷先生
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加速,国产小型化光谱仪的崛起之路
在全球科学仪器行业加速变革的背景下,小型化光谱仪尤其是近红外领域正迎来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的加速期。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市场总监罗凌捷指出,当前国外小型化仪器技术代系并非前沿的,而国内企业凭借强大的供应链体系逐渐显现后发优势。然而,国外厂商在市场研究、质量管理体系及先进技术投入方面仍值得国内企业学习。罗凌捷强调,国内资本近年逐渐涌入仪器行业,为小型化光谱仪赛道注入新动力,但国产厂商需持续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
据他介绍,“小型化”是近红外光谱从实验室走向现场应用的必然趋势,其核心驱动力来自三大需求:场景扩展需求,传统实验室设备无法满足工业产线、田间地头等非实验室环境的实时检测;成本与效率平衡,通过降低硬件成本、提升检测频次实现“普惠化”应用;数据驱动决策,便携设备与云端分析结合,推动光谱技术向过程控制、预测维护等高价值场景延伸。这种趋势对传统设备的挑战在于精度、稳定性与体积的平衡,迅杰光远通过自研微组装技术,在保证参数性能条件下将设备体积大大缩小,解决了工业用户“即测即用”的核心诉求。
突破三大技术瓶颈,以场景穿透力构建差异化优势
谈及产品,罗凌捷自豪地介绍到迅杰光远通过“光纤耦合+可换检测模块”设计的IAS-3120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支持液体、固体、粉末多形态样品检测,解决了中药材溯源与饲料配方优化等场景痛点;而IAS-PAT L1M在线系统凭借自清洁光路与工业级防护,嵌入食品产线实现实时监控,助力乳企降低次品率1.2%。他特别提到,不同行业对小型化的需求差异明显:农业侧重防尘防水与单手操作,制药行业要求GMP合规性,工业领域则强调无损检测与产线集成能力。以白酒发酵为例,便携设备通过无线传输实时监测酸度与淀粉含量,帮助客户缩短发酵周期15%,年节约成本超千万元,凸显其“场景穿透力”。
面对多方面的技术瓶颈,迅杰光远皆逐个击破:第一,微组装工艺需要解决材料应力变形导致光谱参数变化的问题,公司研发特殊配方胶水,选择航空铝合金作为基座材料,通过几百次应力控制实验形成自己的工艺技术流程,目前光谱仪的温漂特性在上千台数量上能做到与蔡司一个水平;第二,小型化仪器的模型精度要求不降低,需具备硬件和模型一体化结合能力,迅杰光远设计了基于MEMS的数字曝光型、体相位透射光栅及傅立叶变换光谱平台,覆盖紫外到中红外全波段,可灵活适配不同应用需求;第三,碎片化市场难以形成大规模明确痛点应用,公司成立战略市场部,通过全球应用研究锁定细分应用品类,再研发合适的产品投入市场。
核心元件自主可控是“王道”
面对核心元件进口依赖度高的挑战,迅杰光远已实现光栅、探测器、激光器三大元件的自主可控。公司与国内上市企业合作定制体相位光栅,借助无锡本地化研发能力灵活适配参数;长波段INGAAS探测器通过国内初创企业替代验证,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激光器加入先进反馈机制,温漂性能较进口产品提升三倍。
罗凌捷表示,供应链安全是全球化竞争的基础,公司未来将坚持“技术深耕+场景裂变”双轮驱动策略:每年投入营收15%用于研发,重点突破AI算法与超微型化技术;建立行业解决方案中心,针对垂直领域开发定制化产品;通过“设备+数据服务”模式转型为光谱数据分析服务商。
后记:
对于未来3-5年的技术趋势,罗凌捷预测多模态融合、AI自学习能力、MEMS光栅与量子点传感器将推动设备体积缩小至手机级别,而消费级市场、碳中和领域及生物医疗将成为重要增长点。罗凌捷强调,国产仪器厂商需具备全球视野,迅杰光远将通过持续研发投入、用户导向的产品设计及全球化布局,巩固在小型化光谱仪领域的前沿地位。
【来源:仪器信息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