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秋,航天部组织一次内部座谈,83岁的钱学森被请上讲台。老人神色平和,却突然抛出一句引起全场侧目:“要不是陈赓,今天的中国导弹不知道要晚几年起步。”听众安静下来,闪光灯也暂时停止,故事由此开始。
时间往回拨到1955年10月8日。那天凌晨五点,上海龙华机场雾气未散,一架苏制伊尔-14稳稳降落。舱门开启,疲惫却兴奋的钱学森踩上久违的故土。半年拉锯、半月船程、一纸外交斡旋,他终于突破美国五年软禁。周恩来指示:让钱学森先去东北转一转,“看看那里的工业底子,也散散心”。这句话听似随意,实则深意——东北不仅有机床和钢铁,还有一座尚未对外公开的军事工程学院。
抵沈阳后,接待任务落在空军工程部的朱兆祥肩上。刚一见面,钱学森就直截了当:“听说罗时钧、庄逢甘在哈尔滨教书,能不能安排见面?”两位都是麻省理工旧友,他思念已久。朱兆祥略一迟疑,拨通了院长专线。这通电话把远在北京的陈赓惊动了。
陈赓当时正在总参汇报苏联考察成果。听说“钱博士想来”,这位大将爽朗地笑:“行!让他来,让他看看咱们哈军工。”说完立刻放下文件,从北京南苑机场登机,风雪夜航飞往哈尔滨。
48小时后,松花江岸气温零下二十度,哈军工教学楼前灯火通明。钱学森的车刚停稳,身着棉大衣的陈赓俯身握手:“欢迎回家,咱们这儿可没有什么秘密对你保留。”钱学森一愣——上午有人告诉他院长在北京,怎么人却提前赶到了。副院长刘居英笑着解释:“陈院长凌晨四点上的飞机,就为这一次见面。”
接下来的参观异常紧凑。机械工厂、风洞实验室、弹道分析室接连走过,数据图纸铺满桌面。钱学森时而皱眉,时而点头。走进炮兵工程系时,他被一枚临时装配的液体火箭模型吸引。“推力测试怎么做?”“我们用水泥底座配合简易传感器。”任新民回答时带着歉意。钱学森却拍了拍模型外壳:“方法原始没关系,方向对就值钱。”
![]()
午饭安排在学员食堂——高粱米饭、冻白菜炖排骨。陈赓夹了一筷子菜,忽然问:“老钱,中国人到底能不能搞导弹?”这个问题没有客套余地。钱学森抬头,镜片后目光明亮:“能!外国人能做的,中国人没理由做不到。”短短十一个字,掷地有声。陈赓如释重负,桌上气氛顿时活跃,有人小声感叹:“这下心里有底了。”
下午四点,北风更烈。钱学森与罗时钧、庄逢甘在走廊短暂叙旧。罗时钧感慨:“当年在剑桥分析喷气流,如今却在冰城研究火箭。”一句半玩笑,让几个人都笑了。可谁都清楚,面前这条路注定艰难。
当天夜里,大和旅馆一间包房灯光明亮。陈赓将一纸菜单塞到服务员手中,只点了四样菜:酱骨、锅包肉、溜肉段、拍黄瓜。没有山珍海味,他解释得云淡风轻:“咱军工经费宝贵,全省着点。”酒是高粱白干,入口辛辣。陈赓端杯:“今天这顿,就算为中国未来的火箭碰个头。”钱学森与任新民举杯相碰,清脆一声,外面的风声像答和。
宴会持续到深夜。技术讨论渐入细节——惯性导航、姿态控制、再入弹道……陈赓不是专业工程师,却边听边记。他把笔记本合上,神情郑重:“缺什么设备、资料,列清单。院里搞不到的,我飞北京去要。”钱学森微微颔首,旋即提出首批需求:高精度陀螺仪、氮气阀门、耐高温合金。陈赓立刻派通讯员连夜起草电报。此举在那年月并不寻常,足见决心。
1955年10月中旬,视察行程结束。返京火车上,钱学森透过车窗看群山倒退,脑中仍是那句直白问题:“咱们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仅仅三周后,他把一份《建立中国现代火箭导弹研究所建议书》交到中央军委科技部门。文件首页附言:“建议聘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新民等为核心成员,立即开展液体火箭发动机论证。”
1956年4月,国防部五院在北京西郊挂牌。“五院”初始人员约两百人,近四分之一来自哈军工。院长钱学森,技术副院长任新民,政委屈武。揭幕那天,陈赓专程到场,却依旧低调,一身旧军大衣,袖口磨白。他握住钱学森手臂,压低声音:“从今天起,‘能不能’已经不重要,只剩‘什么时候’。”
进入六十年代,中国导弹试验频传捷报。东风一号、东风二号先后成功,背后凝结着一群人白手起家的心血。1964年,任新民带队的液体运载火箭完成首次高空试验。回到指挥大厅,他给钱学森写了张纸条:“哈军工那间简陋高塔,终于有了结果。”这是一种默契,也是一种传承。
十年倏忽,风雨变幻。1969年底,陈赓已因病去世整整一年。那一年暮春,钱学森收到军委寄来的陈赓旧笔记本,封面仍是1955年宴后纪录。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全是当晚敲定的物资清单,旁边还画了个小火箭,箭头指向星空,笔迹粗犷却坚实。
再次转到1986年的会场,钱学森停顿片刻,把那个笔记本举高示众。台下年轻工程师看得入迷,有人私语:“从那顿饭开始,历史拐了弯。”话音落处,老人轻轻放下笔记本,简单总结八个字:“一诺千金,方显担当。”说完,他把目光投向窗外,北京的天已近黄昏,而遥远的松花江畔,似仍有那声爽朗的“行!”在回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