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说:从一夜间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为零

0
分享至

一位上海产科医生回忆自己曾在一个夜班连做8台剖腹产,如今同样的夜班连一台都没有,四川一个不足50万人口的县城三年活产跌近三成,幼儿园关停、产科整合的连锁反应已经在眼前

医院值班室的灯还亮着,走廊却安静得有点空



医生们不再像十年前那样一刻不停地进手术间,倒像是多了时间做健康讲座,写随访笔记

2014年,那位上海产科医生一个夜班做了8台剖腹产;

到了今年,她说同样的夜班可能是“0”

从“忙到顾不上喝水”,到“偶尔盯着屏幕发呆”,行业里的人最能感受到风向变了

变化不只在一线城市

四川一座不到50万人口的小县城,最近三年活产婴儿数下降了近三成,当地三家医院正酝酿把产科相关资源整合在一起



不是不想干,而是单家医院“吃不饱”,合着干,或许还能把专业保住

涟漪很快拍到幼儿园

敬园长做幼教二十年,以前家长要提前一年排队,她手里有十二所园,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近两年,她的手机里多了几份转租合同和银行短信,如今只剩四所园还在运营,老师们得换上舒适的鞋在社区里发传单

她说自己每次路过关闭的园区,心里都打了个小结,不甘心,但也知道趋势难逆

全国层面看,2023年幼儿园总数27.44万所,2024年减少到25.33万所,短短一年少了2.11万所



数据很冷,但冷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熟悉的教室和操场

年轻人为什么不着急生?

答案没那么简单

有人在社交平台上说“我不用养孩子这个无底洞,凭什么不敢买个好包吃顿好饭”,听着扎心,却也是真实的生活账;

也有人把账算得明明白白,从产检到分娩,从奶粉尿不湿到早教兴趣班,抬头再看房贷车贷,脑袋嗡的一声

但“都不想生”并不准确,这种一刀切的判断,容易忽略一大群在权衡、在等待的夫妻



在内蒙古通辽的一次调查里,已婚未育的人群中有超六成表示“有生育计划”,多数人打算在一年内行动

这说明不少人不是不生,而是要在“准备好”的那个时间点生

一对在北京工作的朋友跟我说,他们俩收入稳定,但还是想把心理状态打磨好一点,再给自己预留更多陪伴的时间,“不是给孩子最贵的,是给他最合适的”

我理解这份谨慎

当父母这事,真不像交作业,时间到了就必须递

区域间也并非一边倒

有人提到2024年珠三角一些医院的分娩量小幅回升,业内人士解释这和疫情推迟生育的补偿效应有关



一位观察人口流动的研究者提醒,人口向大湾区等地集聚,短期出现“小高峰”并不意外,但全国盘子的长期趋势还要耐心看

行业在变,出路也在找

产科开始做“全周期”的健康管理,孕前评估、营养指导、高危妊娠管理、产后康复、心理咨询,一条线接着一条线

医生不再只是拿刀的那只手,更像陪你走一段路的人

幼儿园这边,则尝试托育服务,把1-3岁纳入服务范围,托幼一体化成为关键词

深圳一些社区在探索“老幼共托”,长者服务站和托育园挨着,老人来给孩子讲故事,孩子的笑声也把老人带回了轻快的下午

项目负责人说,这种代际融合的效果比预期更好,节约成本,也暖了人心



政策也在补位

截至今年,有信息显示全国已有25个省份把生育津贴直接发到个人,减少单位“卡口”

湖南湘潭的做法是实打实地把钱发到人手里,1到10月给了约2500位参保女职工

当地医保部门负责人直言,直发能缓解育儿经济压力,也能杜绝拖延和截留

吉林把灵活就业人员的生育待遇也纳入进来;

更早前,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惠及超百万次服务



当然,也有媒体用“生娃基本不花钱”来形容部分省份的政策力度,这种表述热闹,但落到家庭里,开支仍然是立体的,不能指望一条政策解决所有问题

家长们更在意的是细枝末节:奶粉放心不放心、请不请得起阿姨、孩子入园入学便利不便利、加班文化能不能收一收

一位新手妈妈对我说,有政策是好事,但决定生不生,是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再设计,不能只是刺激一瞬间

人口学者的提醒很朴素:真正的出路,是让社会更友好,孩子有人带、父母敢请假、公共空间对家庭更友善,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持续的投入

这几年,我常在诊室外看见两个画面:一个是夜里空着的走廊,另一个是清晨响起的第一声婴儿啼哭

当那声哭一响,屋里屋外的人都松一口气,生命把人从焦虑里硬生生拉回了当下

也因此,我不愿把低生育率只写成“危机”,它更像一个转弯



在转弯处,我们被迫重新想想:家庭的意义是什么,孩子需要怎样的城市,父母如何在工作与陪伴之间有更体面的选择

别急着给年轻人贴“自私”的标签

他们没有逃避责任,只是把责任算得更细,想得更久

别轻易给行业下“寒冬”定论

寒冬里有人合并,有人转型,有人把灯留得更久

别对政策抱一蹴而就的幻想



它们像是在泥地里铺的第一层砖,需要后续一层层加固,才撑得起家庭的日常

也别忘了,那些愿意迎接一个孩子到来的家庭,依然在慢慢作准备

有人在婚礼上把“备孕”写进明年的计划,有人把家里多清出来一间小房,有人学着做更健康的一顿饭

当城市肯为他们腾出空间,行业肯为他们补上服务,政策肯为他们托底,生育的选择就不会那么沉重

趋势未必会立刻掉头,生活却可以一步步变好

等我们不再把生育视作“独自闯关”,而像是一场全社会的协作,医院、幼儿园、社区、公司都拿出一点点善意

那时的选择,可能就会轻一点、稳一点,也更像是每个家庭自己的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欧盟没想到:中国大棒朝他来了,同意供货,但又一个“前提条件”

欧盟没想到:中国大棒朝他来了,同意供货,但又一个“前提条件”

娱乐的硬糖吖
2025-11-15 15:50:32
603122,14天12涨停!600829,5连板!这一概念火了,多只牛股诞生!

603122,14天12涨停!600829,5连板!这一概念火了,多只牛股诞生!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5 22:28:52
罕见大举买入!巴菲特,最新持仓曝光!

罕见大举买入!巴菲特,最新持仓曝光!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5 22:28:40
佘智江被押回消息一出,最心虚可能不是他自己,而是国外的黄有龙

佘智江被押回消息一出,最心虚可能不是他自己,而是国外的黄有龙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5 11:46:37
上海人自己的“胖东来”来了!开店现场全是人!

上海人自己的“胖东来”来了!开店现场全是人!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20:27:05
胡琏的老虎团有多猛?一个加强连血战华野一个师,死不投降撑三天

胡琏的老虎团有多猛?一个加强连血战华野一个师,死不投降撑三天

柳絮忆史
2025-11-15 09:33:15
东方网公众号因“一只鸭子”被封 总裁诉马化腾无理

东方网公众号因“一只鸭子”被封 总裁诉马化腾无理

大国老记老顾
2025-11-14 23:55:42
这表现是底薪球员?火箭侧翼大闸对于球队的作用真是太突出了?

这表现是底薪球员?火箭侧翼大闸对于球队的作用真是太突出了?

稻谷与小麦
2025-11-15 22:25:48
西方企业集体叛变?只要中国供应稀土,一切要求都愿意照办不误

西方企业集体叛变?只要中国供应稀土,一切要求都愿意照办不误

博览历史
2025-11-15 21:35:02
iPhone17突然宣布:11月14日,销量破1000万!

iPhone17突然宣布:11月14日,销量破1000万!

搞机小帝
2025-11-14 15:19:48
城管砸烂“老兵烧烤”,叫嚣让他随便告,凌晨领导急电:闯大祸了

城管砸烂“老兵烧烤”,叫嚣让他随便告,凌晨领导急电:闯大祸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2 09:48:53
爆砍41+14+11+2!抱歉伯德:你从历史第一变成了历史第二

爆砍41+14+11+2!抱歉伯德:你从历史第一变成了历史第二

篮球大视野
2025-11-15 17:36:33
小米之“惑”

小米之“惑”

经济观察报
2025-11-14 23:31:06
格拉西莫夫改变战术和方向了?

格拉西莫夫改变战术和方向了?

山河路口
2025-11-14 23:39:27
冲上热搜!孙颖莎大战王曼昱时间确定,樊振东争卫冕,CCTV5直播

冲上热搜!孙颖莎大战王曼昱时间确定,樊振东争卫冕,CCTV5直播

侃球熊弟
2025-11-15 22:33:09
加州州长选举生变:共和党人民调竟领跑,民主党或陷“票仓危机”

加州州长选举生变:共和党人民调竟领跑,民主党或陷“票仓危机”

老籣说体育
2025-11-15 10:37:53
最强帮手已出现!中国转头就对高市早苗提了终极要求,她不敢答应

最强帮手已出现!中国转头就对高市早苗提了终极要求,她不敢答应

云鹏叙事
2025-11-14 10:26:55
朴树已离婚?妻子出轨热门综艺男嘉宾章贺,朴树抑郁症加重太惨了

朴树已离婚?妻子出轨热门综艺男嘉宾章贺,朴树抑郁症加重太惨了

八星人
2025-11-15 14:25:29
骨传导耳机,拯救中年危机

骨传导耳机,拯救中年危机

Vista氢商业
2025-11-12 14:22:20
加密货币集体拉升,超13万人爆仓,比特币重回96000美元上方

加密货币集体拉升,超13万人爆仓,比特币重回96000美元上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5 22:37:51
2025-11-15 23:08:49
一口娱乐
一口娱乐
用心做娱乐,打造好铺子。
432文章数 88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娃想学习不费劲?4 种家常健脑菜安排!补 DHA 提记忆超管用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旅游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亲子要闻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嗯嗯是发声吗 该怎么办

旅游要闻

襄阳百米长桌宴开席,孔明灯漫天飞,这场古风市集让全网羡慕哭

手机要闻

荣耀大折叠新动向:阔折叠比例在路上,三折叠屏被放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