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临泽县鸭暖镇的红枣采收虽已告一段落,但产业链上的繁忙却丝毫未减。在各合作社与加工车间内,一颗颗饱满的红枣正经过现代化生产线,变身为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不仅延续着丰收的喜悦,更铺就了群众稳定增收的“枣”致富路。
![]()
走进鸭暖镇天和红枣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人们正熟练地进行清洗、去核、烘烤、包装等作业,浓郁的枣香弥漫车间。合作社负责人李正峰介绍:“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工艺,提升了焦枣和黑枣的品质。全年计划加工黑枣100吨、焦枣200吨,目前生产任务已全面完成。得益于品质提升和市场拓展,我们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广东佛山等地十分畅销,还稳定出口至东南亚地区,效益比去年有明显增长。”
近年来,鸭暖镇坚持把红枣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持续在补链、延链、强链上下功夫。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帮扶与市场开拓相结合,已逐步构建起集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昔日普通的红枣,经过深加工变身焦枣、奶枣、枣酱等高附加值商品,市场认可度持续攀升,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我们镇上的红枣产品,现在可是线上线下都卖得俏。我在合作社打工,既能照顾家里,每月还有近3000元的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正在包装车间忙碌的鸭暖村村民刘大姐高兴地说。
![]()
据悉,鸭暖镇今年持续深化“一村一品”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巩固提升传统销售渠道,另一方面积极拥抱电商潮流,利用网络平台拓展销售半径。同时,通过引入先进设备、统一生产标准、开发新品系列等措施,不断推动红枣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一条围绕红枣的绿色发展之路、惠民富民之路正在鸭暖镇越走越宽。小小的红枣,不仅成为了地方特色产业的“金色名片”,更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迈向乡村振兴的“幸福果”。(宋正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