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标叔。
11月12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明确指出,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大。
其实,武契奇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看得见的备战动作之上。
![]()
![]()
备战升级
近年来,欧洲多国的军事部署和防务政策调整,正在将俄欧关系推向危险边缘。
11月10日,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索尔弗兰克公开表示,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并能协助将多达80万北约部队部署至俄罗斯边境。
德国总理默茨更是直言,解决乌克兰冲突的外交途径已经用尽,承诺会加倍向基辅提供武器。
![]()
作为北约东翼的前沿国家,波兰的备战力度同样惊人。
自2014年起,其军队规模显著扩充,从不足10万增至2025年的21万之众,荣膺北约第三大军事力量。
![]()
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跟进。
芬兰、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等国相继将国防预算目标提升至GDP的3%以上,欧盟更是推出“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允许成员国在不出现赤字的前提下增加军费,拟到2030年建成“强大且有韧性的欧洲防务”。
北约还启动了代号为“东部哨兵”的军事行动,丹麦、法国、德国等国纷纷派遣战机和舰艇参与,试图构建覆盖波罗的海到黑海的“防空+反无人机”前沿防线。
![]()
面对欧洲的密集动作,俄罗斯也做出了强硬回应。
9月中旬,俄白两国在白俄罗斯境内举行“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10万兵力、1万套武器系统、300余架飞机参与,演练区域距波兰边境最近处仅100公里,明确回应了欧洲的军事化趋势。
双方的对峙已不止于军事演习和部署。
![]()
11月初,欧盟委员会推行更为严苛的针对俄罗斯公民的签证规定。
俄方批判该举措有歧视之嫌,违背促进人员往来的国际承诺,尽显欧盟“惧怕民众正常交流”的心态。
![]()
而在乌克兰战场,俄乌交火线距离第聂伯河已非常接近,俄罗斯国内甚至有声音认为,俄军可能通过红军城战役实现乌军“总崩溃”,进而占据第聂伯河左岸阵地,在谈判中获得绝对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的备战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存在诸多短板。
![]()
根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数据,北约(不包括美国)虽有190万现役人员、2400架飞机和6650辆坦克,但内部矛盾突出。
土耳其作为美国之外的第二大武装力量,与欧洲关系微妙,更可能坐收渔利;多国联军的联合作战能力有限,十万人联军的真实战力可能仅相当于五万人的单一国家军队。
![]()
更关键的是,欧洲主要国家普遍面临严重债务问题,除德国外,多数国家债务与GDP比率超过100%,这将严重制约其战争时期的财政支出能力。
正如波罗的海三国的官方表态所言,倘若没有美国出兵,北约根本没有准备好抵御俄罗斯的进攻。
![]()
![]()
百年积怨
俄欧之间这场剑拔弩张的对峙,并非俄乌冲突单独引发,而是数百年历史恩怨的集中爆发。
从宗教文化到领土扩张,从文明认同到意识形态,双方的矛盾根深蒂固,早已融入各自的发展基因。
![]()
西罗马帝国覆灭后,日耳曼蛮族所建的法兰克王国渐趋接纳罗马传统,发展成查理曼帝国。而后,帝国分裂,孕育出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雏形,且这些国家皆承袭了以罗马为核心的天主教信仰。
而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延续至1453年才被奥斯曼帝国灭亡,其末代皇帝的弟弟将女儿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嫁给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让莫斯科大公国获得了东罗马的皇室血脉。
![]()
按照欧洲的血缘传承传统,莫斯科大公国自此自称“第三罗马”,继承了东罗马的“双头鹰”徽章,以东正教为国教,确立了自己的文明正统地位。
西欧各国均以罗马继承者自居,无法接受俄罗斯的正统宣称。
![]()
历史上,信奉天主教的西欧十字军甚至曾攻占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这场宗教恩怨延续千年,成为俄欧彼此敌视的重要文化基础。
文明认同上的鄙视与恐惧,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隔阂。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西欧人对俄罗斯的认知都与“落后”“野蛮”挂钩。
![]()
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政权基辅罗斯形成于9世纪,远晚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且曾被蒙古人征服统治数百年。
这段历史使得俄罗斯在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与思想理念方面深受蒙古影响,二者交融之深,竟让西方人戏称俄国人是“白色蒙古人”。
![]()
这种文明上的鄙视,很快转化为现实的恐惧。
近代以来,欧洲数次击败俄国军队,却始终无法将其打垮:拿破仑战争中,俄国击溃法国,进军巴黎;二战中,苏联击败纳粹德国,直取柏林。
这种“越打越强”的表现,让西欧各国忌惮不已,1981年苏联“西方81军演”更是给欧洲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
领土扩张带来的安全焦虑,成为俄欧矛盾的核心现实因素。
俄罗斯地处东欧平原,地势平坦缺乏地理屏障,历史上长期遭受周边强权蹂躏,从维京人建立基辅罗斯,到波兰入侵,再到蒙古统治,让俄罗斯形成了极端缺乏安全感的民族心理。
在俄罗斯人看来,只有不断扩大领土、增加战略纵深,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
![]()
这种对领土的执念,让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恐惧深入骨髓,尤其是在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能独立应对俄罗斯的情况下,联合抗俄成为欧洲的必然选择。
![]()
博弈升级
随着美国政策转向、欧洲内部分歧显现,各方都在夹缝中做出艰难抉择,而这些选择又进一步推动着局势走向未知。
2025年11月,特朗普郑重宣布,停止对乌克兰的直接资金与军事援助,要求乌方通过北约向美购武。此决策彻底颠覆了美国先前的对乌政策。
![]()
特朗普坦言,美国为乌克兰局势已耗资3500亿美元,不应再为这场战争“埋单”。
而美国的“断供”对乌克兰是致命打击。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累计提供了约950亿美元的武器、资金与人道主义支持,乌军依赖的“海马斯”火箭炮、爱国者防空系统等关键装备均来自美国。
![]()
据西方官员估算,失去美国援助后,乌军现有库存仅能支撑至2025年夏初,后勤枢纽面临被切断的风险,甚至可能被迫放弃部分领土。
而对欧洲来说,美国的抽身意味着其必须独自填补援助乌克兰的空缺,但欧洲的军工产能与财政实力均难以承担这一重任,波兰、德国等国虽计划增加炮弹生产,但效率远低于美国,法国的“金牛座”导弹交付进度也严重滞后。
![]()
美国的政策转向还加剧了北约内部的分歧,“美国卖货、欧洲买单”的模式让欧洲各国怨声载道,联盟团结面临严峻考验。
而俄罗斯则抓住这一窗口期,释放出“愿与特朗普谈判”的信号,试图通过外交施压迫使乌克兰接受领土割让,同时避免与北约直接冲突。
![]()
塞尔维亚作为欧盟候选国,十几年来一直寻求加入欧盟,但同时与俄罗斯维持了数十年的友谊,能源供应也依赖俄罗斯。
武契奇坦率指出,倘若俄欧爆发战事,欧盟定会施压塞尔维亚,迫使其站在反俄阵营。
![]()
然而,与俄罗斯关系破裂将危及塞方能源安全与国家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武契奇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加强自身防御能力,“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军队建设,以明智的方式加强武装,投入大量资金保卫国家”。
![]()
事实上,这也是许多中小国家的无奈选择,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只有自身实力足够强大,才能避免成为牺牲品。
俄罗斯虽然在军事上展现出强硬姿态,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
俄乌战争久拖不决,乌克兰成为吞噬俄罗斯资源的黑洞,尽管俄罗斯的155毫米炮弹产量超过整个北约,但长期战争带来的消耗依然巨大。
同时,俄乌冲突已造成超630万难民流亡欧洲,粮食、能源价格波动影响全球,如果冲突进一步扩大为俄欧战争,难民数量可能突破千万,欧洲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复苏将遭受重创。
![]()
武契奇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俄欧之间的军事对峙、历史恩怨与现实博弈,正在将局势推向危险边缘。
但战争并非不可避免,欧洲的债务压力、内部分歧,俄罗斯的战争消耗,以及全球各国对和平的渴望,都为局势降温留下了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