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整个乳制品行业仍在渠道费用高企、动销疲软的困局中挣扎时,三元乳业以一场激进的渠道改革交出惊人答卷:2025年前三季度裁减30%经销商,营收下滑10%的背景下,净利润却逆势飙升125%。
这场看似矛盾的“减法实验”,背后是精准淘汰低效渠道、重构费用投放逻辑、数字化穿透管理黑箱的三重变革。但区域市场过度依赖、冷链覆盖能力滞后等隐忧仍悬而未决,三元能否将北京市场的成功样本复制全国,实现从财务优化到可持续增长的真正跃迁?
![]()
01 裁撤1640个经销商 净利为何翻倍?
三元乳业2025年三季报数据在业内掀起巨大波澜。报告期内,公司经销商数量从年初的5000余家锐减至3360个,降幅超过30%,直接导致经销渠道收入同比回落30.8%。北京以外区域市场收入同样下滑20%,财报表面一片“收缩”态势。
然而,数字的另一面却呈现惊人逆转:公司净利润同比激增125%,销售费用率大幅压降4.7个百分点,库存周转天数从62天显著改善,低温业务利润更是实现同比增长。这种“越收缩越赚钱”的反常现象,精准击中了乳业渠道管理的命脉——当竞品仍在用高额返利换取渠道库存时,三元用极端手段证明了:经销商数量与利润规模,未必是正相关。
![]()
一位华北地区乳制品渠道总监坦言:“我们Sales & Marketing费用中60%以上砸在渠道返利和终端促销,但动销率年年下滑,库存像滚雪球。三元敢砍掉三成经销商还能保利润,这让我们很震撼。“
02 渠道费用的“虚假繁荣”循环
三元的激进改革,是对整个乳制品行业沉疴的正面回应。长期以来,乳企销售费用结构极不健康——渠道返利与终端促销占比普遍超60%,这笔巨额开支并未转化为真实市场拉力,反而异化为“费用换库存”的恶性循环。
三元自身过往便是典型样本。其渠道返利比例曾高达营收的3.2%,显著高于行业均值,但资源投入并未解决根本问题。经销商利用信息不对称截留费用,将资源投向高毛利老品,导致公司战略重心所在的低温奶铺货艰难、新品推广乏力。渠道血管严重梗阻,库存周转天数一度高达62天,远超行业45天的健康水平。
![]()
更严峻的是区域增长瓶颈。三元在北京大本营的液态奶份额已高度饱和,而向外扩张时又面临伊利、蒙牛的碾压式竞争。费用被稀释在庞大却低效的区域网络中,无法形成有效突破,陷入“守成无力、拓疆无门”的窘境。
03 三重“减法”
三元的变革并非简单收缩,而是一套目标清晰的“精准减法”组合拳,核心在于重新建立费用与效能的正向挂钩机制。
经销商层的结构性淘汰 首先是大刀阔斧的渠道“清淤”。三元聚焦京津冀核心区,清退非重点区域低效经销商,将资源向留存伙伴集中。同时,彻底转变过去靠高额返利维系的脆弱关系,转向与具备深度运营能力的战略伙伴绑定,提供差异化产品组合与灵活协作机制。更具特色的是对“送奶到户”等区域渠道的强化,通过“先喝后付”、小程序便捷下单、社区路演等模式,构建起低成本、高粘性的渠道壁垒。
![]()
费用层的靶向性聚焦 组织端同步“瘦身”,销售事业部整合,营销中后台精简超30%,2025上半年销售费用因此同比下降10.21%。节省下来的子弹全部打向战略高地——低温奶。为保障核心单品“北京鲜牛奶”的T0当日配送承诺,三元投入资源确保夜间产能与核心商圈精准广告,推动低温业务利润切实增长。供应链层面,总部统筹物流、集中采购,依托200公里半径冷链网络,将低温产品周转效率提升25%,直接降低损耗与资金占用。
机制层的数字化穿透 最深刻的变革在制度设计。三元废弃销量挂钩的固定返利模式,推行“短期激励+中长期绑定”的动态薪酬,将经销商与核心销售骨干的收益,与低温铺市率、新品动销率、库存周转健康度等战略指标强关联。同时升级渠道营销管理平台,实现促销费用从申请、审批、执行到核销的全链路线上化、可视化,极大压缩经销商截留空间,让每笔投入可追溯、可评估。配合2024年淘汰20%低效SKU的举措,彻底终结资源分散顽疾。
04 区域依赖与复制瓶颈
尽管财务数据耀眼,三元改革的长效性仍面临三项核心挑战。
市场结构的脆弱性 当前增长高度依赖北京大本营(25Q3收入同比增10%),疆外市场收入下滑20%的现实,暴露出优化经销商网络后全国性覆盖能力不足的短板。一旦核心区域市场出现波动,三元抗风险能力将备受考验。
模式复制的硬约束 北京市场及胖东来等战略渠道验证了“品质+深耕”模式的有效性,但向京外复制时面临基础设施瓶颈。三元低温奶冷链覆盖能力仅为伊利、蒙牛的60%,这直接制约其核心品类在京外市场的铺市效率与新鲜度保障,费用投入产出比难以达到核心区域水平。
![]()
增长动能的持续性 短期利润释放主要来自成本压缩与低效主体出清,而非市场体量的实质性扩张。如何将财务优化转化为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避免“减无可减”后的增长停滞,是三元必须回答的问题。
05 全链路数字化是必答题
三元要实现从“财务改善”到“持续增长”的质变,核心在于将北京成功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系统能力,而数字化是唯一路径。
这需要构建从“牧场到终端”的全链路数据穿透能力。通过一物一码、终端IoT设备、经销商DSM系统等工具,实时采集动销数据、库存水位、消费者行为,让市场费用投放的方向、力度与终端实际动销深度联动。数据成为指挥棒,资源才能永远流向效率最高的节点。
![]()
一位乳品行业分析师指出:“三元已经证明了压缩渠道泡沫能换来利润,但下一步必须证明,不靠铺货也能实现销量质量增长。这考验的不仅是决心,更是数字化基建与精细运营的耐心。”
06 告别费用战,转向效率战
三元乳业的“减法革命”,本质是一场“精准取舍”的战略实践。它砍掉的是虚胖的渠道数量、无效的成本消耗、陈旧的机制漏洞;守住的是核心市场、战略品类与长期竞争力;激活的是通过精准利益绑定实现的渠道协同与精准投放能力。
125%的净利润增长,为整个乳制品行业提供了清晰启示:渠道费用管控绝非“一刀切”式削减,而是要敢于减数量、增质量,减规模、增精度。当行业从增量狂欢转向存量博弈,靠费用堆砌的虚假繁荣已难以为继,以数字化为基石的效率之战,才是破解品牌与渠道零和博弈的根本出路。
![]()
三元的实验能否持续成功,不仅关乎一家老牌乳企的复兴,更将为整个行业的渠道变革提供一份珍贵的参照样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