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韩复榘,在过去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咱先不说别的,就说韩复榘和他那一帮孩子,可不是那种啥都不懂、没本事的人。
1938年,韩复榘去世后,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他妻子高艺珍肩上。就因为韩复榘这身份,孩子们可没少受牵连。不过呢,1949年的时候,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后来也都挺有出息的。
韩复榘这一辈子,那真是又复杂又充满传奇色彩。除了他自己,他儿子韩子华的经历更是精彩得没话说。跟老爹不一样,韩子华选对了路,不仅加入了解放军,还上了战场,立下了三等功。那他其他子女情况咋样呢?
![]()
先说说韩子华,他这一辈子,那真是充满传奇,也干出了不少大事儿,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1949年,虽说韩复榘已经不在人世了,但他老婆孩子还得为自己以后的日子打算。是留在大陆,还是去台湾,这可得慎重考虑。其实啊,我党对战俘都是宽大处理的,更何况是他们呢。
这时候,孩子们都长大了,在这事儿上,不光高艺珍自己拿主意,她还听听孩子们的想法。
韩子华对老蒋可没啥好感,甚至有点恨他。相反,他对我党倒是挺有好感的。1949年,北平解放没几个月,他就考上了华北大学。
要知道,那时候有文化的人可不多,这机会多难得啊。像韩子华这样倾向革命的,肯定愿意留下来,这样他以后就有了更多可能。
本来想着能按部就班地每天上学学习,可没过多久,韩子华在学校就听到了一个让他心动的消息。
就是他入学没多久,学校就号召学生们去参军。这事儿啊,不光韩子华心动,估计好多人都想去,可名额有限,这机会得自己争取。
当时学校里有好几千人,可参军的名额就三百来个,希望挺渺茫的,但也不是没可能。
报名的时候,韩子华有点打退堂鼓了,他知道自己出身不太好,也就没抱啥希望。可老师的一番鼓励,让他又有了信心。好多人可能都不喜欢自己的出身,可出身这事儿咱决定不了,但自己的路得靠自己争取、自己走啊。
![]()
这道理放在谁身上都适用,韩子华就抱着很大的期望去报名了,结果还挺不错,他就这样成了我军的一员。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算是太平了,可朝鲜那边局势挺紧张的,紧接着抗美援朝战争就打响了。作为解放军的一员,韩子华跟着部队去了朝鲜打仗。
虽说他在部队里待的时间不算长,但能施展才华的地方可不少,而且他能力挺强,也干出了不少成绩。
在朝鲜战场上,韩子华主要是做对敌宣传工作,他也是政治部宣传科的重要一员。
咱们平时听得多的是前线打仗的事儿,战士们在枪林弹雨里冲锋陷阵。可韩子华虽说在后方,危险程度也不小。
他们有时候开展工作还得跑到敌军阵地那边去,就是为了把宣传工作做好。必要的时候,他们还得穿过敌占区,那敌军的子弹、炮弹可随时都会飞过来。
![]()
看着像是后方工作,其实很多时候都跟在前线差不多。在开展宣传工作的时候,我军宣传队的战士们可没少付出代价,好在韩子华运气好,没受啥伤。
战场上的形势变化可快了,根据工作需要,韩子华也有他独特的作用。本来有文化的人就少,英语好的更是少之又少,管理战俘的工作需要他,他就按照组织的命令,赶紧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了。
这期间,让韩子华头疼的事儿可不少,因为战俘里除了美军,还有其他国家的人,人员挺复杂的。
不过我军还是实行优待政策,把战俘们照顾得挺好的,韩子华也跟他们沟通得差不多,不过因为文化差异,也出了不少好玩的事儿。
不管咋样,韩子华都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出了份力,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朝鲜战场上,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是英雄,韩子华也不例外,他干了不少工作,还立了三等功呢。
1955年,韩子华终于回到了祖国。他虽然转业到了兰州电业局,后来又去搞教育工作了,但在普通的岗位上,他还是那个能干出成绩的人。
再说说韩子华的母亲高艺珍。韩复榘小时候家里挺穷的,家里人又多,没办法,他就去参军了,这样好歹有口饭吃,也算是一条出路。
![]()
韩复榘这人挺有才的,长得斯斯文文的,字也写得漂亮,在部队里自然就挺出众的,还特别受冯玉祥的赏识。
后来他就当上了司书生,在冯玉祥手下,他升职的机会可多了,后来还成了冯玉祥手下的得力干将。
反正啊,在韩复榘这儿,有点文化绝对是个加分项。
再说说韩子华的母亲高艺珍,她1890年出生的,家里也挺穷的,不过她家族里有文化人,还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古文字教授呢。受家族影响,她虽然不识字,但听别人讲了不少书。
在家人言传身教下,高艺珍在为人处世方面挺有一套的。特别是跟韩复榘结婚后,她跟各方面的人关系都处理得挺好的。
高艺珍这人挺聪明的,长得也好看,手脚麻利,脑子转得也快,他们两口子的日子过得挺和睦的,她跟韩复榘的感情也相当好。
不管韩复榘后来咋样了,高艺珍都没嫌弃他,也没抱怨过,一直尽自己所能帮他,他们也过了一段安稳日子。
韩复榘去世后,所有的压力都到了高艺珍身上,她带着孩子们四处奔波,最后在北平安了家。孩子们也挺争气的,都学有所成。
1957年,高艺珍在北京去世了,走完了她的一生。
![]()
最后说说韩复榘其他子女的情况。韩子华是韩复榘的二儿子,他的经历咱们都知道了。韩复榘的三儿子韩嗣辉上的是军校,还是成都的中央军校呢。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四川解放,后来他就在地方工作了。
还有韩嗣煌,他考上了清华大学,学习也挺棒的。毕业后,他去搞教育工作了,在北京电力学院研究生部当老师,后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着。虽说他们的出身自己决定不了,但后来的路都是他们自己一点点努力走出来的。
韩复榘还有个女儿,她成了高级工程师,也在为社会做贡献呢。
![]()
总之啊,不管出身咋样,韩子华都取得了出彩的成就。他当过解放军,爱国又为国家做了贡献,他的功绩得到了认可,他这一辈子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