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近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专场在昆明举办。云南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林业和草原局、省农科院等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云南省在高原特色农业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做好“土特产”文章,一大批优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昭通的苹果、竹子,怒江的草果,文山的三七,保山的小粒咖啡等产业,都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总结推广孟连牛油果“334”、蒙自蓝莓“622”等联农带农和利益分配模式,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增值收益。
把高原特色农业作为“芯片产业”来打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集中力量培育壮大“1+10+3”重点产业,初步构建了具有云南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茶叶、坚果、咖啡等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居全国第1位,蔬菜、水果、肉牛、生猪、蔗糖等产业规模已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农业总产值之比从1.9∶1提高到2.3∶1,今年有望进一步提高到2.5∶1。高原特色农业已成为云南响亮的金字招牌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源泉,成为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典型模式之一。
种业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云南省在良种推广应用、推动重点产业在新品种推广使用上走在全国前列。建设3个国家级制种大县、10个国家良种繁育基地、60个省级种业基地,吸引300多家科研单位和头部企业来云南育种制种、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瑰夏、铁皮卡等咖啡优质品种种植面积达16.2万亩,在全省咖啡种植面积的占比从“十三五”末的5%提高到现在的13%,带动咖啡精品率从8%提高到31.6%。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组建‘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构建多组学优异基因挖掘、远缘杂交、基因编辑等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孵化’全链条及全省种业‘一盘棋’创新格局,创制了大批突破性商业品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选育的“云科粳1号”高寒香糯粳稻新品种创下了我国高寒地区糯稻两项高产纪录;部标1级优质米“云两优9801”百亩示范最高亩产达“1003.4”公斤,优质品种,是据现有资料查阅的最高产量。米线专用稻“优I8号”“云两优9805”成为首批自主知识产权米线专用稻品种。冰淇淋小番茄“天珠6号”,皮薄、口感好,入口即化,受消费者热捧,合作开发转让协议达540万元,成为转让价格云南省第一、全国第二高的番茄品种。咖啡品种“云咖2号”实现国产豆杯品分值首次超过86分,以200万元实现品种权转让,在全国尚属首次。“云蔗”系列甘蔗品种实现历史性推广应用,2025年全省占比65.49%,其中云蔗081609成为云南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大、推广最快的品种。马铃薯品种“云薯304”成为云贵区薯片加工的首选品种,打破了国外薯片加工品种的垄断地位。
此外,云南省启动实施了“粮经协同千斤万元示范”工程,利用云南农业一年多季特点,推广“粮—菌、粮—菜、粮—烟、稻+、双薯协同”等20个高效复合种植模式,打造了一批增产增收试验示范样板,其中核心示范1.37万亩,辐射带动28.71万亩,总体上能达到“粮食超过1000斤和亩均收入超1万元”的目标,为端稳“中国饭碗”守好“云南粮仓”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云南省将锚定“咖啡代表中国”等目标,推动高原特色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
(刘秀能)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5年11月13日1版)
排版、美编:林倩
审核:欧阳美华
01
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